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回归通用旋转设计对多菌灵、瑞毒霉、粉锈宁、代森锰锌和敌唑酮五种药剂不用量拌种防治木耳菜立枯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五种药剂控病效果大小顺序是x5>x4>x1>x3>x2,多菌灵、瑞毒霉和粉锈宁在适宜用量下的防效分别为99.2%、81.4%和26.8%。混用无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接菌种子,在重病地试验,以70%甲基托布津、25%多菌灵和25%粉锈宁,分别按种子重量0.1%,0.2%和0.3%拦种;在对照病茎率23.8%的情况下,粉锈宁的所有处理,0.2%和0.3%甲基托布津及0.3%多菌灵处理的防效都是100%,其它处理的防效也在95.9%-99.4%。在3种供试农药中,粉锈宁使小麦出苗期推迟,分蘖、有效穗数和产量受到影响,防治效益差,建议采用0.2%-0.3%甲基托布津或0.3%多菌灵拌种为好。  相似文献   

3.
番茄叶霉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试验筛选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较强抑制效果的甲托、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和农抗BO-10五种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托、多菌灵和代森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8.70%,87.70%和78.10%,而百菌清和农抗BO-10的防效分别为37.10%和32.20%。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生物农药低聚糖素防治芒果炭疽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聚糖素喷洒芒果叶片,能明显诱导芒果提高对炭疽病的抗病力.抑制病原菌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大田喷洒低聚糖素防治芒果炭疽病,平均防治效果65.6%.比对照农药多菌灵(平均防效57.5%)高7.0%。  相似文献   

5.
防治芦笋茎枯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室内测定二十多种杀菌抑制茎枯病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田间防病的效果,结果指出,低浓度多菌灵等使病菌孢子发芽后的芽管和菌丝致畸,代森锰锌等在较低浓度下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属两类不同的抑菌机制,通过两类药剂的混配,筛选出在室内或田间均具明显增效作用的混配剂-4号,以含药平板法测定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值达2.45,田间初步测定具较好的保护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小区试验的防效,比单一多菌灵超微粉提高了15.4  相似文献   

6.
核桃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药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枝枯病矩圆黑盘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30℃,最高为36℃,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最高为37℃,15℃时生长迟缓。核挑树皮浸液对分生孢子萌发和产泡具有明显刺激作用,该菌在PDA+10%核桃树皮浸液(简称PDA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期近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后呈暗灰色,在27℃恒温培养下10天左右菌丝开始集结成团,15天左右在菌丝团上形成露珠状物,并从中长出黑色分生孢子盘。用纸碟抑菌圈法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毒力测定,以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40%多菌灵胶悬剂和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次之,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人工接菌种子,在重病地试验,以70%甲基托布津、25%多菌灵和25%粉锈宁,分别按种子重量0.1%,0.2%和0.3%拌种;在对照病茎率23.8%的情况下,粉锈宁的所有处理,0.2%和0.3%甲基托布津及0.3%多菌灵处理的防效都是100%,其它处理的防效也在95.9%~99.4%.在3种供试农药中,粉锈宁使小麦出苗期推迟,分蘖、有效穗数和产量受到影响,防治效益差,建议采用0.2%~0.3%甲基托布津或0.3%多菌灵拌种为好。  相似文献   

8.
1980—1982年在本校和洮儿河农场分别用6种新农药对小麦散黑穗病进行了小区和较大面积的防治示范试验,结果以禾穗胺效果最好,用0,3%拌种3年小区平均防效为95%(92.55—100%),较大面积示范试验为95,28%,其次是拌种双,2年小区平均防效为86,03(79,36—92,70%)。多菌灵、粉锈宁防效亦好,依次为(84,94%、83,83%)。在体外抑菌试验中禾穗胺在低浓度下即对小麦散黑穗病菌冬孢子发芽和病菌菌落生长就有强烈抑止作用,而粉锈宁、多菌灵则需较高浓度。幼芽期药剂内吸测定禾穗胺的内吸量较高。 禾穗胺、拌种双用不同方式(干拌、湿拌、浸种、闷种)进行种子处理对防效影响差异不显著。禾穗胺、粉锈宁在拌种后贮藏15—60天均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番红花丛花青霉菌(Penicillium corymbiferum)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红花丛花青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不萌发,1%寄主汁液和其它不同的营养液均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在供试6种药剂中以50%多菌灵和50%托布津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两个小麦主栽品种永良4号、铁春作为供试品种,用15%粉锈宁、12.5%稀唑醇拌种和进行土壤处理,在覆膜穴播小麦田进行全蚀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12.5%稀唑醇拌种加6.75kg/hm^2粉锈宁进行土壤处理对两品种的白穗防效最高,分别达83.86%、95.13%,以15%粉锈宁拌种6.75kg/hm^2粉宁进行土壤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3.09%和60.01%,居第2位,但经济效益最高,新增产值  相似文献   

