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芋和蘘荷是江苏如皋地区的特色蔬菜,荠菜是一种野生植物,近年来才开始人工栽培。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入,江苏如皋地区菜农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小拱棚芋/蘘荷⁃荠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年产值24400元、纯收益17800元。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用、整地筑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小拱棚芋/蘘荷⁃荠菜栽培模式的主要优势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蘘荷(Zingiber mioga Rose.)原产我国南部,栽培历史悠久。其根茎、花苞、嫩芽可药用或食用,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药食两用佳品。其花穗、果实、叶子、根茎可供药用;  相似文献   

3.
李进  顾绘  殷琳毅 《中国蔬菜》2018,1(4):96-97
正江苏南通地区利用蘘荷的喜阴性和香芋的蔓生性同时进行地膜覆盖套种栽培,产品可提前30 d(天)收获上市;腾茬后栽培一茬乌塌菜,春节前后采收上市。香芋/蘘荷—乌塌菜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每667m~2纯收益可达13 200元。香芋、蘘荷、乌塌菜均是江苏南通的地方特色蔬菜。香芋,别名美洲土儿,豆科土儿属中的栽培种,以地下块茎供食,味清香,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蘘荷,食用  相似文献   

4.
下原蘘荷是江苏如皋传统的地方特色蔬菜,栽培历史悠久,201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下原蘘荷以纺锤形花苞供食用,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熟食口感脆嫩、略带麻涩,姜味芳香,回味微甘,蘘荷菜肴为如皋当地一大特色菜品。该文从产地环境、栽培管理要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生产记录等方面介绍了下原蘘荷优质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蘘荷属蘘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东部,我国南方诸省分布甚广,或山野自生,或园圃栽培,自古列为蔬谱。据《后汉书·马融传》记载:“蘘荷,苗似姜,根色红紫,似芙蓉,可食。”又据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以“茈姜蘘荷”并称,可见蘘荷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食用历史。  相似文献   

6.
蘘荷(Zingiber mioga Rosc.),姜科、姜属中以嫩茎供食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姜、野姜、茗荷、观音花.蓑荷有黄花和白花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菊芋、蘘荷引入贵州省兴义市有近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均是在田边地头零星粗放种植,产量很低。近年来,利用菊芋、蘘荷腌制、泡制的特色小菜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产品由自产自销走向外省市,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由于菊芋、蘘荷栽培面积小,产量低﹙每667 m2 菊芋为1 200~1 500 kg,蘘荷为420~600kg﹚,市场供不应求。为了提高菊芋与蘘荷的品质和产量,笔者在兴义市的白碗窑镇下抹村、马岭镇乌拉村进行菊芋与蘘荷间作栽培,种植面积分别为1 025 m2和852m2,历时五年﹙一个周期三年轮换1 次﹚探索出菊芋与蘘荷间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菊芋和蘘荷的产量和产值大幅度提高:每667 m2 菊芋产量2 200~2 500 kg,蘘荷产量800~1 000 kg,菊芋每千克2.0~3.0 元,蘘荷每千克4.0~6.0 元,年收入5 000~8 000 元。  相似文献   

8.
周海燕  李进 《蔬菜》2021,(4):42-44
为了充分发挥黄秋葵、蘘荷、荠菜药食同源、营养丰富、芳香鲜美、功效独特的优势,满足消费者日益强烈的养生、食疗、绿色蔬菜的需求,利用襄荷喜阴耐凉,黄秋葵高秆多叶的特性,及荠菜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摸索出1套小拱棚黄秋葵/蘘荷—荠菜栽培技术.早春利用小拱棚提高温度,提早定植黄秋葵/蘘荷,夏季利用黄秋葵高秆多叶、形成天然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稻草综合利用新路,提高蘘荷产业节本增收效果,连续3a实施了林下蘘荷覆盖稻草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稻草1~3 a,蘘荷产量提高102.6~221.3 kg/667 m2,效益增加943.92~2035.9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南通蘘荷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蘘荷又称茗荷,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采收花轴食用,有特殊芳香味,是极具南通地方特色的多年生蔬菜。在南通地区一般在屋后阴湿处零星栽培,在7月份开始采收上市。我们经过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大棚蘘荷栽培技术,可提前到6月份上市,现介绍如下。1整地筑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蘘荷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湖北长阳县本地蘘荷为试验材料,在长阳县1823、1225、430 m这3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区对蘘荷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区栽培的蘘荷萌芽期、出叶和株高增速峰值均比低海拔区明显延迟。各海拔蘘荷产量为:1225 m430 m1823 m,中海拔区产量比低海拔区高22.73%,比高海拔区高25.58%。中海拔区蘘荷品质最佳,其次是低海拔区,最差的是高海拔区。中海拔区蘘荷粗纤维含量比低海拔区低7.0%,维生素C含量比低海拔区高26.09%,可溶性糖含量比低海拔区高51.57%。从产量和品质综合比较,中海拔区最适宜种植蘘荷。  相似文献   

