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与人类》2023,(3):84-89
保护大熊猫的意义远不止于保护大熊猫本身,几乎每一片大熊猫栖息地都分布着中国最重要的特有物种。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大量的伴生物种也会受益,体现出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对伴生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伞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要说现在啥最热,“国宝”定是第一热。看看各地动物园出圈的“国宝”大熊猫们令我们目不暇接。在我们感叹大熊猫如此可爱萌化治愈之时,随着大熊猫繁育季节的到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红外摄像机拍到的野生大熊猫影像也是越来越多。不久前,一条陕西野生大熊猫过河的视频传遍网络,视频中的大熊猫在湍急的河水中游泳速度飞快,瞬间游过河。网友感叹,怪不得传言陕西是遇见野生大熊猫几率最高的地方,果然如此。在秦岭深处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片区内三官庙是国内野生大熊猫遇见率最高的区域,更厉害的是截至2021年4月,在全国仅有的10次的棕色大熊猫野外发现记录中,其中有6次就发现于佛坪。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2012,(18):54-54
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大熊猫保护宣传活动,打造中国独特的大熊猫保护生态文化.大熊猫保护徽标征集活动8月30日在北京启动.这意味着国宝大熊猫保护将有专用名片。为了进一步保护好大熊猫,挖掘大熊猫保护的文化内涵,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委托中国绿色时报社.面向全社会征集“大熊猫保护徽标”设计作品,从中遴选出全国大熊猫保护宣传的官方标识.并在各种大熊猫保护宣传活动中统一使用。  相似文献   

4.
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部分大熊猫局域种群面临生存风险,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圈养大熊猫种群间遗传交流不足,保护管理能力仍需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5.
一、2008年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取得丰硕成果 12月23日,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同胞的一对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台湾长荣航空公司的专机,已安全顺利抵达台北。今天上午,台北市立动物园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团团”、“圆圆”落户宝岛。在此,我也要告诉大家另外一个好消息,2008年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截至到今天,人工圈养大熊猫共繁育23胎35只,成活31只。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动物,是和平友谊的纽带,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和广泛关注。我国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西秦岭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岷山山脉北麓包括四川西部、陕西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狭小地带,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资源调查表明:甘肃省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文县和迭部县,其次是舟曲县和武都县。  相似文献   

7.
<正>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其中1387只分布在四川,占全国总数的74.4%,四川大熊猫无论是种群的数量还是种群的密度都处于全国最高水平。全国七成以上的大熊猫生活在四川的崇山峻岭、深沟峡谷中。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三个重点保护区之一。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内野外大熊猫总数达到110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数量的5.9%。但在这里,很多护林员干了一辈子,却没有见过一只野生大熊猫,它们为什么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阶段工作会议已于 2001年 2月 14- 15日在京召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以及川、陕、甘三省林业厅的有关领导、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专家委员会的部分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三个议题展开: 1.听取川、陕、甘三省 2000年度工作汇报和 2001年度工作计划,交流经验体会; 2.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研讨,包括遥感技术的应用、大熊猫分布区和栖息地的确定方法以及栖息地质量评价方法等; 3.安排部署 2001年度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川、陕、甘三省的有关领导先后…  相似文献   

10.
林宣 《国土绿化》2005,(6):40-40
山清水秀的卧龙,有“国宝”之称的大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人称“熊猫之父”的人。他就是攻破大熊猫人工繁育这个世界难题的科学家,现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和民。  相似文献   

11.
路遇大熊猫普查队员  去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访我赶上了 15年才一次的全国大熊猫普查。那天我们刚到自然保护区,正为怎么才能采访到保护区的领导杨本清发愁,一位 20多岁的小伙子搭上了我们在当地租的“面的”,他是这次普查大熊猫的队员。  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时,他告诉我们,这次主要是普查大熊猫数量以及它的栖息地及它们的伴生动物。牛羚、老熊、竹鼠就都是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此外,还要调查保护区周边群众生活的状况,因为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保护区今后的保护工作。  我问小伙子,这次普查中你在野外看到大熊猫了吗?他说,现在…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很多人会自然地想到四川,相比之下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秦岭在陕西省外却鲜为人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3月12日在陕西西安正式启动秦岭保护项目,希望通过今后几年与陕西省林业厅等部门的合作,在大熊猫保护方法上进行更多新的尝试,使秦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更多的关注。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也因此有望在秦岭找到解决方案。此次WWF和陕西省林业厅签署的“陕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通道建设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是秦岭保护项目的一个主要内容,双方将结合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世界竹藤通讯》2005,3(1):30-30
据《天府早报》报道,四川省绵阳市林业局负责人2004年12月4日透露,绵阳市北川片口保护区内的箭竹全部开花,生活在这里的约19只野生大熊猫面临断粮的危机。这一情况已经引起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高度关注,两级部门将于下周派出专家组赶赴绵阳,解决大熊猫的吃饭问题。据绵阳市林业局介绍,  相似文献   

14.
要闻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10年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工作又取得了骄人成绩。据统计,2010年全国圈养大熊猫共繁育27胎38只,成活31只。其中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繁殖16胎21只,成活17只;  相似文献   

15.
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物种栖息地的急剧丧失和破碎化。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受到人类干扰的严重威胁。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放牧成为大熊猫栖息地最严重的的人类干扰因子。探究放牧对栖息地影响的内在机制和科学管控措施也成为了近年来大熊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于2022年4–6月在美姑自然保护区放牧最严重的区域,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精确评估放牧家畜对大熊猫主食竹及林下栖息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牲畜利用的样方中竹子株高和基径都比大熊猫利用样方中低,并且枯死竹数量更高;放牧会增加林下土壤的容重和酸碱度,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可能是造成竹子的枯死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策略,为解决大熊猫栖息地内严重的放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事件:2月28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继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北京动物园之后,近期将在陕西省属楼观台林场附近建立第四个大熊猫繁育基地——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秦岭大熊猫具有十分独特的遗传特性,其形态上有别于国内其他分布区的个体,科学家已经将其正式确定为大熊猫秦岭亚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  相似文献   

18.
雷超铭 《广西林业》2013,(11):42-45
鳄蜥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孑遗种类,距今已有一亿九千万年,与恐龙同年代,素有“活化石”之称,被誉为“爬行界的大熊猫”。鳄蜥为独科、独属、独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2012年全国野外调查,鳄蜥的数量约为1200只,比大熊猫的数量还稀少。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我国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总数已达464只2016年我国大熊猫的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共人工繁育大熊猫40胎64只,成活54只(含境外)。至此,全国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总数达到464只。近十多年来,先后有7只大熊猫经过野化培训后放归自然,追踪监测发现有5只成活。  相似文献   

20.
提起大熊猫,人们都会想到四川和陕西。然而,在中国,甘肃是一个重要的大熊猫生存地。甘肃大熊猫栖息地主要部分属于岷山山系。岷山位于四川省的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间的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源地。这条山脉中大熊猫数量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一半。早在1963年,甘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