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产生褐腐症状,病果大多脱落,影响产量很大。病原细菌是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Jones) Bergey et al]。 该病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果也在 5月下旬开始脱落,6月上旬为落果高峰期。果实套袋防病的效果很明显,药剂防治以代森铵和退菌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褐腐病是核果及仁果上一种重要而常见的病害。病害在果实的花、叶、枝干和果实均有分布,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为了了解褐腐病病原群体结构、病原群体抗药性和进一步的病原分析,2013年11月有幸参加了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举办的"植物病害实验室诊断基本操作培训班",学习了褐腐病病原单孢分离培养流程,现就本人对褐腐病的认识及病原单孢分离的有关内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咨稻褐条病和』。腐病奋东省各,、发生,在个别瘾’。如,。75年早造在曲江县马坝公社)为害比较严重,褐条辱卯,病.原细菌已有报道为ps“““。m““““p“n‘。‘(ELLIOTT)Stapp,心腐病的病原细菌则未见有鉴定报告。1975年我们比较了这两种病的症状、病原细菌的特性(包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并进行了交互接种试验,特性·(包精二形芯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理二初步认为这两种病是由同一种病原细菌引起的。同年湖北一‘Jt“」有报道认为水稻褐条病菌可引起褐.条症和心腐症,与我们的结论基本相同。一‘症_状特点 ”褐条…  相似文献   

4.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其病原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南方早、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受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较大,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我省早稻和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较大产量损失.现将此病基本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广东省乳源县白肋烟植株叶片中发现一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新病害-黑腐病,病原细菌的主要细菌性状和寄主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此病病原细菌是甘兰黑腐病黄单胞菌萝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织金县依托当地适宜的生态环境,将"玛瑙红"樱桃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打赢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在快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种病害的爆发也逐渐阻碍了当地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织金县樱桃病害的防控需求也显得日益紧迫。褐腐病是引起樱桃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为明确织金县"玛瑙红"樱桃褐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从当地采集具有褐腐病典型特征的叶片样品,在室内进行病原分离,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是引发织金县"玛瑙红"樱桃褐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研究抗黑1(H1)、抗黑2(H2)、抗木(M)3株拮抗细菌对桃子的褐腐霉和芦柑的青腐霉拮抗效果的结果表明,H1细菌对褐腐霉有明显抑制作用,H2细菌对青腐霉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3株细菌进行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对3株细菌抑制病原真菌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3株细菌均不分泌抗生素,推测可能是以竞争性的生长方式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苹果褐腐病是果园中常见的危害苹果的病害。笔者在果园管理和实践工作中,通过重点对苹果褐腐病的研究。基本掌握了该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掌握并总结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农业科技工作者全面了解我国水稻褐鞘病病原物的研究概况,描述了水稻褐鞘病的症状,从真菌、细菌、螨类和昆虫4个方面对水稻褐鞘病的病原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细菌分类最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2):2305-2314
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细菌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菌分类一直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除了传统的属被拆分成若干个属以外,新属也不断增加,植物病原细菌属的数量已增至近40个。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传统的欧文氏菌属(Erwinia)又分出了4个属: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迪基氏菌属(Dickeya)、泛菌属(Pantoea)和布伦纳氏属(Brenneria),导致作物软腐病的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黑腐果胶杆菌(P.atrosepticum)最初分别归在胡萝卜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和黑腐亚种(subsp.atroseptica);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中分出了雷尔氏菌属(Ralstonia)、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噬酸菌属(Acidovorax)。新种的命名更是层出不穷,迪基氏菌属中已陆续增至8个种,导致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和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病菌现名为玉米迪基氏菌(Dickeya zeae)。有些亚种或致病变种上升为种,导致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由燕麦噬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变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很多病原菌的学名经历了数次变更,棉花角斑病的病原原名为野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lvacearum)和柑橘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citri pv.malvacearum),现为地毯草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axonopodis pv.malvacearum)。革兰氏阳性细菌家族的成员也在不断壮大。国内学者在学名使用上存在落伍和不规范现象。论文对近年来植物病原细菌分类体系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并呈现了新老拉丁文学名的变化过程。关注植物病原细菌分类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的研究工作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对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浓度在400~800μg/mL时,蛇床子素对8种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95%~100%,其EC50分别为37.71μg/mL和47.06μg/mL,但对蕃茄叶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差;蛇床子素对7种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甜豌豆带化病菌,浓度在1000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mm和36mm,但对兰花褐腐病菌抑制力很低,只有8mm。  相似文献   

