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  相似文献   

2.
正1死淘率高提示的主要信号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本饲养周期无法补救。对这批鸡,应尽量减少应激造成的损失,并争取在下一批鸡的饲养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分析每日死淘率高,可提示以  相似文献   

3.
蛋雏鸡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饲养是否成功将直接影响以后蛋鸡的产蛋率和死淘率.许多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知识,饲养管理不当,消毒防疫措施有误.造成雏鸡的死亡率过高,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谈一下育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1育雏期饲养技术鹅从出壳到28天龄为育雏期,此期雏鹅生长迅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此时,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可以促进鹅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残次鹅的数量,降低死淘率,所以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1育雏室的准备育雏之前,对育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相似文献   

5.
在肉鸡饲养管理中,出栏体重、成活率和料肉比是衡量肉鸡生产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快肉鸡增重以及提高成活率是饲养好肉鸡的关键。饲养户要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雏鸡的选择雏鸡的质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全期的饲养效益。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把好雏鸡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6.
蛋鸡的育雏目标是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工作历来备受重视。笔者曾连续3年参与豫北地区曲沟鸡场蛋鸡育雏工作的饲养管理。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某种鸡场9月上笼的一幢京白223种鸡(116日龄、Ⅱ系355羽,Ⅲ系3491羽),由于批次多,日龄差大(第1批与第4批相隔28天),育雏、育成阶段与海赛克斯雏鸡混在一起饲养,整齐度差,每批雏鸡仅在10日龄进行1次断喙(一般在育雏、育成阶段断喙2~3次),进入产蛋期就发生啄肛现象,而且愈演愈烈,死淘1天多达30多羽,从上笼至进行断喙处理的41天里,死淘519羽,死淘率达14.4%,直接经济损失1万多元。  相似文献   

8.
麻鸡雏鸡的培育是其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育雏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发育及鸡群的成活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育雏工作,掌握育雏技术。1、温度由于麻鸡雏鸡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弱,保温御寒能力差,因而,0~1周龄的雏鸡育雏舍内温度应在33~35℃。每隔1周减2℃,要确保温度平  相似文献   

9.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农技服务》2009,26(7):75-75
从雏鸡选择、卫生消毒、育雏环境要求、饮水与开食、正确断喙、雏鸡的饲养方面介绍了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孵化育雏的黄金季节,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养鸡都没有自繁自育,而是购买专业养鸡场繁育的周龄雏鸡来喂,介由于引时气温还比较低,雏鸡抗性弱,加之饲养不当,因而农户饲养雏鸡死亡率较高。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在饲养中必须做到“八适”。1、温度要适宜。温度适宜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育雏室可用电炉等方法调节温度,1~2周龄28~30℃,3~4周龄26~28℃,5~6周龄24~26℃,7周龄以后可适应自然温度。温度适宜,雏鸡精神活泼、食欲旺盛、睡得安宁。然而有的农户育雏时无热源加温,达不到适宜温度。由于低温,雏鸡常密集在一块并发出尖叫声,时间一长影…  相似文献   

11.
王红兵 《北京农业》2007,(24):18-19
蛋鸡育雏阶段是农村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进雏前要对雏鸡舍及笼具进行消毒,选购健康雏鸡,注意做好饲养管理的工作,及时防疫。  相似文献   

12.
1 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湿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10日龄和15日龄各测量平均体重1次,若达不到标准体重,就要加强饲养管理。18日龄后可从育雏室转到成年鹌鹑笼,在转群饲养阶段要求与育雏室的环境相同。在育雏期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坚持次次消毒。即在每批育雏结束后,就要对育雏室进行1次彻底消毒,严禁不同日龄的幼鹑同室多批育雏。  相似文献   

13.
肉鸡 0~ 2 8日龄为育雏期。此期因雏鸡缺乏体温调节能力 ,消化力差 ,饲料利用率低 ,容易发病 ,死亡率高 ,因此 ,在肉鸡饲养管理中 ,育雏期是关键的时期 ,又是以后生长的基础。早期增重受阻 ,后期无法弥补 ,使肉鸡达不到预期出栏的体重。根据自己 10年来养鸡平均育雏成活率 90  相似文献   

14.
肉鸡0-28日龄为育雏期。此期因雏鸡缺乏体温调节能力,消化力差,饲料利用率低,容易发病,死亡率高,因此,在肉鸡饲养管理中,育雏期是关键的时期,又是以后生长的基础。早期增重受阻,后期无法弥补,使肉鸡达不到预期出栏的体重。根据自己10年来养鸡平均育雏成活率90%的经验,要养好肉鸡,必须重视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李峰 《农村新技术》2014,(11):28-29
<正>饲养贵妃鸡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要看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否做到位,因此应力争把握育雏期的每一个细节,以期取得最大的养殖收益。贵妃鸡育雏期一般在1~35日龄,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事项。一、育雏的前期条件1.育雏舍。育雏舍要求保温,通风良好,防鼠害。雏鸡进舍前,彻底清扫育雏舍墙壁和屋檐上的灰尘,用自来水冲洗墙壁和地面,干燥后用20%的石  相似文献   

16.
育雏是养禽必经的过程,并直接影响生产效益,集约化养鸡场的育雏率都应该达到较高水平。广西的养鸡育雏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对广西北流凉亭育种场的育雏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育种场一栋育雏舍中雏鸡成活率最高的达99.1%,最低为88.93%,造成育雏率较低原因主要是饲养员更换较频繁,饲养方式与管理不到位以及建筑格局不合理。其次,由于饲养的雏鸡品种不一,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不同等原因造成该育种场育雏率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山鸡春季育雏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季是一年中育雏最好的季节,雏鸡生长发育快,但由于春季温度低、气候多变,雏鸡易患病死亡。为使雏鸡长得快、成活率高,饲养管理一定要把好关。  相似文献   

18.
<正> 1 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健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  相似文献   

19.
蛋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育雏是养好蛋鸡的关键。介绍了蛋鸡育雏时鸡舍的准备、温度、湿度、通风换气、饮水开食、光照、防疫及断喙等方面的饲养管理内容,以期为蛋雏鸡的饲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蛋鸡的育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育雏是关键。育雏阶段即0-8周,蛋鸡的育雏目标是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他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工作历来备受重视。1进雏前的准备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是保证雏鸡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