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甲烷气体排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凌峰 《中国奶牛》2013,(19):28-30
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甲烷气体,造成机体能量的大量损失,并且甲烷是引发地球“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能够破坏臭氧层,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反刍动物甲烷气体排放调控的报道日益增多,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意义重大。本文就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气体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调控手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而且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是饲粮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甲烷的生成对提高反刍动物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反刍动物瘤胃中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意义、生成机制和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排放是一种能量损失,也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甲烷产生的机制、测定方法、以及控制瘤胃内产生甲烷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通过嗳气方式经口排出的甲烷,是瘤胃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环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甲烷的产生机理和调控减排技术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甲烷在瘤胃的产生及微生态制剂的调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刍动物是甲烷气体的重要排放者,瘤胃甲烷的产生不仅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的温室效应。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效益显著,但在甲烷调控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的意义重大且研究前景广阔。本文就瘤胃甲烷的产生及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甲烷的调控潜力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甲烷不仅是温室气体之一,而且还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甲烷不但造成能量损失,并且在地球温室效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甲烷最大的排放源之一的反刍动物产生的温室效应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因素及降低甲烷排放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量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瘤胃微生物在饲料正常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不仅造成了对饲料能量的浪费,还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研究的甲烷减排技术较多,但是只有少数是实用和经济有效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甲烷减排技术,文章对近年来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量方法及降低甲烷排放的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甲烷是仅次于CO2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反刍动物年产CH4约7.7×107 t,占大气中的CH4总量的25%,而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递增。因此研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对甲烷的生成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瘤胃甲烷的产生机制、瘤胃产甲烷菌与瘤胃微生物的关系和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正常代谢产物,但排放的甲烷在造成了饲料能量损失的同时,还会导致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影响甲烷产生的重要因素及甲烷测定方法,同时还概述了甲烷调控减排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甲烷是仅次于CO2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反刍动物年产CH4约7.7×107吨,占大气中的CH4总量的25%,而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递增。因此研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对甲烷的生成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瘤胃甲烷的产生机制、瘤胃产甲烷菌与瘤胃微生物的关系和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产甲烷菌分解饲粮有机物的最终产物,它不仅是一种造成极端气候变化的重要温室气体,而且也难以被动物利用,造成能量损失和养殖效率降低。瘤胃产甲烷菌还原二氧化碳生成甲烷的过程受到动物品种、遗传背景、生理阶段以及地理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典型反刍动物瘤胃内产甲烷菌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以期明确瘤胃甲烷排放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产甲烷菌的基因功能和代谢途径以及探索反刍动物瘤胃甲烷减排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生是饲料能量的浪费,同时还增强了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保护环境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甲烷生成机制、排放量测定方法和营养调控进行概述,就如何减少甲烷排放进行了讨论,旨在为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措施来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瘤胃内产生的甲烷不仅是一种能量损失的形式,同时也加剧了温室效应。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甲烷排放对提高反刍动物能量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4种途径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行的呼吸面罩法、SF6示踪法和间接呼吸测热室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并阐述了两种甲烷排放调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其一为营养性调控技术,包括促进乙酸或丙酸的生成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其二为生物性调控技术,包括离子载体、植物油和驱除原虫等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量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发酵能损失的主要原因,减少甲烷产量对提高反刍动物的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反刍动物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其生成量的因素等方面做一综述,井对降低甲烷生成量的调控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发酵能损失的主要原因,减少甲烷产量对提高反刍动物的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反刍动物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其生成量的因素等方面做一综述,并对降低甲烷生成量的调控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甲烷产生的机理,阐述降低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量的调控方法,旨在为缓解温室效应、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能量损失,找到一项重要的反刍动物绿色营养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机制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并且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瘤胃中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甲烷产生量的因素,详细介绍了控制瘤胃内甲烷产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内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减少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为调节和控制瘤胃内甲烷产量 ,需要对甲烷产生的代谢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 ,甲烷菌与瘤胃纤毛虫关系密切 ,本文从甲烷菌和纤毛虫两者的关系入手对瘤胃甲烷的产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瘤胃所产生的甲烷不仅导致饲料中能量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甲烷浓度。文章对瘤胃产甲烷菌的分类、现代分子分析方法在甲烷中的应用、产甲烷菌在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相互关系及近期基于氢离子调控对产甲烷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减少甲烷排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