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的公共参与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显示着我国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状况。引导中国最大的参与主体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其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使农民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建立起新的和谐关系,这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农民也只有积极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从中获得其政治、经济等现实利益,其参与意识和热情才能被调动起来,参与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这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分析研究农民公共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实施条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促进当前农村的稳定,推动农村的繁荣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科技素质水平偏低、现代公民意识缺失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之一,文章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新时期对农民的新要求,并从农民教育体制、农民教育课程开发、农民"终身学习"理念三方面阐释了提升农民素质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含义是社会内部各群体之间利益均衡和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建国以来,有关农民问题的立法不仅在数量上与农民人口不成比例,而且立法层次较低,多是一些政策性的文件和规定,且有许多与城市居民相比不平等甚至是歧视性的规定。建立法治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对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建设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新时期发挥福建优势、加快福建发展的新思路。构建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联系实际,阐明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海峡西岸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推进海峡西岸和谐社会是促进农民收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丁泽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5-15478
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视域下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和谐生活,就没有全社会的生活和谐。当前,党中央明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进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从《正义论》的观点来看,机会均等是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它区别于功利主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强调国家要实现正义,即某种程度上公平、公正、公益的实现。而机会均等规则是保障个体自致性的发展起点和过程的平等的基本准则。当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的教育、就业和保障存在相当严重的机会不均等,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我国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执政党的这一主张纳入国家的根本大法,成为宪法的正式条款。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各项权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逐步得到确立和保障的结果。而目前农民基本权利的享有及行使遇到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民的生命权、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农民受到不公正的制度性歧视,农民的基层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农民享有及行使权利的现状不利于中国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公平,追根溯源还在于制度和体制。构建公平的教育政策及其运行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96-7697
分析了新农村背景下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金龙  陈庆利  李蓉  朱永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77-11678
实现农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的不和谐主要是由市场经济制度引发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依托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支撑体系是实现农村和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体系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应当通过完善立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多渠道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营运效率,创新社会保障方法,推动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非均衡不协调的发展方式是藏区农村不和谐的根源。实现藏区农村和谐,应推行包容性增长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主流文化为主导,包容多样性的文化发展模式;探索具有藏区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张彦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51-2052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及观念的落后,出现了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现象。为此,应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实现就业,以化解由失地农民就业难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研究表明,尽快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农民收入提高,有利于就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尤为重要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思维作为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内在要求的思维范式,具有自身的基本的特点即系统思维是开放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复杂性思维和协调有序发展性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的系统思维范式为指导,使我国的和谐社会体现出开放性、人民主体性、整体协调发展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及其发展的有序调控性等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8.
社区图书馆终生教育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学习型社会为背景,论述社区图书馆的终身教育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胜才  叶媛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95-5895,5917
阐述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运用给农民带带的喜悦及烦恼。针对农业科技化后农民的出路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