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茶乐在国内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其演奏风格、演奏乐器、艺术形象等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茶乐音乐和茶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配合效果,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要经过一整套非常讲究的流程,而茶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也内化于这些茶道流程中,茶乐作为烘托氛围、提升茶艺情趣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茶乐音乐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现代化的生活理念更为成熟,人们对文化、音乐艺术的价值认知度不断成熟,而古典钢琴艺术、茶艺文化是整个文化音乐艺术机制传承过程中重要的元素内容,如果能够将茶乐艺术与古筝艺术相结合,其势必能够提升茶艺文化的价值内涵。本文拟从茶艺文化的特点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艺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究,以及古筝艺术的发展状况认知,从而探究茶艺背景中茶乐因素与古筝艺术的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董密 《福建茶叶》2016,(4):121-122
本文首先阐述了茶艺与其背景音乐的基本概念,然后从我国古典名曲、近代茶乐、现当代茶乐与自然之声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茶艺演绎的背景音乐类型及特点,最后再从周边环境、表演形式、茶的种类、民族习俗等方面,研究了茶艺演绎过程中背景音乐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茶艺表演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其立足于茶道精神与传统美学之上,将绘画、音乐、服装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于一体而形成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中背景音乐对于营造出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饮茶意境,诱发品茶者的情感体验,感悟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首先概述了茶艺表演发展及内涵,确立了茶艺表演主题决定茶艺展示与综合性艺术表现,进而决定了茶艺表演的类型。其次分析了三种主要的茶艺表演类型,根据其主题来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进而对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茶艺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两者统一的整体。将地方茶文化历史与茶艺结合,编创创新茶艺能够起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地方优秀茶文化、促进地方茶产业发展的作用。本茶艺编创基于广西地方传统名茶“六堡茶”和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茶船古道”,进行深度剖析、现代演绎和持续创新,从创作背景、要素设计、意境营造等解析中国茶运史上连接了广西、广东、港澳、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及当地人文风情与“茶”相融合的理论基础、思想核心及人文内涵,也为主题茶艺的编创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创意《安溪茶艺》来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乌龙茶茶艺。茶艺展现: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条铁观音的彻茶技艺,是一11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动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艺之本: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茶艺之田:彻茶之细致,身韵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流程。茶艺之错: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灿烂辉煌。音乐艺术与茶文化的相互渗透,主要表现在传统历史文化上。古往今来,以茶品茗、以乐怡情,一直是文人雅士们高雅生活的象征。茶思想是文人墨客们创诗写作的活力源泉。而茶"和"思想与音乐演奏的结合,使茶艺文化艺术更为丰富多彩,同时也使混合交响音乐得到了创新发展。茶"和"思想在音乐演奏中的应用,对现代混合交响音乐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编创茶艺,是一项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构思的创新艺术。舞台型茶艺融合茶专业技艺、舞台艺术及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能以更多样的形式和视角传递情感、传播茶文化。主题茶艺作品《丝路寻根》,以“一带一路”茶文化交流为故事背景编创,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赛项中荣获一等奖。文章以此为例,从创作背景、要素设计、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解析与探究,以期为茶专业职业教育工作者、茶艺及茶文化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筝乐艺术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筝乐艺术不仅能够创造诗词歌赋的浪漫意境,更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艺术之旅。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的加大,被封尘已久的筝乐艺术也逐渐得到了复苏和发展。而在我国传统的茶艺表演之中,传统音乐一直是具有生命影响力的所在。将传统筝乐艺术运用在茶艺表演之中,不仅能够增加茶艺表演的乐趣,更能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本文首先对茶艺表演进行了大体的概述,接着对传统筝乐艺术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我国现阶段的茶艺表演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茶艺表演环境,是表演成功的关键.因为协调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环境不仅能突出茶艺主题,还能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情趣,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也有利于品茶怡情,品茶修身.本文通过对茶艺环境构成的主要要素:茶具、插花、挂画、服饰、音乐、解说等因素进行解析,探讨"千两茶"茶艺的表演环境设计,抛砖引玉,以期共鸣.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战以来,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依靠"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脱贫致富之路.以2021年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茶艺表演一等奖作品《大湾村里茶飘香》为例,从作品的主题确立、要素选择、茶艺编排、意境营造等方面的创新性进行研究实践,以期对主题茶艺表演作品的编创设计提供参...  相似文献   

