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温度13.5~18.5℃,相对湿度81%,无霜期275 d左右,年降雨量1 250~1 400 mm。紫王葡萄是长顺县近年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品质优、效益好,发展很快。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666 hm2,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长顺县气温较高、湿度大,有利于葡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病虫为害日趋严重,对葡萄生产已构成严重  相似文献   

2.
2019年8月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韭黄种植面积已达5 600hm~2,投产面积2 000hm~2,已成为普定县农业主导特色产品.在韭黄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一些种植技术难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对韭黄的育苗技术、培育壮苗技术、苗期管理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缺乏科学指导.本文概述了实际生产工作中韭黄的栽培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以期为广大韭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4~15℃,年均降水量1 375 mm。近年雷山县葡萄发展很快,目前种植面积达75 hm2,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受气温、湿度的影响,葡萄病害日趋严重,对葡萄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葡萄病害,及时指导果农科学防治,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笔者介绍葡萄3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兴安县葡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2005年,总面积已达到3 800hm2,总产量6万多t,年产值达2亿元;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成为兴安县一大农业支柱产业,是广西乃至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但是巨峰葡萄在南方种植,受春夏季节温湿多雨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病害为害,造成葡萄产量、质量下降或减产,使兴安县这一新兴的产业受到严重挫伤。这是南方葡萄种植的一大技术难题。通过近几年实践证明,巨峰葡萄推广简易避雨栽培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技术措施。1兴安县葡萄栽培气象因子分析兴安县地处华南、广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区域,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产业是沿河县水果生产中的一项新兴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沿河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800 hm2,其中,规模化种植面积566.7 hm2,投产面积293.3 hm2,年产量在300 t左右。葡萄霜霉病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一般年份葡萄产量损失72 t,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150 t以上,对葡萄产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为害,笔者介  相似文献   

6.
天峨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峨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50hm^2,主要分布在六排镇、岜暮乡、老鹏乡、向阳镇、坡结乡等乡镇,以巨峰、京亚、水晶等葡萄为主。病虫害是制约天峨县葡萄实现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几年来对云榜生态村葡萄园的种植试验及全县其他乡镇葡萄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天峨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轻便型栽培技术。改翻耕栽培为免耕栽培,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经过吉水县2年三季的试验,该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并得到逐步推广。每667 m2产鲜薯2 200 kg左右,比对照传统种植方法增产15%~20%,每667 m2节省人工费用5~6元,每667 m2增加效益420元左右,增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宁夏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酿酒葡萄生态区划多侧重于气候区划,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候和环境资源,本着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优中选优的区划原则,提出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的区划指标,运用GIS技术,完成宁夏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结果表明:宁夏中北部大部地区可以种植酿酒葡萄,约占宁夏国土总面积的1/3;在可种植区域内,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占32%,主要集中在北部灌区特别是贺兰山东麓大部地区;在气候最适宜区内,生态特优区占1.8%,分布在距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青铜峡鸽子山和中宁白马、余丁乡北部部分山地。研究成果可大大提高宁夏酿酒葡萄区划结果的精细化程度,直接服务当地酿酒葡萄基地选择和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外检疫     
《植物检疫》2013,(1):96-100
土耳其首次报道葡萄卷叶伴随病毒-4土耳其是世界上重要的葡萄产区,种植面积约为500 000hm2,年产量约为400万t。土耳其的葡萄产区主要集中在Aegean、Southeast Anatolia和Anatolia的中部地区,并且Aegean地区的葡萄种植面积占土耳其葡萄总种植面积的29%。以前的研究表明,引起葡萄卷叶病害的葡萄卷叶伴随病  相似文献   

10.
以桃品种‘改良白凤’为试验材料,以常规种植(株行距为5 m×2 m,999株·公顷-1)为对照,分析宽窄行种植模式(WN,株距2 m,宽行4 m,窄行1 m,1 998株·公顷-1)对光照分布、单位面积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种植开心形光照主要集中在上层,下层相对光照强度多低于20%;宽窄行种植V型,上层相对光照强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中下层相〗对光照强度基本保持在40%左右;2011、2012年和2013年宽窄行处理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常规处理高31.3%、41.0%和33.1%;宽窄行种植显著提高桃果实中蔗糖含量、降低苹果酸含量、提高果实糖酸比。因此,宽窄行种植不仅可以改善树体冠层内光照强度,还能改善果实产量与品质,是一种理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市所辖偃师市和洛龙区1995年前后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发展种植效益较高的春茄,667m2产值高达8000~10000元。农民种植春茄的积极性高涨,到2000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00hm2。随着面积的逐年扩大,连年种植春茄的田块黄萎病发生严重,发病田一般减产30%~5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由于黄萎病发生严重,本市春茄种植面积迅速下降到近2年的200hm2左右,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本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扩大春茄面积、提高收益,近2年我们对该病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索。1病原菌及传播途径黄萎病的病原称大丽…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兴安县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婕 《广西植保》2002,15(1):26-27
兴安县是南方葡萄生产大县 ,有“南方吐鲁番”之称 ,葡萄是该县实现农民、财政双增收的一个拳头产品。目前 ,全县种植面积将近 0 .33万 hm2 。 2 0 0 1年 5~ 6月 ,该县葡萄霜霉病大流行 ,发生面积 0 .2 8万 hm2 ,占总种植面积 84.0 % ,发生程度为大发生 ,局部特大发生 ,为历年所罕见。1 历年发生概况  葡萄霜霉病是当地一种常见病害 ,历年来自 5月初开始发生 ,6月底至 7月进入发病盛期 ,发生程度中等偏轻 ,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 40 %左右 ,采用一些常规药剂如代森锰锌、瑞毒霉等防治 ,可控制病情发展 ,对产量及树势影响不大。2 当年发…  相似文献   

