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是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具根瘤能固氮,是组成混交林的理想树种。开化县林场自1978年以来,已从四川引种营造桤木纯林410亩,桤柏、桤杉混交林520亩,通过大面积造林试验表明,在适宜条件下,5年生桤木平均胸径10.6厘米,平均  相似文献   

2.
桤木叶甲(Chrysomela adamis ornaticollis chen)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近年来发生于我市桤木林区的一种取食桤木树叶及嫩枝皮的专食性森林害虫。 桤木叶甲在本区的分布及危害 1985年,桤木叶甲在市中区竹元镇发生危害,1987年扩散到剑阁县林区,1989年在剑阁县桤柏混交林中全面暴发成灾,受害面积近6万亩,现已遍布我市桤木林区,年发生面积达13万余亩。 桤木叶甲1年中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幼虫同时进行为害。严重受害林区桤木  相似文献   

3.
桤木(Ainus Cremastogyne Burk)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既是速生用材树,又是很好的肥料树。生长快,10年生树高12—15米,胸径14—16厘米。五年生桤木幼树,每株平均每年可采鲜叶1—2斤,积落叶0.5—1斤。盐亭县林山公社,营造桤柏混交林12,000亩,3年后利用桤木叶作肥料300多万斤,相当于100多吨硫酸铵,粮食产量比造林前增加60%以上。一、养分含量根据我们采叶分析结果(表一),清明前后(4月)采摘的树叶养  相似文献   

4.
桤柏混交林能量代谢中能量吸收,固定,积累和损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桤柏混交林气体交换测定研究了能量代谢基本过程。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损耗子蒸腾作用中,桤木和柏木用于生长呼吸中损耗的能量最多.其中桤木南面时则用于维持呼吸中损耗能量最多,其能量固定建立在内部节律基础上,柏木能量积累大于桤木.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流域低山丘陵区几种主要森林类型水文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嘉陵江低山丘陵区碗厂沟小流域湿地松林、桤木林、刺槐林以及桤松混交林四种森林类型垂直结构水文特征,得出不同森林类型呈现出不同的水源涵养特征。林冠截流:湿地松>刺槐林>混交林>桤木林;枯枝落叶持水:刺槐林>桤木林>混交林>湿地松林;森林土壤层贮水:桤木林>混交林>刺槐林>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6.
桤柏混交幼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桤柏混交林是川中盆地钙质紫色土区主要造林模式之一。因其群落稳定、生产力高,深受群众喜爱。对7年生桤柏混交林进行群落特征及生物量调查的结果表明:7年生桤柏人工幼林已郁闭成林,形成复层林冠层,垂直结构明显;桤木高4.37m,覆盖度32%;柏木高1.19m,覆盖度30%;草被均高0.5m,覆盖度95%;桤木根深30cm,柏木根深15cm。桤柏混交林群落植物种类为18种,总生物量14.794t/ha。纯柏林群落植物种类7种,总生物量3.583t/ha。柏木根系侧根发达,主根不明显.<0.2cm根量占总根量的23.1%。桤木根系主根明显,垂直根系发达,水平根少、<0.2cm根量占总根量的3.4%。桤柏混交幼林群落植物体内含水量与总生物量大致相等。乔木层各器官水分系数排序为:叶>枝 根>干。  相似文献   

7.
杉桤混交林生长效果与林分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桤木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进行造林试验 ,研究了 6年生杉桤混交林的生长效果及林分小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 :杉桤 (2 :1)行间混交种间关系协调 ,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具有改善林分生态环境条件、明显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材质等效果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是种理想的混交组合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台湾桤木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多点试验和生产实践,对台湾桤木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台湾桤木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混交树种及混交林模式、造林方法及幼林管理等系列技术,旨在为台湾桤木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绵阳新桥镇防护林体系桤柏混交林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国产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LI—3000叶面积仪配合照度计、通风干湿球温湿度计、土壤湿度计等测定了绵阳新桥防护林体系生长季节中桤柏混交林树种南、北面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日变化进程,探讨了桤木和柏木光合作用率及其变动程度,指出了它们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类型,从日射量、温度、CO2浓度等外界条件及内生节奏方面阐述了光合作用日变化机理,同时计算和分析了桤柏混交林平均光合作用率日变化类型和量子产额。结果表明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为中午降低型,柏木为正规型曲线,桤木上午光合作用率高于下午,柏木为上午低于下午,它们都具有较高的量子产额,其光合作用日变化不存在着时间效应,为防护林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工桤柏混交林光合生理生态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四川盆地紫色土区人工桤柏木桤柏木混交的光合生理生态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桤、柏木混交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在于:桤、柏木的光合作用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上存在时间匹配效应,在林木结构上存在光合作用的空间匹配效应,因而使桤柏木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林地上各层次水平的光能资源,大大提高混交林群体的光能利用效率,使之成为川中丘降紫色土区的高产林分类型。研究还表明,桤柏混交林林冠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程基本上与桤木的变化趋势一致,这主要由桤柏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决定;桤柏林林冠光合作用主要受气温、光照和CO2浓度的影响,温度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美国产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LI-3000叶面积仪配合照度计,通风干湿球温湿度计,土壤湿度计等测定了绵阳新桥防护林体系生长季节中桤柏混交林树种南,北面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日变化进程,探讨了桤木和柏木光合作用率及其变动程度,指出了穴们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类型,从日射量,温度,CO2浓度等外界条件及内生节奏方面阐述了光合作用日变化机理,同时计算和分析了桤柏混交林平均光合作用率日变化类  相似文献   