11.
油害灵是杀菌剂与微量元素的复配剂,室内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田间小区活体试验效果更为明显,比多菌灵常规剂量的防效提高10%以上,增产超过15%,菌核病大发生年份增产幅度达21.2%~49.9%。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一、二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千粒重增加。多年大面积示范表明,该药对菌核病的防效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李病害的发生规律并为大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实用手段,笔者对湖南李园普遍发生且为害严重的一种新病害——李叶枯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试验的研究.初步确定李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枇杷叶拟盘多毛孢菌,该病原菌最适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pH值为4~9,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产孢最适温度为25~30℃,以16h光照条件菌丝生长最好,拌种双、托福灵、多菌灵等3种药剂对该病原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复配制剂桃李植保素在盆栽药剂试验中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3.
啤酒大麦条纹病药剂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多效唑、15%粉锈宁、80%402抗菌剂乳油、硫酸铜晶体、50%福美双、硫酸亚铁晶体、7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和70%敌克松等九种药剂进行湿拌种,对啤酒大麦条纹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5%多效唑、15%粉锈宁和80%402抗菌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分别为100%、95.42%和98.42%。硫酸铜晶体和50%福美双的防治效果次之,相对防效分别为75.88%和76.06%。其它  相似文献   

14.
杨树烂皮病(Cytospore chrysosperma)是因气候、立地条件、介壳虫等因素导致该病在我县发生蔓延,对此我们进行药剂及人工抚育措施的试验。从防产效看,石硫合剂效果最好,防效这86.9%;其次25%的多菌灵防效为71.2%,代森锌稍差为53.5%;人工抚育为62.6%。  相似文献   

15.
白术白绢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亨一号和多菌灵在室内条件下对白绢菌的菌丝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5.49mg/L和8.84mg/L,而井冈霉素为66.07mg/L。绿多混合或绿井混合没有显著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是109.05和102.0l。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也表明,绿亨一号和多菌灵对白术白绢病防效显著,井冈霉素的防效很差,三者的防效分别为98.81%、92.48%和26.24%。绿多混合或绿井混合的防效分别是93.67%和54.04%。  相似文献   

16.
经盆栽生测和田间重病地试验,应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WP)1000倍、1500倍、2000倍防治西瓜枯萎病,平均防效达86.56%,比50%多菌灵WP和胶悬剂的防效高34.37%和26.96%,其中以1000倍的增产率最高,为58.97%,比多菌灵WP和胶悬剂高32.49%和5.5%。苯菌灵处理对西瓜植株根部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三种浓度苗期平均根长10.49厘米,比多菌灵WP和胶悬剂增长35.35%和5.75%,比不防治的对照增长82.43%。  相似文献   

17.
黄柠乳油防治棉花苗期病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植物性防疫剂黄柠乳油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效果。进行了盆栽试验,7%黄柠乳油500倍液浸种处理20min对棉苗红腐病,立枯病和黑斑病有显著效果,防效分别为82.63%,74.72%,54.94%,防死苗的效果为68%,1000倍注与25%多菌灵500倍倍液的效果较差。7%黄柠乳油500倍液浸种对供试棉花品种出苗率有抑制作用,1000倍液无药害。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7.3972、10.7540和19.7834μg/mL,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优于嘧霉胺和多菌灵;50%啶酰菌胺WDG 1200倍液、40%嘧霉胺SC 750倍液和50%多菌灵WP 1200倍液,2次施药后21 d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0.71%、72.05%和38.95%,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优于嘧霉胺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9.
选用3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进行了不同茬口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百功WP、50%多菌灵WP和77%可杀得WP对非重茬地防治效果均好,防效分别达91.90%、80%、76%以上;对重茬地使百功WP防效最好,达83.30%,多菌灵和可杀得防治效果不太理想。要全面控制菌核病发生危害,在选择高效药剂的同时,必须轮作换茬。  相似文献   

20.
应用敌草隆、阿灭净防除蔗田15种杂草,数量防效在91.7-99.4%之间;鲜重防效为93.0%-99.8%。播后芽前施药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明显优于苗期茎叶处理,防除稗草、千金子效果分别提高16%、38.7%;但对其余杂草防效差异不明显。苗期施药,阿灭净和敌草隆混用对稗草的防效均显著高于两个单剂的防效,对千金子的效果也优于两种低浓度的各单用效果。混用或播后芽前施药可提高对甘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