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东北曾于1937年记载过一种近似棉花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n Dastur)的洋麻炭疽病[6],但近年并未发现。  相似文献   

2.
 洋麻炭疽病目前是我国麻区限制洋麻生产的主耍因素[1,2,5]。病原菌经鉴定是(Colletotrichunm hibisci Pollacci)。  相似文献   

3.
从三千余种真菌和放线菌中选制了数种内吸抗菌素。其中“内疗素”对光、热、酸等环境因子非常稳定。0.1—0.025%浓度的粗制品浸洋麻种子6—24小时,可以渗入种胚内部,彻底杀灭炭疽病菌。“内疗素”有減少和延緩洋麻种子发芽的药害,但加用硫酸铜(0.75%)后,即可解毒,且不影响“内疗素”的内吸杀菌效果。經过处理的种子,分别在五个不同場、社种植,全年末出現炭疽病株,而离2.5公里以外的对照区,发病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4.
 高粱是四川省主要经济作物,在高粱生产上普遍发生炭疽病。关于高粱炭疽病菌多数文献描述为禾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已有文献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分析证明高粱炭疽病的病原菌是高粱刺盘孢C. sublineola,并非C. graminicola。为明确四川省和国内高粱主产区炭疽菌的种类,本研究从四川省泸州泸县等11个地区以及重庆等其他6个省市,总共采集了198份病样,经分离纯化共获得225个炭疽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GAPDH基因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中215个来源于17个地区的菌株为C. sublineola,且分生孢子形态均为月牙型。其余10个分别来源于两个地区的菌株为兰花刺盘孢C. cliviicola,其分生孢子形态均为圆柱型。通过另外3个基因(CHSACTTUB2)的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证明来自不同地区的17个代表性的炭疽菌菌株分类相同,且均属于C. sublineola。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形态及ITSGAPDH等基因序列可以作为高粱炭疽菌的主要分类依据。在常规高粱品种Hui1等3个材料上接种19个代表性菌株,发现17个C. sublineola菌株的致病能力存在差异,2个C. cliviicola菌株均不能致病。本文研究结果表明,C. sublineola是四川高粱主产区炭疽病的致病菌。另外,通过人工接种试验,证明高粱品种402B对强致病力菌株ZG-FS-1具有较强抗性,402B具有抗病育种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人参炭疽病,给人参生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本文选取分离自我国吉林省栽培人参上的两种炭疽菌人参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和线列炭疽菌(C. lineola),通过平板培养,测定了它们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1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种炭疽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 ℃,最适生长pH值均为7,光暗交替有利于两种菌的菌丝生长。其中,人参生炭疽菌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V8汁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硝酸钾;线列炭疽菌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淀粉和硝酸铵;两种炭疽菌对13种药剂敏感,咯菌睛、戊唑醇、抑霉唑、多菌灵、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甲基硫菌灵8种药剂对两种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均小于5.0 μg·mL-1。咯菌睛、戊唑醇、抑霉唑、多菌灵、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甲基硫菌灵8种药剂对两种炭疽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均小于5.0 μg·mL-1,其中咯菌睛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均小于0.1 μg·mL-1。两种炭疽菌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线列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较高,EC50值小于0.1 μg·mL-1,而人参生炭疽菌对该药剂的敏感性相对较低(EC50值高于200 μg·mL-1)。该结果为人参炭疽病发病规律的研究及其田间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莉和BS-1,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辣椒苗和果炭疽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菌株培养液对苗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1.5%~93.3%和66.1%~79.2%;对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0.0%~100%和60.0%~100%,喷施菌株培养液后间隔24h以上接种病原菌的防病效果比两者同时接种的高。菌株外分泌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及附着胞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菌体及其胞外分泌物均有防病作用,菌体可能起主导作用。另外,2菌株培养液浸种,对辣椒还有明显的促生效果。BS-2菌株的防病和促生效果均比BS-1高。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毁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诱抗蛋白诱导烟草的抗病性及其作用,采用喷雾、摩擦接种方法及RT-PCR技术研究了诱抗蛋白的预防保护作用,以及烟草悬浮细胞经诱导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和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5和7 d后,该诱抗蛋白对烟草炭疽病的诱抗效果分别为58.00%、48.99%和49.65%,对烟草白粉病的诱抗效果分别为83.26%、80.76%和78.60%,并可以抑制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复制及在寄主体内的扩增;经诱抗蛋白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POD、PPO、PAL活性及Pro含量明显提高;诱抗蛋白能够诱导烟草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a、PR-1b以及抗病信号传导途径关键基因NPR1的表达。表明毁灭炭疽菌诱抗蛋白可诱导烟草产生抗病性,可能与烟草悬浮细胞中POD、PAL、PPO的活性及Pro的含量提高以及相关病程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菸蚜研究是1953—1961年在许昌进行的。一年之中,菸蚜的生活周期,春季在桃树上只有3代(包括干母代);在菸草上最多可繁殖15—17代;在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最多可繁殖5—6代。各代平均发育期:干母27天,干雌11天,春季迁移蚜17.4天;在菸草上各代平均7.9天;在白菜上各代平均8.3天,性母13天,产卵性雌蚜约21天。同时观察发现秋季从十字科蔬菜迁往桃树的有翅蚜本身就是性母,在桃树上只能产生产卵性雌蚜,雄岈则是从十字花科蔬菜迁往桃树的。关于寄主植物,菸蚜虽然经常在多种果树上产越冬卵,但干母除可在桃树上成活外,在其他树上的则全部死亡。此外,菸岈的孤雌胎生成蚜和若岈亦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越冬,但次年大都不能再在菸草上成活。菸蚜适宜的温度范围为7—29℃,当5日平均气温低于6℃或5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0%时,菸蚜数量均表现下降;温度与湿度对菸蚜消长有综合作用,当5日平均气温达26℃以上、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数量亦表现下降。有翅幼蚜的大量出现,常是该寄主菸蚜数量下降的标志;同时有翅蚜的迁来,也常是该作物受菸蚜为害的起点。由于菸蚜喜集中在菸株幼嫩部分为害,所以菸株打顶和经过3—5次的打杈,常可除去部分菸蚜,使菸蚜数量下降。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菸株上常出现“小型蚜”。在防治方法方面,测定了几种药剂治蚜的药效,以 E 1059较为良好,并经测定菸叶对人并无残毒;防治菸蚜必须采用综合措施,参、春在桃树上防治菸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粟瘟(Piricularia setariae Nishikado)是关內外、魯西一带谷子上常見的病害,严重时引起苗枯、叶瘟、頸瘟,損失极大。  相似文献   

