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宁南山区生产建设项目边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已经采取的不同边坡防护措施,进行措施综合比选,并给出最适宜使用的边坡防护措施。结果表明,5类边坡的最优防护措施分别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填方斜坡适宜拱形骨架植草护坡;黄土丘陵沟壑区填方陡坡适宜浆砌片石护坡;黄土丘陵沟壑区挖方缓坡适宜植草护坡;黄土丘陵沟壑区挖方斜坡适宜菱形骨架植草护坡;六盘山土石山区挖方缓坡适宜植草护坡。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分析泉家沟试验区小流域综合治理15 a实践的基础上,肯定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量兴修基本农田、营造人工植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增加农田能量投入等途径,完全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泉家沟试区以养猪-沼气-大棚菜"三位一体"为主的生态户的出现,标志着试区生态农业雏型已经形成.控制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将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可利用耕地面积的减少是我国近几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制约性难题,同时,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广泛,黄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是困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问题,也为黄河下游地区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但长期水土流失所形成的积水沟道又蕴藏了十分丰富的潜在可耕地资源。本研究利用陕西省延安市的地理优势,在综合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地质条件、成土环境、区域生态、气候资源、植被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土层普探工程技术、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等工程手段,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省水土流失特点,将山西省水土流失划分为六大区域: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阶地区、冲积平原区。依据每个区域特点,结合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和危害程度,提出每一区域的具体防治措施,为有效、科学治理水土流失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流域为试验区,设置3 个坡度5 种类型的标准径流小区,监测了2016 年~2020 年不 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各径流小区的土壤侵蚀模数。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半干旱区土地 利用及该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郭亚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11-4613
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梯田的生态效益入手,以宁夏隆德县为例,阐述了在沙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梯田建设相结合所产生的效益,以期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山西省,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当属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区40%以上的面积为沟坡,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当地的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省东部农业区属黄土农业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只有400mm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匀,常以暴雨形式出现,由于植被稀疏,调蓄能力极弱,是青海省水土流失最严重最集中的地区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筛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农业的最佳技术措施,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土壤水分效应的评价方法。【方法】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为代表,选择了免耕休闲、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组合覆盖和传统耕作5种农业技术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其土壤水分消耗规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TOPSIS法评价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水分效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综合水分效应的优先顺序为:组合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传统耕作休闲裸地。【结论】综合分析认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最佳农业技术措施为组合覆盖,采取组合覆盖措施不仅明显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而且保护土壤水环境,实现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参照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从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3个方面,选择了25项指标,分4个层次构建了表征黄土丘陵区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神木县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树栽培技术,包括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浇水、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详细介绍,以指导枣农进行高效栽培,提高枣树成活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2.
甘肃陇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六盘山以西,乌鞘岭以东,景泰、靖远以南,天水向西经太子山以北,总面积725.4万km^2。由于长期流水冲刷和其他外营力的剥蚀作用,发育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黄土区特有的地貌形态。加之黄土结构疏松、孔隙度高、富含碳酸盐、遇水后易溶解,使该区成  相似文献   

13.
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系统、陡坡面乔灌草复合经营系统、庭院经济复合经营系统类型与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水稻白叶枯病区域流行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湖北稻白叶病的发生发展史,结合湖北水稻种植区划,农业地理环境,气象要素等,将湖北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区域划分为四类,即江汉平原病害生态区,鄂东丘陵病害生态区,鄂中丘陵岗地病害生态区,鄂西山地病害生态区;着重分析了各病害生态区白叶枯病发生流行特点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膜马铃薯的高产经验,并提出该区稳定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经营模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甘肃省定西市(峻)口镇龙滩流域为对象,采用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一般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等综合分析指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现状及其经营模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和2009年度,流域内高收入家庭占调查总户...  相似文献   

17.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节水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该地区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农业节水势在必行.从西北黄土高原水资源及农业用水现状着手,分区对宁蒙引黄灌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陇中宁南海东黄土丘陵区、陕北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陕西关中平原等不同区域的农业节水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各区的农业节水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覆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对比较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扬树沙棘混交林,能明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杨树旺盛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加快林业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0.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ALOS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几种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的比较,筛选适合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遥感影像处理的融合方法。【方法】利用ALOS全色波段与多光谱影像,通过主成分变换、乘法变换和Brovey变换等3种融合方法,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融合处理图像的标准差和信息熵多大于原始影像,融合后图像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其中Brovey变换法在提高目视效果和识别精度方面优于其他2种融合方法。【结论】3种变换融合方法中,Brovey变换更适合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ALOS遥感影像的融合,同时也为提高该区遥感影像的解译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