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甘布洛病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1957年发生于美国德拉瓦州的甘布洛镇的肉鸡群,因此才有“甘布洛病”的名称。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科的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地区的肉鸡群,故该病被称为甘布罗病。我国于1979年在北京地区发现第一例传染性囊病。从此,该病开始危害着我国的养禽业。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该病在全国各地广泛流  相似文献   

3.
韶关自1988年发现并确诊首例鸡传染性氏囊病(IBD)以来,该病的发生从没有间断。全市各鸡场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过此病,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虽然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制措施也有所加强,但仍时有发生。该病仍然是我市养鸡业生产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数年来对该病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症状本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18~35日龄鸡多见。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昏睡,羽毛蓬乱,腹泻厌食,震颤,拉白色、黄色、绿色水样稀粪,粪便常…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囊病(IBD)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保罗(Gumboro)地区首次发现,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由于本病直接损害与免疫有关的法氏囊,使抗体生成受阻,故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一、分布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此病的报道,而且据血清学调查,各国IBD阳性检出率很高,说明此病普遍存在.我国北京、上海已有囊病的报道.据我  相似文献   

5.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患鸡主要发病症状是腹泻、颤抖、极度虚弱。病理变化是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条状出血为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1992年8月至1993年3月,我县几个鸡场已开产的蛋鸡群发生以顽固性水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诊断为鸡传染性囊病。传染性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迄今,本病几乎席卷了世界所有养鸡国家,但未见成鸡感染发病的报道。现将情况报道如下。临诊症状几乎全群鸡腹泻,排水样稀粪,发出似“卜叽、卜叽”打水枪声,肛门周围沾满污粪。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为5%~15%,能够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报告洪乃斌,王景阳,李大心,李忠,尉雅范,殷凤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61000)齐齐哈尔市区于1990年5月下旬,雏鸡首次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经采取紧急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1991~1993年育雏期...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BD)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甘博罗地区,现流行全世界,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应通过加强检疫、预防接种、治疗等技术措施预防控制本病;通过监测、扑杀等兽医流行病学手段彻底消灭本病。  相似文献   

11.
腔上囊是家禽的淋巴器官,苍白色,呈园形,位于泄殖腔的背侧。腔上囊在胚胎后期开始发育,出壳后至6—8周龄生长迅速,12周龄时体积达到最大,性成熟开始后,逐渐萎缩退化。它是提供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目前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通过破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应答的严重抑制 ,干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免疫 ,造成易感鸡群生长受阻、死亡 ,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 979年开始在我国发生流行 ,自 80年代末以来 ,该病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免疫失败现象屡有发生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1 流行新特点自 1 987年后 ,IBD在免疫鸡群发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又称腔上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仅鸡发病,发病日龄以14日龄多见,近年来有所提前,最早的有7~5日龄发病的,鸡场里,初次暴发本病通常危害最严重,后代再发生本病时就轻得多.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e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哕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一)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4-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鸡对该病最易感。该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临床症状明显,说明幼龄鸡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3~8周龄的鸡最易感染,病情最重。成年鸡一般呈隐形感染经过,随鸡日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病毒传染病.主要见于3~6周龄小鸡,以下痢、毛松乱,法氏囊发炎后期萎缩为特征.病程短,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该病在我县于1989年上半年开始在部分乡镇鸡场流行,给养鸡专业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lnfec-tious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 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  相似文献   

18.
(一)流行特点鸡法氏囊病的发生多集中在4-10月,特别是夏秋季节。但是现在个别地区在冬春季节也多发,主要原因是鸡舍为了保温造成湿度过大,形成高温高湿环境,鸡群往往在未进行法氏囊疫苗免疫之前就已经发生球虫病,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穴IBDV雪可引起鸡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即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该病是由Gosgrove穴1957年雪在美国首次发现的,现已遍及全世界主要养禽地区,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1962年Cosgrove正式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镇的肉鸡群中发生,因此又称“甘布罗病”。本病先后流行于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30个国家和地区,呈世界性流行。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但进入80年代中期后,IBD的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是IBD呈暴发性流行,区域广;二是…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鼻炎(IC)的病原体为副嗜血杆菌,是具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的急性上呼吸道病。阴冷湿寒的季节易流行,成年鸡发病率高,混合感染居多。主要症状为流鼻液干燥后结痂堵塞鼻孔,颜面肿胀,一侧脸肿胀者居多。甩头、闭眼、缩脖喜卧、发呆。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