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播种密度对秸秆覆盖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秸秆覆盖下作物群体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渭北旱塬研究秸秆覆盖与常规耕作模式下播种密度对土壤储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秸秆覆盖与常规耕作相比休闲期在0~3.6m土层多蓄水105mm,主要于小麦拔节后利用。不同播种密度主要影响小麦抽穗前的群体大小,抽穗后群体差异不显著。小麦籽粒产量为2 841~3 496kg/hm2,不同密度水平或覆盖均没有显著影响小麦产量,但是高密度处理较中、低密度显著降低小麦收获指数。另外,秸秆覆盖小麦较常规增加20%耗水量,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降低11%。因此,在休闲期降雨丰富,生育期特旱的气候条件下播种密度对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没有影响,显著增加耗水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播种密度、秸秆覆盖及其交互效应还有待于在其他气候年型下进一步研究观测以便综合评价这些因素的影响效应,进而建立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用水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龙麦35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为探索其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12年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年气候条件下对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5的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石农086为试材,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灌水次数对小麦产量、产量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沙壤土条件下以全生育期春灌2水效果最佳;"一水千斤"的灌溉模式产量水平仅次于春灌2水的模式,从节水的角度可适当推广。本研究为河北省小麦节水生产、缓解地下水消耗、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兴安岭沿麓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丰年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气候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6在丰年气候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对产量的影响,寻求出龙麦36的最佳的密度与施肥比例,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麦产量高低与气候条件好坏关系十分密切,年际间的气候变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现就建国以来我省小麦产量的发展,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以建立小麦产量的气候模型和阐明我省各地区小麦的增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小麦产量提供依据。 (一)小麦产量的变化与发展 1.小麦总产的变化:建国以来,我省小麦总产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最佳的耕种模式,本试验设置传统旋耕条播(T-A,对照)、旋耕+双镇压播种(T-B)、免耕播种(T-C)、深松+双镇压播种(T-D)、深耕+双镇压播种(T-E)5种耕种模式,研究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群体发育、干物质积累、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比较其生产成本和种植效益。结果表明,深耕+双镇压播种(T-E)模式可促进小麦群体发育、减少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管理成本、获得最高籽粒产量和种植效益,是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适宜的耕种模式。该技术可作为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鲁西北棉改粮农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常见气候因素如暖冬、冻害、干旱、干热风等,导致小麦旺长、倒伏、病虫害流行,造成产量下降。分析气候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减轻气候因素对小麦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夺取小麦丰收。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节水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2004年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节水模式下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通过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春小麦进行控灌,研究在4种不同节水方式下对春小麦产量、灌浆速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任一阶段的水分亏缺都可使小麦产量降低,生育后期水分亏缺使得小麦灌浆速率降低,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面筋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曹峰  张祎 《安徽农业科学》2015,(22):169-171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下灌溉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增加的可能性.[方法]应用ECHAM和HadCM3气候模式输出的A1B情景数据驱动机理模型APSIM,通过概率预测的形式,研究了气候变化和增加拔节期灌溉对旱区雨养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未来气候变暖使得雨养小麦产量降低7%~16%,而增加拔节期灌溉可以有效减缓温度增加引起的负面作用,使得2011 ~ 2030年小麦产量显著增加,2031~20.50年小麦产量可以保持当前的生产水平.[结论]该研究为制定气候变化下有效的农业应对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和静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一半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小麦产量并未同步增长,年度间的小麦产量很不稳定,说明外界气候条件影响不可忽视,利用气象部门40年来的气候资料和农业部门对小麦丰、欠、平产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影响和静县小麦生长发育的气候成因,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地区小麦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强筋小麦郑农17为试验材料,在黄淮地区高产麦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土质及施肥条件下,种植模式不同对郑农17的生长动态、分蘖成穗率、株高、产量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其最适宜的种植模式以20~23cm等行或20cm×30cm宽窄行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出江苏省宜兴市小麦生产上高产高效的缓释肥施用方式,从而为宜兴市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特研究了不同缓释肥施用方式对小麦群体、产量及其构成、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宜兴市当地主推的施肥模式,小麦实际产量最高,且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在两种缓释肥施用方式中,缓释肥两次施用的小麦实际产量高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小麦,但由于缓释肥两次施用增加了1次追肥成本,故缓释肥两次施用的小麦经济效益仅略高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小麦。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小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对奇台县主栽小麦品种新春37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当地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奇台县春小麦主栽品种新春37号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年份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因素对新春37号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21年,随着新春37号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和光照总数的升高,产量也逐渐增大;降水量与新春37号生育天数、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皆呈负相关。因此生育期平均温度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氮肥施用方法及秸秆还田调控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钾形态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不同基追比调控对小麦产量、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基追比7∶3、6∶4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来看,氮肥基追比7∶3、6∶4处理的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全钾含量最高。所有处理的非交换性钾差异不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基追比7∶3、6∶4处理为秸秆全量还田下效果最佳,利于小麦产量提高及增加土壤速效钾及全钾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河南省 8种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 ,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与土壤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 ,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 ,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及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这两个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为发挥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的品质和产量潜力,结合项目的实施,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试验区,通过各项技术试验与组装,为建立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新品种350 kg/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为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及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气候各异、灾害频发,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明显。利用2000—2013年小麦主产区15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测度无灾害条件下小麦的预期产量,把握农业自然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掌握农业自然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系数,构建主产区小麦产量的生产函数模型,根据模型结果可知农业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对小麦产量的弹性系数为-0.172,说明成灾率对小麦产量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以模型结果为依据,提出提高小麦产量的对策建议,有效提高小麦抵抗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晚播对小麦的生育动态及产量表现的影响,为后续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豫信11和豫麦18为材料,考察晚播对小麦个体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迟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个体发育进程,进而影响群体质量。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小麦个体发育较适期播种延迟,越冬前麦苗叶龄、分蘖和次生根减少,成熟期总叶片数减少,全生育期缩短,生物产量降低,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在最佳栽培管理措施下,小麦高产的关键主要表现在品种的高产潜力上。唐山市自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以来,为挖掘冀东生态类型区小麦生产的高产潜力,筛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小麦品种,本试验采用6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秦麦6、轮选987、京9843、京冬8号、京冬11号、京冬12号等6个品种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综合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株高、分蘖、次生根条数、单株叶面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抗逆性分析认为,适合在本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为京冬12号、京9843及轮选987。  相似文献   

20.
增施生物有机肥对旱地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旱地小麦品质和产量,且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品质与产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