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比较抗性与非抗生种质材料中温室白粉虱种群数量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种质M23对温室白粉虱具有高度抗性,其生物负载量低,完全无受害症状,这是番茄栽培种中抗温室白粉虱的首例报告。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粉虱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严重影响天津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的温室白粉虱和B-型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及危害特征,并提出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8%银杏酚防治温室白粉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 8%银杏酚水剂防治花卉温室白粉虱。结果表明 ,8%银杏酚水剂对温室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持效期 12~15d ,建议田间稀释倍数为 2 0 0~ 3 0 0倍。  相似文献   

4.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亚科越桔属植物,在北方地区主要以温室栽培为主,近年来天津地区开始发展蓝莓温室栽培,长势良好,本文主要从蓝莓温室建设、土壤改良、施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天津地区蓝莓温室栽培管理技术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ium Westwood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中,温室白粉虱是花卉和蔬菜的重要害虫,不仅取食造成这些植物的直接危害,还传播一些植物病毒病的病原。对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温室白粉愎生物学及治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温室白粉虱地发生,危害,生物学,以及国内外对此虫采用的各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用温室生产蔬菜、花卉,常发生温室白粉虱危害。由于长期用农药防治已形成抗药性,效果不理想。应用温室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来防治,效果极好。经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的黄瓜、蕃茄、花卉等作物,可终生不受危害。小蜂在温室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7℃,相对湿度在30—80%的范围内对其成活率无影响,对光照要求不严。在大庆地区,在变温条件下,只要保持  相似文献   

7.
温室白粉虱因其在温室内发生特别严重,故叫温室白粉虱。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因成虫色白,身体被覆一层白色薄粉,故又称白粉虱。温室白粉虱(以下简称白粉虱)是随着果树保护地栽培的逐年扩大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害虫,另外,它还是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现在全国20多个省均有分布,寄主植物已达65科265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克州戈壁温室白粉虱危害日益严重,作者通过几年的下乡入户,指导农民对设施栽培蔬菜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发现可以把白粉虱的危害控制在国家蔬菜生产标准内。一、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白粉虱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简称粉虱,是蔬菜、花卉等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随着蔬菜保护地、温室、塑料大棚等栽培的发展,粉虱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造成蔬菜减产。该虫具有寄主范围广,防治难的特点。现结合栽培实践,将其特征和主要生物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1 发生规律 每年10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白粉虱从露地向温室迁移,为害或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以后,通风时成虫从通风口、门窗迁飞到室外阳畦露地蔬菜及杂草上;8月上、中旬白粉虱再次迁飞扩散到晚秋植物上繁殖为害;10月下旬以后又向温室大棚转移,这样就形成温室白粉虱的周年生长与繁殖。白粉虱的主要寄主植物是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也为害其它蔬菜花卉、果树、药材等。 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趋嫩性、趋黄性,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烟粉虱在"一品红"上的消长,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一品红"不同生育生长期内烟粉虱的数量,研究其消长;比较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优化综合防治措施。[结果]"一品红"全生育期有2个危害高峰;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一品红"的白茎病从2005年的30%下降到2006年的1.5%,2007年无发病植株。[结论]综合防治措施对烟粉虱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控制B型和Q型烟粉虱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近年来入侵我国的B型和Q型烟粉虱的危害、生物型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B型烟粉虱可为害寄主植物超过500种,包括多种蔬菜、花卉和大田作物,这些作物也是重要的病毒传播媒介。在云南、浙江、北京等地区已有Q型烟粉虱存在的报道,其在浙江省曾大量发生危害。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很难根据形态特征来区分,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区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叶片背面,能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病害发生。