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患子移栽育苗双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患子当年生苗移栽,由于木质化程度普遍不高,枯梢株多,影响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通过对无患子当年生苗截干、扦插,提高移栽成活率和繁殖系数,移栽和扦插成活率分别达到97.5%、91.2%,繁殖系数提高5倍。  相似文献   

2.
对截杆移栽一年后的青钱柳幼树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截杆试验,目的是要寻找促使青钱柳侧枝分化、增加冠幅、提高整株叶片生物量的最优截杆比例。试验设置了截植株高度的1/3、1/2和不截杆3种处理,通过对树高、地径、冠幅、分枝粗、分枝数、复叶数等青钱柳指标调查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适度对青钱柳幼树实行二次截杆对植株高生长影响不明显,截杆比例越大,地径生长越缓慢。综合各指标测定结果,认为对青钱柳进行二次截杆时,截杆1/3是较适宜的比例,其分枝能力强,复叶数最多,冠幅最大,能产生更多的枝叶。  相似文献   

3.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站基地,利用1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质量均与对照苗木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基地,利用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6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的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质量均与对照苗木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矮卫矛进行播种、扦插、带根压条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度为8.3 cm,成苗率90.1%;扦插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度18.6 cm,成活率82.6%;带根压条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度28.3 cm,成苗率100%。  相似文献   

6.
大叶榉播种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4a的大叶榉播种育苗试验,大叶榉种子于10月中下旬成熟,并有明显的大小年,大年种子出苗率高于小年种子。播种量75-150kg/hm^2。通过幼苗移栽、施肥、灌水、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和及时修剪,1年生苗高可达到60-80cm,地径1.1cm,3年生苗高2.92m,胸径2.3cm。  相似文献   

7.
池杉幼苗移栽解决了播种苗出苗不齐,断苗,间苗浪费,以及1年生苗移栽出辅周期长,留床苗造林成活率低,缓苗期长的问题,于播种当年4月下旬至5 旬进行移栽,成活率达到98%,当年地径生长比播种苗显著增加。用此法培育大苗,可以2年出辅,苗木质量与3龄移栽苗相同而优于留床苗,[造林成活率分别比3龄移栽苗,2龄和3龄留床苗高1.8%,8.3%和11.6%。  相似文献   

8.
对川楝进行了播种育苗试验,通过对川楝地径和苗高生长规律的观测并对经过幼苗移栽和未经过幼苗移栽的川楝1年生苗的地径和苗高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幼苗移栽的川楝苗木合格率优于未经幼苗移栽的川楝。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移栽措施下乌哺鸡竹的成活率调查与分析,探讨了乌哺鸡竹移栽成活率及栽植技术的关系,为乌哺鸡竹的种植、养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秋季移栽乌哺鸡竹群体带泥球直径的均匀度优于夏季。不同季节移栽的乌哺鸡竹群体的年龄构成差异极大。嫩竹的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老竹。要想提高移栽成活率,应首先做到选择恰当的移栽季节和竹苗大小,然后进行适宜的土壤改良和水分浇灌。  相似文献   

10.
对马挂术进行营造高密度、短轮伐期作业人工林以及截杆与不截杆造林试验研究表明,培育快速高产菇木林,马挂木是一个优良树种。同时采用2种造林密度(菇木林密度与一般用材林密度)的3年生幼林地的马挂木标准木,进行生物量测定(根、茎、叶),总鲜重比为2.27:1,其中菇木林与一般用材林茎杯比分别为1.84:1。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山樱花(Cerasuscampanulata)1a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移植时间、叶量及土球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时间对成活率、地径和苗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以休眠期移植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为97.07%、1.86cm和1.85m。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时,摘叶移植的成活率为83.80%,是带叶移植的1.18倍,但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不大;带土球移植的成活率和苗高分别为81.76%和1.55cm,分别是不带土球移植的1.12倍和1.07倍,但地径生长差异不大。福建山樱花苗木移植在休眠期进行最好,其次是萌动期,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需将叶片全部摘除并带土球。  相似文献   

12.
13.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东方百合组培快繁及试管苗健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中市场占有率高的3个优良品种的鳞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对组织材料快速繁殖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百合愈伤组织分化和小鳞茎增殖有较大的影响,东方百合鳞茎基部近基盘处是进行芽诱导培养的极好外植体。东方百合试管苗出瓶后必须进行试管苗健化栽培,这个阶段是百合商品球能否达标的关键。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为材料,从试管苗出瓶后栽培基质、水分管理、施肥方式等关键因素入手,探索了东方百合试管苗健化期最佳的管理模式,使其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笋用竹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但传统母竹挖篼方式繁殖在生产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勃氏甜竹、缅龙竹和野龙竹3种竹子的1 a生、2 a生、3 a生、4 a生竹节灌注生根粉进行埋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灌注生根粉对野龙竹的效果最明显,萌节比均值可达49.20%;其次是缅龙竹,萌节比均值可达43.21%;勃氏甜竹相对最不敏感,萌节比均值仅为38.47%;灌注生根粉对2 a生和3 a生的竹节效果最显著,萌节比均值可达55.96%~58.44%,1 a生和4 a生的萌节比均值为25.27%~34.83%,由此得出,缅龙竹和野龙竹的埋秆育苗可采用灌注生根粉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对2020年雄安新区栽植的31种竹子生长情况及在极端低温下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竹、金玉竹、早园竹、红哺鸡竹、黄槽竹、金镶玉竹、京竹、人面竹、花秆早园竹、灰金竹、箬竹、美丽箬竹、云南箬竹等13个竹种生长表现良好,抗冻能力强,可以规模化发展;斑竹、云南水竹、紫竹、三年紫竹、矢竹、辣韭矢竹、菲黄竹、铺地竹、菲白竹等9个竹种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适量种植;栽植时,竹苗所带土球越大、栽植越密,越有利于竹子的成活和越冬;秋冬季,对竹子喷施防冻剂或采取保护措施,更有助于竹子越冬。  相似文献   

17.
经杂交育种和实生繁殖选优.选育出目前国内籽粒最大的石榴优良品种——豫大籽石榴。通过无性繁殖后连续多年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稳定,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50-600g,最大850g;籽粒特大,百粒重75~90g,是国内现有石榴品种中百粒重最大的;风味好,汁多.糖酸比合适,甜酸爽口;果实外形美观,近圆球形,成熟时向阳面果皮由黄变红,果皮薄,0.2~0.3cm,果皮光洁明亮,无锈斑;成熟时不裂果;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较强,适应性强;丰产性强 .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穴盘容器工厂化育苗造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一年生穴盘容器工厂化育苗与常规化育苗的西南桦植株的树高、地径、冠幅、成活率和病虫害。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树高、地径、冠幅三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多重比较表明穴盘容器工厂化育苗与常规化育苗植株树高、地径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生长情况具体分析,表明穴盘工厂化育苗植株树高表现比常规化育苗植株表现优良,成活率也比常规化育苗高。说明穴盘容器工厂化育苗比常规化育苗造林表现优秀,以后西南桦造林应采用穴盘容器工厂化育苗的苗木。  相似文献   

19.
枫香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25个枫香种源种子千粒重、出苗率和1a生苗高生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种子千粒重、播种出苗率和苗高生长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与出苗率极显著正相关,与苗高相关不显著,以苗高为选择指标,初步选择广西岑溪、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和海南霸王岭4个种源为优良种源,以2倍标准差法选择翁源09、富宁16等11个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20.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