12.
董璐 《福建茶叶》2016,(7):112-113
茶文化与传统音乐都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茶艺表演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不仅深化了茶文化的内涵,同时还促进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品茶元素和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茶艺表演与传统音乐的共性以及茶文化与传统音乐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多个方面就融入品茶元素的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我国茶乐艺术领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海系五缘亲,茶传两岸情"这套闽台乌龙茶主题茶艺作品将"中国古式茶礼、盖碗立舞"等动态、悠婉的表演融入传统乌龙茶茶艺中,借助茶品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及音乐鼓浪屿之波讲述海峡两岸的悠悠茶史、漫漫情缘。1创作缘由《海系五缘亲,茶传两岸情》本套作品自创作后,由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茶艺队在2013年全国、福建省高职院校茶艺技能赛、福建省首届茶艺团体大赛,2012年海峡论坛之漳平  相似文献   

14.
周文劲 《茶叶》2006,32(4):65-68
茶艺的延续表演,作为茶化的动态展示形式,是茶专题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不可或缺和补充。中国茶叶博物馆自1991年建馆至今,一直致力于茶艺表演项目研创,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国茶叶博物馆茶艺表演队目前已推出了“白族三道茶”、“西藏酥油茶”、“台湾、潮汕乌龙茶”、“擂茶”、“农家茶”等一系列的民俗茶艺表演。介绍性地展现了各地区风格迥异的饮茶方式,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茶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5.
陈学娟  单虹丽 《茶叶》2015,(4):227-231
茶艺已经由"厅堂茶艺"变为"舞台茶艺"。目前主题茶艺已成为舞台茶艺的主流,遍地开花。本文通过介绍舞台茶艺主题的内涵、作用及要求来论证主题是舞台茶艺创作的灵魂,并根据主题所表达的内容是具象还是抽象而分为表现具体的事件、人物的主题类型和表现某种情思、精神、意境的主题类型。分析舞台茶艺主题的提炼方法,可从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生活中进行提炼,并遵循积极、简炼、发人深省的原则。从茶席设计、背景与音乐、茶艺演绎、解说词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舞台茶艺主题的表现方法。发展与完善了舞台茶艺主题的提炼及表现方面的理论,可为舞台茶艺的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茶艺与书法     
茶艺与书法张国才(郴州地区农业局郴州·423000)闻名于世的茶艺与书法均起源于中国。几千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茶艺和书法得以兴旺发达,并形成了一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茶被人们誉为“国饮”,而书法又被世人视为“国粹”。茶艺和书法为我国博大恢宏的传...  相似文献   

17.
从主题编创、解说撰写、茶品选择、茶席设计、茶艺音乐选择等方面,结合笔者在茶艺表演作品编创时的经验及实践心得,浅谈对茶艺表演编创的认识与思考;探讨茶艺表演舞台训练的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盛世兴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茶文化进入复兴快车道,茶艺表演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表演艺术。茶艺表演通俗来说就是通过结合表演要素来展示泡茶与品饮的过程,以茶汤制备和饮用为基本内容和线索的综合表演艺术。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通过不同的表演要素组合加以编排再现,具有综合性、表演性和再现性特点。本文对茶艺表演作品的编创从要素组织的角度分别进行了阐述。认为茶艺表演作品编创要做到:主题、解说词、表演人员及其要求、茶席、背景、音乐等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融合,服务于主题,彼此和谐。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选择对于茶艺表演的效果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基本方法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茶艺表演中相对单一的音乐选择所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以注重思想和推崇原创为主要特征的新音乐,并指出其与茶艺表演在本质上具有较好的内在契合性,最后结合实例研究和探讨了茶艺表演中新音乐的选择与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与技巧,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选择创新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之春 ,3月 10日。北苑之春茶会于福州凯闽茶艺苑举行。茶会以北苑茶为主题 ,回顾北苑千年茶都发展简况 ,探讨当今北苑茶发展方向。还品尝了荣获金奖的“水仙王”、“乌龙王”。茶会主办单位有 :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福州凯闽茶艺苑。省茶文化研究会林心炯会长谈茶会的收获 :发扬北苑茶成就 ,建茶为贡 ,见于五代闽 ,盛产于唐、宋、元、明 ,是历史辉煌壮丽的一页。古代茶叶技术进步 ,较大体现制茶技术的进步 ,贡茶采制技术又是集中表现。会上 ,省博物馆介绍“宋元建安北苑茶焙遗迹考” ,这七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