13.
前文已报道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褐腐病病原细菌为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 sp.).根据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本研究进一步认为与草莓黄单孢菌(Xanthomonas fragariae)关系密切。据此病菌的生理特性和防治试验结果,作者认为通过培养料进行巴氏消毒是控制病害发生的简易、有效方法,产量增加60.4%。  相似文献   

14.
谷叶上发生的二种细菌病害经症状及病原细菌的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以及寄主范围的测定,确认该两种细菌病害为粟细菌性褐条纹病和粟细菌性条斑病,病原细菌分别为PseudomonasavenueManns.和Xanthomonascampestrispv.translucens,谷子是Xanthomonascampestrispv.translucens的一个新寄主。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几年对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出番石榴病害13种;真菌病害12种,藻类病害1种。其中果实病害7种,叶斑类6种。果实上以炭疽病严重,其次为褐腐病。黑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褐腐病(phomopsis psidii de Camara);茎点霉果腐病(phoma psidii Ahmad);果褐点病(Cercospora psidii Rengel);褐污斑病(Mycovellosiella myrtacearum A.N.Rai et al );叶斑病(phyllosticta psidii.Tassi);叶枯病(phomopsis destructum D.P.C. Rao,Agrawal et Saksena);灰斑病(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um (Thuem.)Stey.)8种病害系国内首次报道。3种病原为新种,将另文发表。本文最后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花椒流胶病病原疫霉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花椒流胶病病组织中分离得到3个疫霉菌株,致病性测有明,3株疫霉对花椒致病性极强,对柑桔不致病。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与柑桔褐腐疫霉标准菌株菌丝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比较,这3株花驻胶病病原疫霉为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citrophthoraLeonian。  相似文献   

17.
人参9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人参的 5种新病害 :人参褐斑病 (AcremoniellacucurbitaeSchulz etSacc )、人参黑腐病 (Do ratomycesstemonitis (Pers etFr )Morton&Smith)、人参白粉病 (ErysiphepanacisBaietWang)、人参褐腐病(MoniliacinereaBon)、人参线虫病 (MeloidogynehaplaChitwood)和国内新记录的 3种人参病害 :人参灰霉病(BotrytiscinereaPers )、人参黑干腐病 (Phoma panacicolaNakataetTakimoto)、人参粘菌病 (StemonitisherbaticaPeck )。订正了吉林省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物 ,即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Er winiacarotovorasubsp carotovoraDye)、胡萝卜欧文氏菌黑胫亚种 (E carotovorasubsp atrosepticaDye)、石竹假单胞菌 (Pseudomonascaryophyll (Burkholder)Starr&Burkholder)。  相似文献   

18.
测定不同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火龙果褐腐病菌产孢量最大,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孢子萌发最佳温度,25~30℃是火龙果褐腐病发病最适温度。本研究结果为火龙果褐腐病发生预测预报及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柑桔是西充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受管理水平、防治方法单一、自然气候条件等的限制,柑桔疫霉(脚腐)病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从识别症状、病原苗、发病条件、到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西南地区柑桔疫霉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症状柑桔疫霉病一直以来称为柑桔脚腐病,主要为害主干的根颈部位,严重者引起全树死亡,造成贮藏期大量烂果,称为疫菌褐腐病,现称褐腐病。由于最近在西班牙部分品种上,该病也为  相似文献   

20.
玉米茎腐病,即为茎基腐病,发病原因为真菌、细菌所致,进而诱发腐烂,使全株发生枯死。严重的情况,还会对产量构成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安泽县玉米茎腐病为例,对细菌性茎腐病、真菌性茎腐病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找到玉米病原,有效的控制玉米茎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