12.
大棚茗荷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军 《蔬菜》2007,(5):20-21
茗荷又称蘘荷、野姜、阳藿、蓑草,原产中国南部,在江苏省栽培较多。中国自古就将茗荷作菜用,采食其嫩芽和笋状花轴,其根茎也可入药,  相似文献   

13.
林下蘘荷-芫荽-苋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杏等落叶乔木林下种植蘘荷,蘘荷采收结束后套种芫荽,芫荽收获后加盖小拱棚种植苋菜,可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明显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每667m2可收蘘荷450-500kg、  相似文献   

14.
蘘荷     
正蘘荷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花穗、嫩芽和嫩茎供食用,别名苴蒪、阳藿、蘘草、野姜、茗荷等。有黄花和白花两个类型,黄花类型食用嫩花穗、嫩芽和嫩茎;白花类型的根、茎、花序均可入药。蘘荷原产中国和日本。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最早著录可见许慎 (约公元58~147年)编著的《说文》(成书于公元100~121年),书载:"蘘荷,一名葍蒩"。(晋)崔豹撰《古今注》载:"其子花生根中,花未败可食,久则消烂。"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有:"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之佳句。陶弘景(456~536年)著《名医别录》(成书于汉、魏之际)曰:"今人乃呼赤者为蘘荷,白者为覆葅,叶同一种尔。于人食之,赤者为胜,药用白者。人家种白蘘荷亦云辟蛇。"后魏贾思勰著《本草纲目》(公元533~544年)中载有:"蘘荷宜树阴下二月种之。  相似文献   

15.
地理标志农产品对“三农”工作有着积极的支撑作用,以地理标志为抓手,推进农产品高质量建设,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如东蘘荷”的品质特色、产地范围及特点、人文历史、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指出当前如东蘘荷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旨在为助力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福安开展大棚栽培和单树罗幔栽培对杨梅采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种栽培方式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杨梅的糖酸含量,口味较淡,但均可显著减轻不良天气对杨梅果实的影响,改善杨梅生长的微环境,提高杨梅的产量与品质.2种栽培方式可延迟采收期3~4 d,降低病果率18.15%~19.34%,果蝇的防效率达95.98%和94.20%,控制落果率3.9%~5.6%,提高经济效益约62%.其中罗幔栽培资金需求小、操作灵活,适合农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我国南方春马铃薯用种量大、种薯成本高等难题,提出了茎段扦插新技术,并与传统块茎切块栽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茎段扦插技术效果因品种而异,总体上,茎段扦插可获得的纯收益明显高于传统块茎切块栽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武汉地区茄子的栽培发展很快,面积达到4 000 hm2以上,栽培技术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其栽培方式大致可分为保护地(大棚)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和夏秋栽培.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辣椒营养丰富,是人们常年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2003年勃利县利用辣椒侧枝萌发力强的特点,进行大棚辣椒抢早高产栽培及再生延后栽培试验获得成功.经过多年的摸索,该技术现已发展成熟,它与普通大棚栽培一样既可以提早上市,又可以在初冬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再上市.初冬季节蔬菜市场价格较高,在普通大棚栽培的基础上,平均667m2可增产蔬菜40%,增收3 500~4 000元.进行大棚辣椒抢早高产栽培及整枝再生延后栽培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菊芋、蘘荷荷引人贵州省兴义市有近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均是在田边地头零星粗放种植,产量很低.近年来,利用菊芋、蘘荷腌制、泡制的特色小菜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产品由自产自销走向外省市,为农民增加了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