13.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6,20(1):43-44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葡萄栽培面积约15.4万hm^2。年产量200万t左右,以鲜食葡萄为主,适宜酿酒的不足40万t,原料缺口达40%,为发展我国葡萄酒产业,相关部门决定更新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引进国外葡萄特别是法国葡萄品种。1998年,我国部分省市从法国引进葡萄种苗,总数达数百万株。经全国多个口岸进境,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多年来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咸阳地区新增葡萄种植面积约2600hm2,主栽品种主要是美国红提、美人指、户太8号、巨峰等,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95%。2002年,本地区葡萄炭疽病重发生面积2400hm2,一般果园发病12%,重发生果园发病达30%,造成大量烂果,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经调查研究,已找出葡萄炭疽病在本地区的流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流行原因1)气象条件适宜。葡萄炭疽病菌侵染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8~30℃,若这时降雨超过15mm,24~48h即可完成侵染。本地区2002年5~8月份,降水量超过15mm有9次,最大降水在6月9日,为57.1…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陕西省96个县(区、市)气象站及周边省份临近气象站近30 a(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辅以经订正后的各县气象哨和水文站观测数据,在对国内外葡萄区划指标分析基础上,确定以≥10℃活动积温为一级指标,酿酒葡萄成熟期8—9月水热系数为二级指标,冬季埋土防寒线、9月降水为辅助指标作为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基于GIS技术,利用小网格推算模型对区划指标空间化后,采用主从叠代方法,制作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陕西省酿酒葡萄种植可分为4个气候区和12个气候亚区,自兴平以东的关中东部海拔900 m以下地区是陕西省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优区;对各区酿酒葡萄生产的气候因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1生产现状海洋村是石棉县一个纯彝族高山贫困村,海拔在1600m至1800m之间,幅员面积10.05km2,全村可利用耕地仅为349333m2,均是山地缓坡,无主要经济产业,虽已种植核桃336000m2,但经济效益不好。农户零星在核桃园里套种些蔬菜(豌豆、白菜、洋芋),供自己食用,也对外销售一些,但种植水平低,品种单一,茬口安排不合理,靠天吃饭,未形成好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川西高原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73个气象站点1982-2011年30 a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川西高原90 m DEM数据为基础,选用生长季活动积温为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干燥度为水分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了生长季活动积温和干燥度与地理、地形因子的关系模型,再结合残差内插法得到了空间化的气象数据模拟值,绘制了川西地区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川西高原葡萄适宜栽培区分布在白水江河谷,岷江河谷,麻尔柯河及梭磨河河谷,多柯河河谷及大金川河谷,大金川及其支流河谷,雅砻江及其支流鲜水河河谷,水洛河河谷,金沙江及其支流硕曲、定曲河谷及大渡河河谷部分地区,与川西高原干旱河谷的分布一致;本区西南部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在海拔3 000 m以下,东北部大致在海拔1 300~2 500 m之间,东南部一般在1 700~2 800 m之间,不同区域、不同熟性葡萄适宜栽培的海拔范围有较大差异。将葡萄栽培区分布与区划结果对比发现,现有的葡萄实际栽培区全部分布在区划图中的葡萄适宜栽培区内,此区划方法适用于川西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18.
普定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为1.1万hm2左右,在其生长过程中受到多钟病虫的为害,影响水稻的生长,造成减产。优化栽培技术不但是水稻高产优质的保证,也是防治水稻病虫害价廉简便的方法。笔者介绍优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葡萄是新疆农业生产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种植面积将越来越大;仅石河子垦区2005年葡萄面积将增加4 000 hm2.新疆葡萄种植时间长、面积大,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呈日趋增长态势,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及苗木、种条的调运,许多新的病虫害随之进入新疆葡萄种植区,严重威胁着新疆葡萄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葡萄产业是沿河县水果生产中的一项新兴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沿河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800 hm2,其中,规模化种植面积566.7 hm2,投产面积293.3 hm2,年产量在300 t左右。葡萄霜霉病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一般年份葡萄产量损失72 t,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150 t以上,对葡萄产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为害,笔者介绍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