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素描世博园     
’99昆明世博园室内展馆面积共41900平方米。中国馆按照中国民居现代风格设计,主题为“绚丽多彩的园林园艺”,集中展示中国悠久的园林园艺历史和广博的园林文化内涵;国际馆是流线型现代建筑,展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园林园艺精品和珍稀植物;大温室为现代功能建...  相似文献   

2.
在江南传统庭园的早期历史上就有种植花草的记载。自古以来草本花卉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陶冶,也是植物营造中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的研究手法,以江南地区私家庭园草本花卉为研究对象,并从现存古籍文献记载入手研究,梳理出江南庭园草本花卉各个时代的发展脉络。立足江南传统园林,总结江南庭园草本花卉植物造景中积累的经验,为当代庭园或其他绿地植物造景提供一些经验帮助。  相似文献   

3.
昆明世博园空气离子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中国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概况园艺是人类与自然的结合点 ,现代科学技术在园艺的研究 ,推动了园艺科技的发展。在 1999年 5月 1日开幕的“中国’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国际 A1类专业博览会。博览会的主题为“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会址“世博园”占地面积 2 18公顷 ,植被覆盖率达 76 .7% ,包含花卉在内的植物达 2 0 0 0多种 ,水景面积约占 13% ,形成茂密的植被、丰富的乔灌木丛及水景的良好自然环境条件。“世博园”的自然环境——山、林、水融于一体 ,使“世博园”的构成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它将中国园林、园艺的传统精…  相似文献   

4.
廖华 《中国林业》2010,(14):30-30
<正>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中国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一般人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和寺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业传统与林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两分法,将中国林业传统分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和破坏森林、大量消耗林木的传统。前者是以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为开端;后者是以火的使用为开端。在两种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文化,包括各类树木及竹文化、花卉文化、园林文化和岩栖山居与森林游乐文化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强,以花卉园艺园林景观为主题的花博会、园博会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参与,而以展示地域特色景观文化为载体的主题苑也步入各花卉园艺园林展览会园区。通过对江西省第四届花博会萍乡苑内各园林景观的设计特色进行探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主题苑设计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喷灌是一种较先进的灌溉技术,是利用一套专门设备把水喷到空中,然后象自然降雨一样或雾化后落下对植物进行灌溉。本世纪初,喷灌技术在国外出现时,就开始了草坪、花卉等观赏性植物的喷灌。目前在国外,园林、草坪喷灌是和农业喷灌并驾齐驱地发展的。我国对喷灌技术的试验研究和使用工作是从1974年开始的。随着国家对绿化、美化工作的重视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绿地喷灌技术也发展很快。园林绿地的喷灌主要是指住宅庭园、公  相似文献   

8.
正园艺疗法,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园,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这是比较权威的解释,通俗来说就是使人置身于绿色植被当中,通过养护、照料这些植物,与植物相伴,从而释放压力,舒缓身心,达到疗养的效果。早在1699年,一位叫李那托·麦加的人就在《英国庭园》中对园艺的治疗效果记述道:在闲暇时,您不妨在庭园中挖挖坑,静坐一会,拔拔草  相似文献   

9.
卢应斌 《广东园林》2012,34(2):20-23
园林历史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园主思想境界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清晖园的建园历史、园林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特征和装饰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园林艺术文化,希望为新时期的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并使优秀的广东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北京世园会4月28日盛大开幕,各项国际竞赛相继展开。国际竞赛是AIPH《国际园艺展览组织规则》规定的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世园会专业水平和展示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参展者展示园艺技术、交流多样性园艺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北京世园会的特色亮点。北京世园会将举行四大类国际竞赛,内容涵盖展园、展区、专项花卉植物、展品四个方面。其中,室外  相似文献   