10.
枸杞是我国名贵药用植物之一,近年来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大面积发生炭疽病(俗名黑果病),为害严重,常年减产50%左右,严重地区达80%以上,有的生产队甚至毁树不能再种。 当前生产上主要采用药剂防治,大量多次喷施农药,造成农药残留量过多,影响出口,且对人民健康不利。为此,我们在1983—1984两年对这一病害进行了生物防治研究,在山东省庆云县进行田间小区生物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防治效果,找到两种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1962—1963年在四川省泸县地区进行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营林措施(修除树上病部)和化学保护(噴射1∶1∶150波尔多液)的综合防治方法,病株防治效果可达89.77%,防止果病率达70.02%。严重病区,可在冬(12月)、春(2月)修除病部各一次(或可集中在2月进行),发病期間(4—8月)噴射波尔多液8—10次(条件不許可山区,也至少5次)。噴药宜連續性。上述措施,应进行2—3年。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了苎麻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苎麻炭疽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8℃,最高抑制生长温度35℃,高温致死温度55℃,pH 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 pH 值6—7;分生孢子萌发需要在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79.3%不能萌发,高温致死温度62。C。苎麻炭疽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田问病残体。日均气温20—30℃和相对湿度大于80%的气候条件有利该病的流行,病害的严重度与品种、肥料等有关。供试药剂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50—500倍防效最好,在麻苗高30_(cm)ra左右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8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获得理想的防效。此外,麻田施石灰中耕覆土有良好的防病增产作月]。  相似文献   

13.
黄瓜对炭疽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Ⅱ.诱导抗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黄瓜植株经柑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诱导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酚、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比对照植株有显著增强。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PAGE)表明,经诱导处理后同功酶酶带增多,着色也加深。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在诱导处理后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昌黎鳳凰山一带葡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左右。近年来由于黑痘病害的流行,产量降低一半。过去虽曾以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但因未能掌握当地該病发生的規律,故末获得預期的效果。本文为作者在1955年及1956年在昌黎县十里鋪乡对該病研究的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15.
 油茶炭疽病菌的有性世代在1961-1963年首次发现于四川省泸县地区。
经过接种和分离培养等试验证明,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病原菌同属于油茶炭疽病菌,与茶叶枯病菌Guignardia camelliae(Gooke) Butler相同。对病原菌生理特性进行了若干测定。  相似文献   

16.
 番薯(甘薯)黑斑病在國內现已蔓延十几个省份,造成的损失十分驚人,估計每年在貯藏期要毁掉薯塊二十億斤以上,春薯地区,育苗期普遍發生爛床,例如在河北省疫区調查結果,以前未發現黑斑病时候,每味能采8次苗以上,现在由于黑斑病为害的結果,只能采1-3次苗,苗床即已坏掉。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不同温度、湿度、pH、光照对柑桔炭疽菌的不同分离系作单因子和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次生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3~27℃,最适pH值为6~7,在相对湿度为100%时产孢率最高,需要一定的营养。光对次生分生孢子形成的作用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在25℃以上产孢率最高的是黑光与黑暗交替和黑光的处理;温度在25℃以下时产孢率最高的是连续24小时的荧光处理。次生分生孢子形成必需要光。复因子试验的结果表明主效因素为温度,产孢率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全黑暗-015-查彼培养液-pH8-水-25~29℃及先昼后夜-011-1%蛋白胨液-pH6-水-20~23℃。  相似文献   

18.
红麻根结线虫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我国红麻上的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1号和2号小种,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2号小种,南方根结线虫是优势种。它们都不为害棉花、花生、小麦、芝麻和苎麻,对高粱和玉米为害极轻。丝瓜、西瓜、番茄和空心莲子草为其共同寄主。南方根结线虫还侵染大豆、豇豆、苦瓜、菜瓜、南瓜、茄子、辣椒、烟草、黄麻、甘薯、黄瓜、白菜、莴苣、菜豆和扁豆等作物。红麻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主要分布在0~40cm 土层内,砂壤土中的线虫密度大于黄壤土。病原线虫以卵和二龄幼虫主要在病株残体中越冬。实行轮作、清除病残和药剂处理土壤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麻黑点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麻黑点炭疽病是我国长果种黄麻上的新病害。本文对病害诊断、病原菌鉴定、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作了报道。用炭疽福美处理种子;实行轮作;建立建立无病留种地;田间发病时,用炭疽福美、退菌特或波尔多液喷布,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