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慢行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新方向标,城市慢行系统指在城市中由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等慢速出行方式构成的交通系统。文章选取以步行、自行车两种交通方式为主体的城市绿道——福建常山经济开发区绿道示范段作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通过赋予城市绿道生活、文化、游憩不同的角色,使其成为常山经济开发区一条利于生活的便捷安全道、文化展示的优美传承道、休闲娱乐的康体健身道。  相似文献   

2.
以绿道建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是一种构筑完整连续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其于结构、功能及系统层面建立起人类与自然保护之间的连接,是生态向着城乡演进的一种空间战略、发展模式与生态策略。文中侧重从生态视角解析绿道由本体、边缘区、影响辐射区3个要素构成,提出绿道在生态网络建构过程中体现出的统领性、生态性、系统性3大特性,并分别从其与城乡的空间形态演进、系统耦合关系及价值驱动机制3个方面分析绿道及绿网对于城乡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为探知、建构合理高效的城乡绿地生态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席璐  赵柯柯  王冰 《绿色科技》2020,(5):196-198
指出了生态福利体系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彭泽县为例,从城区生态游憩空间、城郊生态游憩空间、绿道系统、生态惠民林业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彭泽县森林城市生态福利体系的建设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设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水城泰州城市核心功能区滨河绿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人流交通、地域文化开发等方面的不足.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提出了对滨河绿道进行品质提升完善的策略:渗透文化元素构建功能多元化的滨河绿道、因地制宜构建自然生态的滨河绿道、增加绿色空间、建设交通便捷的滨河慢行步道体系、建设水城共融的连通开放空间等...  相似文献   

5.
谷丽佳 《绿色科技》2019,(9):25-26,29
对绿道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绿道为例,分别从慢行道、游憩服务设施、标识系统、景观提升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着重探析了绿道的建设创新、养护管理模式以及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以潮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指数、廊道指数、网络结构指数建立了城市绿道网络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借助FRAGSTATS和GIS软件对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的景观生态指数进行了评价,并从景观生态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斑块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景观斑块密度小,斑块相互之间联系密切。2廊道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的绿道慢性道宽度在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上仍有欠缺,应当及时调整;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廊道密度较高,生态斑块间连通度和可达性较好。3网络结构指数方面,潮州市绿道网络规划后网络环通度、线点率、连接度较差,绿道网络结构不完善。根据结果从绿道慢性道宽度和绿道网络结构指数方面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佳方案。希望对其他同类城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道,从景观设计学方面来讲,是指一种"绿色"景观线路。在如今大力创建田园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绿道的建设更凸显出自身独特的优势。现代田园城市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模式和探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在此背景下,建设生态田园绿道以及对现有绿道的规划和设计意义更为深远。文章针对温江绿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及解决对策,相信能为其他地区的绿道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乡绿道可以解决城乡空间连接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解决城乡人居环境问题的首要途径,此外绿道建设在生态网络构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以查理斯·萊拖的实践研究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绿道研究,围绕城乡绿道的功能,分别从城乡绿道在宏观生态系统连廊、中观绿色交通枢纽、微观休闲游憩绿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诠释了现代城乡绿道的功能内涵,以及在新型城镇化中城乡绿道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析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开君 《广东园林》2010,32(6):31-34
从城市绿道的概念、作用、研究概况和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绿道对城市的生态安全、生态平衡、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广州绿道建设的成果,展望我国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交通枢纽和大都市地区的建设及人口激增,导致城市及其周边尤其是城乡结合区域的土地资源被肆意占用。因此,人们对以城市绿道为代表的城市景观绿化规划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与关注。绿道即以生态功能为基础,集休闲游憩、文化保护、娱乐功能为主的连续的生态线性开放空间,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游行走提供保障。基于此,笔者从绿道的意义、规划研究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绿道在新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梅林山云步道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浅山山地风景游步道的选线研究及建设策略。采用层次分析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生态、行为3个层面,选取了地形地貌、植被、用地阻隔、交通、建设5个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了梅林山云步道开发适宜性的分级图,结合梅林片区的用地规划、相关保护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与以及景观人文资源等现状,将云步道线路与区域、市域绿道系统和周边绿地等对接,在高密度的城市结构中创造展示自然生态法则的山地风景道系统与城市眺望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道要得以实施,规划设计手段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实施后的保障机制对绿道的长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决定性作用。鉴于我国城市绿道实践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的特点,文章以绿道研究与实践的先行国家美国的城市绿道实施保障机制中的资金投入进行分析,找出两国差距,并对中国的绿道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带+林区+园林"——广州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与构建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广州城市森林的总体格局是"林带+林区+园林",通过建设环城绿带、城市隔离绿带、主干道景观林带、城区周边大面积林区和城区各类园林绿地,在城市中心保留绿心,以各类绿带作为生态廊桥,连接中心城区的园林绿地和城郊的森林绿地,形成"点成片、线成带、面成区"的格局,力求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岭南文化景观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代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绿道(greenway)的规划设计基本原理,指出了绿道规划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市民游憩质量等方面重要意义,并在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依据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和绿道规划建设要求,制定并实施了市区和城区两个层次的绿道规划。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主城区绿地信息提取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州市主城区2004年、2008年及2012年SP5影像数据,应用遥感分类技术中的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以及先提取植被技术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广州市主城区的绿地信息,将提取的结果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更新资料进行比较,找出最优的分类提取方法;应用最优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提取广州市主城区2004年、2008年及2012年绿地信息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先提取研究区影像植被指数然后作非监督分类的方法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出城市绿地信息,这是一种可行的城市绿地监测手段。2)从2004—2012年,广州市主城区绿地面积明显减少,特别是在2004—2008年减幅较大,2008—2012年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社区绿道可行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睿 《广东园林》2012,34(3):12-14
社区绿道具有功能多样化、服务均等性和系统关联性等特性,应大力支持。针对广州社区绿道建设现在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本文提出的应对策略为:社区应建立并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与城市慢行道系统,合理布局社区绿道网络布局并对服务半径分等级设置,且应该根据广州各区县实际条件采取不同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广州市老旧住区,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老年人群较多,社区自发种植较为广泛。对广州市4个典型老旧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空间类型及使用评价,对广州市老旧住区自发性种植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分类,对居民植物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从中对城镇化过程中都市空间利用的不同模式在广州老旧住区可发展的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都市户外绿化空间的地域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有助于提高空气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区域生态压力,其土壤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绿化效果以及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州南沙滨海公园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广州南沙滨海公园内表层土壤钾素的供应较为充足,但整体养分含量低,...  相似文献   

19.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在规划低碳交通、带活低碳旅游和引领低碳生活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南京滨江岸线规划中,结合绿道理念,规划建设贯穿滨江岸线的绿道系统,通过慢行道及沿线植栽建设实现滨江岸线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可达性,起到了整合优化岸线功能和重塑滨江城市形态的关键作用。文中结合南京滨江风光带案例,主要对城市绿道标准、沿线植栽及功能组合驿站设计进行探讨,有关设计经验可供滨江城市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