11.
胡婕 《广东园林》2023,(2):59-64
得益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徽州古黟县村落园林修建因地制宜,形式多变,徽商的资金投入、文人士子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其发展。分析黟县地区古代村落园林的构成要素——山水、建筑和花木,得出村落建设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渗透的特征,最后从3个空间层次介绍了黟县村落呈现的“园中园”空间特质:崇山环绕、丰水潆洄的水口园林,水木清华、宁静致远的园圃村居式园林,和小中见大、含蓄深远的住宅庭园。  相似文献   

12.
<正>园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更是让现代人对园艺有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植物造景是园艺的重要部分,而花卉永远是植物中的重要主题。花卉凭借其超高的观赏性在现代园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花卉栽培的重视,如今在花卉的种植、选择和栽培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花卉园艺的栽培随着经济的发展,花卉园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在园艺栽培的过程中,大多数以花卉为主要材料进行设计实施。为了确保园艺栽  相似文献   

13.
花卉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是花卉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中就有关于花卉的记载,因而中国素有“园林之母”的誉称。万紫千红的奇花异卉,不仅美化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医学试验都表明,很多花卉对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都有可靠的疗效。据统计,在已知的植物花卉中,有77%的花卉能直接药用,另外还有8%的花卉经过加工后也可以药用。花卉的医疗作用,中医药学上分为解表、清热、理血和补益等几大功能,其实不少中医药专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已一个多月,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树木郁郁葱葱,向全世界传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960公顷的北京世园会园区不仅荟萃了世界各国的园林园艺之美,而且尽情展示着融入人们生活的各种最新锐的科技成果。从造型别致、色彩斑斓的各类展馆建筑到竞逐芳华、争奇斗艳的  相似文献   

15.
浦东国际机场航站区园林竹类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勇伟 《竹子研究汇刊》2001,20(2):31-35,5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竹子因其挺拔、清透和幽雅,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在西方人的视角中,竹类植物及其构成的园艺景观是一种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象征,在上海浦 东新机场中心航站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法国著名设计师别具匠心愿地设计了以竹子为主景的园林景观,以体现新机场作为中因礴方门户的特色和展示中国东方园艺的独特神韵,本文介绍了应用现代造林学原理,在滨海盐碱土上成功营造高大竹林园艺景观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6.
《广西林业》2012,(9):F0002-F0002
2012年7月13日,台湾花卉产业园开园仪式在南宁举行。开园仪式上,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与禾美园艺、萃松园、春茂园艺、老顽童兰园、三和园艺、金辉园艺、嘉盛园艺、三景艺术园林、松峰园艺、新彩园艺、金华园艺、又园园艺等花卉企业分别签约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7.
《广西林业》2012,(7):F0002-F0002
2012年7月13日,台湾花卉产业园开园仪式在南宁举行。开园仪式上,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与禾美园艺、萃松园、春茂园艺、老顽童兰园、三和园艺、金辉园艺、嘉盛园艺、三景艺术园林、松峰园艺、新彩园艺、金华园艺、又园园艺等花卉企业分别签约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8.
《广西林业》2012,(10):F0002-F0002
2012年7月13日,台湾花卉产业园开园仪式在南宁举行。开园仪式上,广西有七坡林场与禾美园艺、萃松园、春茂园艺、老顽童兰园、三和园艺、金辉园艺、嘉盛园艺、三景艺术园林、松峰园艺、新彩园艺、金华园艺、又园园艺等花卉企业分别签约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9.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次集世界园艺之大观、中华园林之精华的盛会。江苏省室外园林展区“苏苑”,是以集中体现名闻中外的苏州园林特色的代表作品。向国内外各界展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苏州园林这一文化主题,通过实物造景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开拓,使人们...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园林的形态与艺术大致经历了简单的要素组合,建筑结构、空间布局、景观要素的复杂构成,不断追求意境并吸收不同文化的过程。我国园林有着综合的艺术样式,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受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园林及其蕴含的内在文化似乎离人们的视野及精神层面越来越远。中国园林具备物化了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属性,是人类艺术与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快节奏中探寻中国园林的踪迹,透析中国园林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