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苏州虎丘山已落帷幕,《花木盆景》杂志连续刊发了在本届评比展览中获得一等奖的盆景作品图片,观赏那一幅幅精美的盆景作品,顿觉心神出窍,形体皆无;感受到一种气在为之静、神在为其凝、血在为其动、意在随之奔的奇妙感觉。然兴奋之余,尚觉有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瑕疵。现将拙见和盘托出,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2.
正金秋时节,凉风有信,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迎来30周年华诞。11月13日至16日,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建会30周年盆景精品展在南宁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医药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广西各地的盆景精品360件。大会组委会除聘请谢克英、彭盛材、刘传刚三位国家级盆景艺术大师担任评委外,另聘和太平、陈建国两位高校教授一起参与评比工作,这是一大创举。事实证明,高校艺术专业教授与专业盆景大师,对盆景的审美高度一致。经过他们的严格评比,共评出金奖作品37件、银奖74件、铜奖106件。评委会主任谢克英大师指出:这次展览,是广西盆协的  相似文献   

3.
红之 《花木盆景》2008,(11):22-24
近日,美国的盆景艺术网(http://artofbonsai.org)举办了名为“2008盆景艺术奖(Art of Bonsai Awards 2008)”的评比活动,吸引了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盆景爱好者参与。最后,经由日本Hiroyoshi Yamaji、德国Walter Pall、美国Wm.N.Valavanis、澳大利亚Lindsay Bebb、意大利Marco Invernizzi等评委的评比,共评出9件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4.
黄就伟 《花卉》2008,(6):30-30
从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和创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生产贸易。近10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福建茶盆景1991年参加印尼第一届亚太盆景雅石展获金奖;榕树水旱盆景《本是同根生》荣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榕树盆景《海阔任翱翔》和黑松盆景《百年惊套助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等。总结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郑永泰 《花木盆景》2006,(12):12-15
近年来,随着盆景事业的发展,国际性、全国性乃至各省市、地区不同类型的盆景展览越来越多,且基本上都进行了评比活动。这些盆景展览评比活动是对盆景艺术的一次次检阅,体现了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水平,给有志于盆景事业的广大盆景爱好者提供了盆景作品的展示、鉴赏和技艺交流的平台。通过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肯定、认可和嘉奖,也为盆景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提供了榜样,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到盆景队伍中来,有利于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然而,时见有些展览评比过程操作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大,评比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变味,或没及时公布而草草收场,却也无个说法,让参展者和观赏者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开始学习和制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制作和生产。近十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在开展盆景出口贸易,把中国盆景推向世界而尽一些微薄之力的同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经多年的努力,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其中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普通的龟纹石,普通的米叶冬青,一经盆景大师的精心构思和妙手点化,便于平淡中出神奇地造就出无边的境界——梁玉庆先生创作的山水盆景《天上人间》宛如一幅空灵而恬静的山水画卷,自然之气息拂面而来,给观者无穷的遐思。正因如此,这件作品在第五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赢得了众多的肯定,荣获山水盆景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太云华 《花木盆景》2023,(11):44-47
<正>第十届云南省盆景展,无论是展览模式、展销形式还是评比方式,对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一、展览之评比方式第十届云南省盆景展参展作品共计307件,先后三次在不同的地方展出,参展作品一致,但每次评委不同,且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评比方式,这在云南省盆景展评比工作中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海南省(奥林匹克杯)第二届盆景评比展览在海口举行。放展由海南省林业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省花卉协会主办.省花协盆景专业委员会和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承办。此次展览规模宏大,佳作云集,展示了当前海南盆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盆景的展览和评比存在以下几种趋势:展览的规模越来越大,而种类单一;参展和评比获奖的盆景越来越大型化,而技法单一;学习日本、台湾的自然盆栽,丝雕神枝、舍利干创作的盆景逐渐增多,而具有地方特色和优秀民族风格的盆景越来越少。这样的盆景评比展览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利于盆景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花木盆景》2008,(5):44-45
为了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使展会规模及影响力越来越大,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盆景艺术大师、专家学者及广大盆景爱好者切磋交流的平台,打造出中国的唐风盆景展品牌,真正评出优秀的盆景作品,促进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组委会将借鉴先进的评比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科学的评比办法,现将拟采取的评比办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记者刘少红)辞旧迎新之际,海南花卉大世界一派喜庆景象。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15日,首届国际盆景根艺赏石邀请展暨海南省第三届盆景评比展览在这里隆重举行。南海明珠海南岛盆景树种丰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十分适宜盆景的制作与养护。近年来,海南盆景事业在海南省盆景专业委员会与海南省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6日,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盆景分会召集顾问、副会长、秘书长及在湖北省第五届盆景评比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市、县盆协负责人在昌恩园座谈,总结了分会前期工作,并部署了今后工作方向和重点。座谈会上,刘昌广会长代表分会对各地协会对湖北省第五届盆景评比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盆景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他说,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盆景评比展览每四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中国盆景界最具权威性、最具代表性的集评比、展览、交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盆景盛会。今年5月,我参观了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受益非浅,感触颇多。这次展览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展品丰富,流派纷呈,可谓佳作云集、精品荟萃,展示了当前中国盆景的最高水准。此次展览共有来自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5个城市参加,展出作品1500余件。展品用材广  相似文献   

15.
<正>本期嘉宾:Max Engels 1989年出生于德国埃森,2004年开始接触盆景,现为德国盆景俱乐部会员、德国北威州盆景时代成员。2006年后,先后师从德国盆景艺术家Christian Przybylski、比利时盆景艺术家Jean-Paul Polmans和日本盆景艺术家小野小林(Kunio Kobayashi)并在日本顺义市盆景博物馆学习数月。多次受邀赴美国、立陶宛、比利时等国作盆景制作示范表演,创作的作品也屡见于主要国际盆景展。2009年成立盆景工作室,专门从事盆景艺术学习和创作。  相似文献   

16.
师父     
何锦道 《花木盆景》2003,(11):48-48
笔盆景帅父是苏州市德高望重的盆景名家朱伟民先生,师父亲手创作的刺柏盆景《千古一绝》在扬州第四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夺得金奖,在盆景界曾轰动一时,实现了他多年来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全国性的盆景展览每年都有好几次,各地区的盆景展览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都有力地促进了盆景艺术的普及和提高。而其中的展览评比,一直以来都是五花八门:有的是评委几人进行面议;有的虽进行评分,却没有标准和要求;有的展会评委皆中大奖……在这些评比  相似文献   

18.
以前盆景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就是盆景越做越大、越大越好,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对盆景的尺寸作了一些要求,再三的强调了评奖尺寸标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一种有益的导向。但在评选标准中,还有些不够合理和不够科学之处,希望能对此进行专题讨论,把盆景的尺寸定得更科学、更合理。首先,我们从观念上要有所改变,盆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盆景的发展非常快,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盆景代表作 这件作品创作于1976年,1984年刊发于本刊试刊号封底,在1985年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被誉为“给我们古老盆景带来新意”的作品之一。“《秋思》这件盆景作品问世的意义在于:一、在贫景中去探求艺术的共性规律和美的规律,并用以指导盆景的艺术创作和造型。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8,(2):7-7
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定于2008年10月国庆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次展览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南京市园林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为弘扬中国盆景艺术,促进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组委会将精心组织,全力办好本次盛会。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将组织全国盆景精品参展,评比委员会主任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胡运骅先生担任,并成立监察委员会,在组委会领导下,全过程监督评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