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黑龙江省林科院林研所共同承担的《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公司阿木尔林业局火灾区森林资源更新规划设计》,在1989年7月初、7月末和9月底,分别由大兴安岭林业公司、林业部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评审论证,作为《大兴安岭林业公司“五·六”大火灾受灾局恢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附件上报林业部。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贵州农学院林学系、黑龙江林科院林研所、林业部调查规划院造林经营室共同承担的“用材林基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专题,于1991年5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通过林业部鉴定。鉴定会由林业部顾锦章司长、刘效章副司长等主持,鉴定委员会由北京农业大学林培教授、林业部黄枢教授级工程师、中国林科院吴中伦、侯治溥、刘于鹤研究员等13名高级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 由中国林科院主持的林业部重点课题“大青山实验局森林资源现代化经营管理技术”,经过4年的研究,于1992年12月通过了林业部组织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结合生产实际,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明显,成果整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经营管理理论模式、全林整体生长模型系统及营林措施定量评价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与营林生产、经营决策三者间的关系,率先提出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只有加强信息反馈、决策反馈和实施反馈等3个反馈环,正确反映其相互关系才能实现经营管理的动态化、现代化。根据这一理论,设计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它可以不断进行资源数据更新,提出可靠的现状和动态统计值。机辅制定营林计划,指导编制作业设计,并能利用信息反馈修改资源档案,使其逐步逼近真值。从而改变了资源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承担的“森林土壤标准物质研究”专题于1991年7月5日在林业部科技司标准处主持下通过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计量科学院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局、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土肥所、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10名教授、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学研究》1988,(3):319-3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李文钿研究员主持的“杨树杂交胚胎学研究”课题,历经三年,于3月23日,在中国林科院主持下通过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遗传所,北京大学,北京、南京、东北林业大学,国家基金委,林业部科技司和中国林科院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有关领导。在评审中一致认为,本项研究观察了杨树的  相似文献   

6.
林业部于199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林纸结合发展百万吨木浆规划”论证会。应邀出席的有国家计委、国家林业投资公司、国家机电轻纺投资公司,轻工业部,林业部等各部委所属有关司局处以及中国造纸开发公司,东华造纸集团,中国林科院,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大兴安岭林管局等单位领导与专家共38人。林业部高德占部长出席了论证会,会议由林业部蔡延松副部长主持。  相似文献   

7.
由林业部林机公司主持召开的15层弹簧式快速同时闭合热压机出厂试车讨论会,于四月三日至四日在陕西省乾县西北人造板机器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林业部林机公司、中国林科院、北京林机所、东北林学院、中南林学院、湖南省林业堪察设计院、南京林  相似文献   

8.
<正>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中国林科院内蒙古磴口实验局参加的“大范围绿化工程对环境质量作用的研究”最近在内蒙古磴口县通过部级鉴定。该课题“六五”期间为林业部重点课题,“七五”期间列入国家攻关三级课题,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迄今为止国际、国内最大的荒漠综合开发试验区。试验区面积达1486.6公顷,其中防护林、片林、灌木林及果树的面积占36%以上。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学》2012,(4):161
2012年3月21—23日,期刊分会二届二次常委会议在广西凭祥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召开,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岩泉,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陈幸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邵权熙,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林业科学》编辑部主任张君颖等21位常委参加了会议。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蔡道雄主任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李岩泉主任委员主持。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林科院森林资源信息研究所和资源昆虫研究所主办,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协办的“国际遥感专题研讨会”于1995年3月1~3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利用卫星监测热带生态环境。 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熊跃国主持了大会,欧共体联合研究中心简·饱尔·马林格博士、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国家科委高新技术部主任彭以祺、云南省林业厅厅长陈继海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讲了话。来自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林业部、中国林科院、上海气象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林业部科技委于1988年2月25日邀请部分在京林业学者、专家在中国林科院情报所召开了森林资源预测座谈会,《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张天来、《人民日报》记者谢联辉应邀出席。会议由林业部科技委主任董智勇主持,副主任黄枢、吕军,中国林科院情报所所长刘永龙等同志参加了座谈。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登于此。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承担的部级重点项目“毛白杨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和国家攻关四级课题“刺槐优良次生种源和优良无性系品种选育”,已于1988年9月26—27日,受林业部科技司和河北省科委的委托,在中国林科院和河北省邯郸地区科委共同主持下,通过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承担的林业部“七·五”重点课题毛竹丰产技术研究——毛竹施肥制度研究专题,年前由中国林科院主持进行了科研成果通讯鉴定,通过七年时间,在浙北(安吉)闽中(沙县)闽西南(长汀)三个地理气候类  相似文献   

14.
潘祎 《广西林业》2011,(10):31-31
10月11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到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调研时强调,要加大珍贵树种的保护力度。张希武司长参观了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珍贵濒危树种保存园和石山树木园,详细了解了热林中心多个珍贵树种的研究、示范、管护,以及中心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张希武司长指出,热林中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珍贵...  相似文献   

15.
“棕榈藤的研究”是林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研究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该研究历时7a,取得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3年3月26日在广州经林业部组织通过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从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壮苗培育配套技术、藤林生物量结构及养分分配和生长动态模式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完成了六省区主要藤种资源及其分布范围调查,共采集标本760号,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6.
科技通讯     
新型阻燃刨花板通过部级鉴定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担的林业部重点科研课题—阻燃刨花板生产技术,于1991年4月24曰在北京通过林业部主持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林产工业、阻燃、公安消防、建筑、新型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12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7.
经林业部批准,应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刘奉觉、郑世锴的邀请,著名新西兰树木生理学家爱德华博士(Dr.W R N Edwards)于1991年8月25日至9月15日来华进行了学术活动。爱德华博士近年研制的热脉冲速度记录仪,可以连续记录树干液流速度与流量。 应邀来华的第一项工作是在中国林科院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树木液流动力学讲座》,讲授内容有:用热脉冲测定树木蒸腾的理论与技术;Lysimeter与其它测定树木蒸腾方法;目前国际上树木耗水测定技术发展概况。在中国林科院内现场演示了热脉冲仪的测定过程。刘奉  相似文献   

18.
林业部召开松材线虫病研究专家组验收会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在我国发生以来,国家科委和林业部对该病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在“六五”、“七五”立题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又安排了松材线虫病研究课题。通过几年工作,该项研究在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的主持下,经南京林...  相似文献   

19.
南抗34135、3417、34314新无性系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选育的优良杨树品种,1990年通过中国林科院组织的技术鉴定,1993年列为林业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新无性系的胸径生长量是其亲本1-69杨的106.4-114.8%,并具有显著的抗云斑天牛等危害的优良特性,感虫率比亲本降低66.6-54.2%,是培育人造板等大径级工业用材的优良树种,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水平。该项目引进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选育的适于南方生长的南抗系列新无性系,综合运用杨树经营管理经验和其它技术成果,在洞庭湖区华容县、南县和国营君山农场营…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自1982—1986年经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和林研所的共同努力,在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站的大力支持下,已胜利完成原定研究任务。 1986年12月22—25日,由中国林科院陈统爱副院长主持,在海南岛尖峰岭热林站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