烟粉虱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结论]应重视B型和Q型烟粉虱的传播与危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烟粉虱在江西棉区大发生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2007年烟粉虱首次在江西棉区棉花上大发生的特点及其成因,全国性烟粉虱大发生提供了侵入虫源、大棚温室的发展具备了大突发越冬虫口、棉农缺乏对烟粉虱的认识和防治是2007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控制粉虱类害虫虫生真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虱类害虫在保护地和大田园林作物上发生日益猖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抗药性增强,化学防治难以奏效。利用虫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防治是未来粉虱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虫生真菌在控制粉虱类害虫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稻粉虱Aleurocybotusindicus是福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根据虫量和产量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进行了稻粉虱为害损失的测定,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经济阈值模型:ET=100×C×F/(0.0851×P×N×EC)+179.43(早稻穗期);ET=100×C×F/(0.0746×P×N×EC)+160.47(晚稻孕穗期).根据经济阈值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和利用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防治十分必要。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对温室白粉虱控制效果突出。为明确越冬番茄温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技术,以普通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益害比(2∶1、4∶1和6∶1)放蜂对白粉虱的控制效果,以及3月5次放蜂与11月2次放蜂+翌年3月5次放蜂(放蜂益害比均为6∶1)对白粉虱数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益害比放蜂处理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均低于对照,尤以6∶1处理控制白粉虱效果最好;3月放蜂处理能将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效果与11月放蜂+翌年3月放蜂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衡水越冬番茄温室内使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时,应将释放天敌集中在年后温室温度刚开始回升、害虫发生数量较少时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光照和寄主叶龄对烟粉虱产卵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烟粉虱的寄主行为出发,研究了光照和寄主叶龄对烟粉虱取食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烟粉虱雌成虫的取食行为居于优势地位,强烈影响着烟粉虱的产卵和交配行为.产卵行为在时间上不独立,是与取食行为共同发生的,而烟粉虱的取食偏好性是导致不同叶龄之间产卵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光照因子能够诱导烟粉虱雄成虫的求偶行为,但没有发现雌成虫对光照变化的行为反应.分析认为取食行为占主导地位是由于广食性的烟粉虱在寄主适应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于种群的繁殖力,而不是生理适应的专化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外来入侵烟粉虱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和年度间变动规律,提高监测与防控水平,2005-2010年通过饲养观察以及采用塑料黄板涂抹机油系统诱集烟粉虱成虫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其夏峰期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其夏峰量占当年总量的66.29%,其秋峰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出现频率为50%,其秋峰量占当年总量的17.3%,随后转入大棚和温暖的露地越冬场所越冬,在露地越冬频率为20%;年度间种群运动呈二项式曲线变化:M露地=312.21N2-6187.1N+30787(n=5,r=0.9834**),M大棚= 564.7 N2-10506N+49013(n=5,r=0.9967**)。影响种群变化主要有基数、气候、耕作和洪涝等,其中气温是关键因子,其烟粉虱虫口密度(M)随气温(T℃)的变化而变化,其线性关系模型为M=0.607T-4.0645,n=36;r=0.6826**;其曲线关系模型为M =0.0071T2+0.3513T-2.2188,n=36;r=0.6846**,当旬平均气温在8~10℃时种群处存活临界状态,当旬平均气温在10~20℃时种群数量处低密度状态并呈低位运行,当旬平均气温处20℃以上时种群数量随气温升高而升高,当旬平均气温处30℃以上时种群数量呈回落态势。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繁殖力的寄主适应性评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群平均产卵量(m)和样本的方差(V)为参数建立了1个烟粉虱产卵量的寄主适应性评价模型(0=m/lnV),并利用这个模型评估了烟粉虱在37种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适应度.结果显示,烟粉虱虽然在供试的绝大多数寄主上都能够产卵,但寄主植物能够显著影响雌虫的产卵量.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可将37种寄主植物分为3个类别:嗜好寄主、适宜寄主和非适宜寄主,聚类分析的结果与适应域假说不一致,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种类分属于不同的寄主类别.通过配对样本均值比较的分析发现,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种群具有明显差异,而相同生物型的种群,虽然取食经验不同,却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对防治柠檬白粉虱的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药剂对白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均不太理想;5%啶虫脒2000倍液、2.5%功夫1000倍液、24%灭多威1000倍液和70%吡虫啉5000倍液对白粉虱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成虫死亡率为95.65%~97.22%,校正死亡率达95.17%~9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