12.
桤木根瘤特点和固氮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桤木(Aluus cremastogyne Burk)是我国特有的非豆科结瘤树种,四川盆地是分布中心.适应性强,耐瘠薄,是优良的荒山荒地造林先峰树种和混交林伴生树种,也是优良的燃料和木本绿肥,能有效的改良土壤,并促进林分生产力的提高,近年来,川中、川北地区营造桤柏混交林达数百万亩,固氮树种的应用日益引起重视,研究各树种的固氮能力对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国土整治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台湾桤木52个无性系为材料进行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生根兼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生根类型,大多数无性系为皮部生根类型,少数无性系同时包含两种生根类型;台湾桤木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台湾桤木不同无性系之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52个无性系中具有优良生根性能的无性系15个,包括湘桤F01、湘桤F02、湘桤F03、湘桤F04、湘桤F05、湘桤F06、湘桤F07、湘桤F08、湘桤F09、湘桤F10、湘桤F11、湘桤F12、湘桤F13、湘桤F14、湘桤F15,其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在遮荫保湿条件下,以9月上旬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基质以无菌黄心土或泥炭加珍珠岩为佳;穗条带1~2片叶可显著提高生根率;GGR生根剂浓度以300 mg/kg最好。  相似文献   

14.
桤木叶甲,在我省大面积发生后,1991年全省受灾面积达296万亩。该虫为桤木叶片、嫩梢专食性害虫,属全变态,以成虫在林下枯枝落叶层、瓦檐下、石缝等处越冬。大发生时,每株树上聚集上万头,叶片吃成网状,桤木枯梢枯死,形如火烧。叶甲虫在四川一年发生5~7代,4月上旬上树活动取食,中下旬产卵,雌虫产卵量最高达620粒,平均产卵量360粒。卵期4~8天,  相似文献   

15.
桤柏混交林优化组成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桤柏混交林优化组成比研究潘攀,刘仕俊,魏宗华(四川省林科院)自70年代以来,四川丘陵区继乐至、盐亭率先试造桤柏混交林成功之后陆续营造了大面积的桤柏混交林。这部分桤柏混交林是长江防护林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防护功能并体现了可观的经...  相似文献   

16.
我省川中丘陵区,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植树种草是水土保持三大措施之一,其中桤柏混交林和封山育林育草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大。为了研究桤柏混交林及封山育林育草保持水土的效益,蓬溪县水保办1984年建立试验点,1985年开始观测,桤柏混交林和半封禁式草坡区的保持水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桤木叶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漆波赵家桦苟阳(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桤木叶甲是危害桤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川中、川北等地发生较重。为了解桤木叶甲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影响因素,1992年我们在梓潼县对桤木叶甲自然种群生命表进行了观测,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相似文献   

18.
盐亭县桤柏混交林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亭县地处川中偏北丘陵区,宜林地内大都系钙质紫色土.营造了大面积的桤柏混交林,获得了成功,成为川中丘陵区的典型.然而,桤柏混交林以多大的密度及桤柏比例大小,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的产量尚未论证.本文是以林山乡不同密度的桤柏混交林作一些简单的论证,调查观察和测定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一、调查地区的概况和调查方法林山乡地盐亭县境内的唐巴公路线上,中丘地貌.土壤为紫色砂页岩发育的紫色土,pH值7.4—7.8,平均土层厚度85厘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柏木纯林、桤柏混交林凋落物分解袋地表土土壤微生物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桤柏混交林内,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柏木纯林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基本相同,真菌较少。在两种林型中,三大微生物种群数量在3月最少,6~9月最多。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分析结果为桤柏混交林中的固氮菌、硝化菌、氨化细菌均大于柏木纯林。纤维分解菌类两者基本相同。柏木纯林反硝化菌类多于桤柏混交林。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形桤木造林试验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进行桤木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形,桤木造林效果差异显著。在山地丘陵区的中、下坡位及平地营造桤木,具有保存率高、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选择适当地形营造桤木林是调整林种结构、解决第2代杉木人工林严重退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