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采集江苏南通海区栽培的红毛菜壳孢子,先在2.5%的二醛海水溶液中固定,然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红毛菜壳孢子的超微结构。壳孢子内的主要细胞器为色素体、细胞核和线粒体。色素体轴生、星状,占据细胞质内的大部分空间,其内有一蛋白核,位于中央,但被少数类囊体片层穿过;类囊体排列整齐,表面有藻胆体颗粒。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一侧,为不规划的圆球形,外被有核孔的双层核膜,核仁较大,球状,内部可见有几处电子密度较低的圆形结构--纤维中心。细胞质内可见到液泡、游离的红藻淀粉颗粒等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红毛菜养殖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养殖海藻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小和易为群众接受等优点,但目前养殖品种少,大宗产品仅有紫菜和海带,所以努力开发藻类养殖新秀是很有意义的。红毛菜是经济海藻,属红毛菜目,红毛菜科。它具营养丰富,味道鲜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我省分布广,但自然产量低,并有日趋减少的趋势,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品种加以开发是必要的。莆田县水技站经过几年的试验、观察和研究,在红毛菜的生  相似文献   

3.
红毛菜的营养成分特征和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产于福建省南日岛的红毛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发现此处采集的新鲜红毛菜的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Eicosapentaenoicacid二十碳五烯酸),经测定每100g千重的红毛菜中含有437mgEPA,在红毛菜的脂肪酸组成中EPA含量占40%以上。每100g干重的红毛菜中EPA含量比产于日本宫城县女川町的红藻(Fudaraku,Pachymeniopsis lanceolata)  相似文献   

4.
红毛菜的移栽与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福建莆田的红毛菜引种到广东南澳岛海域进行试验性栽培,并测定了其部分的光合生理特性和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红毛菜在南澳岛海域生长良好;光合作用特性测定显示,红毛菜的饱和光强约为210µmolm-2s-1,且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红毛菜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其中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41.20%,达到499.82mg/100g干重,明显高于南澳岛栽培的另外两种经济红藻坛紫菜和龙须菜。总之,红毛菜南移引种到广东省南澳岛海域进行栽培是可行的;红毛菜含有较高EPA的含量,可以考虑将其作为EPA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恺 《海洋渔业》2002,24(4):183-184
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属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红毛菜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菜,是我国东海和南海的稀有海珍品,芳香独特,质甜味鲜,营养丰富。红毛菜脂肪中含有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据测定,每100g干重的红毛菜含437mgEPA,比日本宫城县产的红藻(Fudaraku pachymeniopsis Lanceolata)的EPA含量高90mg,是目前报道的EPA含量最高的藻类生物。红毛菜产品具有补血降压、滋阴祛火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功效,食用和药用价值高。但由于受自然气候、海况变化的影响,敌害生物的侵食和人为滥采,红毛菜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为保护、增殖稀少海藻资源,笔者对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养殖技术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目前红毛菜产品营养成份和养殖技术已见诸报道,但与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却未见文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春恺 《齐鲁渔业》2003,20(4):20-21
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属经济海藻,福建省莆田市自80年代采用平面采苗方式育苗,曾获得每串贝壳(20壳)丝状体日放散壳孢子516.2万粒效果。但该方法费工又费时,占池面积大.采苗时间长,育苗成本高。90年代初进行小规模(27 m2)的立体采苗试验,每串日放散壳孢子206万粒,试验效果一般,且规模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生产需求。为此,笔者于1999年进行了大规模(540 m2)室内立体采苗技术研究,获得预期效果。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红毛莱(Bangia fusco-purpurea)属红藻门、红毛莱目、红毛莱科、红毛莱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莱。据分析,每百克红毛莱干品中含有粗蛋白36.91%,粗脂肪0.81%,纤维素0.90%;所含氨基酸种类多达16种,总量占27.7%,人体必需的10种氨基酸除了色氨基酸外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红毛菜苗种培育所需设施、培养基质,种菜选取方法和室内立体采果孢子苗技术。着重介绍了光照调节、换水、施肥、促熟和病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春恺 《齐鲁渔业》2003,20(6):18-18
红毛菜属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它是一种很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经济海藻,目前已发展成为大宗的海藻养殖新秀。以前在海区采苗时,一般采用传统的海面泼孢子水的方式进行。由于受气候、海况、潮汐和采苗技术差异的影响,采苗效果极不稳定。同时,海面泼苗必须具备船只、橹桨和熟练工人,这些具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毛菜养殖的发展。为此,笔者于2000年进行了室内固定式气泡加冲水式的全人工采苗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培育红毛菜丝状体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作者对成熟的红毛菜丝状体进行了壳孢子放散规律的探讨,试图通过了解和掌握壳孢子的放散规律,为红毛菜的人工养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毛菜种间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红毛菜丝状体和叶状体DNA的提取中,突破常规海藻DNA提取方法,通过低温研磨以及温浴、冰浴等措施,提取到较高质量的DNA。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我国福建莆田海区红毛菜(Bangia fusco -purpurea Lyngb)和江苏南通海区红毛菜(Bangia spp.)进行了种间遗传差异分析,在使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14个引物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这2个种的种间相似率为0.5618,遗传距离为0.4382。由此判断福建红毛菜和江苏红毛菜为同一属的2个不同物种。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我国暗紫红毛菜(淡水红毛菜)的生物学特征,对采自山西娘子关、兰州五泉山、兰州兴隆山的暗紫红毛菜进行了形态、繁殖方式、染色体及色素含量等观察研究.观察采集现场暗紫红毛菜生长环境特征,显微镜观察记录各藻体形态特征,通过原叶体的培养观察各种群的繁殖方式,并用醋酸苏木精染色法观察核分裂过程.结果显示,3个采集地暗紫红毛菜群落均呈点状和不连续性分布,并仅限于生长在瀑布冲击和流水飞溅下的岩石或山溪流水有落差之处有分布,常与疏枝刚毛藻混生在一起.红毛菜均呈不分枝细丝状,长度在1.1~3.5 cm.样品藻胆蛋白含量在7.26~9.46 mg/g之间,娘子关暗紫红毛菜藻胆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五泉山红毛菜和兴隆山红毛菜.3个暗紫红毛菜种群繁殖方式均以放散单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维持种群的繁衍.原叶体细胞核分裂过程均为有丝分裂,从前期向中期转变过程中,均呈现姐妹染色单体交叉呈“8”型或“X”型.染色体数均为n=4,染色体长度在0.42~1.67 μm之间,其中3条长度相近,1条略短.五泉山和兴隆山暗紫红毛菜形态、繁殖方式及染色体为首次报道.本实验为我国暗紫红毛菜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对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果孢子、丝状体以及壳孢子的核分裂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紫菜染色体数分别是3和5,从果孢子萌发到壳孢子萌发阶段为二倍体核,核分裂都具同源染色体配对特征。在果孢子萌发和营养藻丝、孢子囊枝和壳孢子囊细胞分裂中,分裂前期末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聚合,进入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列,同源染色体仍一一对应,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在壳孢子萌发的核分裂中,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更加紧密,中期过程出现联会染色体分离的特征,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显示减数分裂特点。本文还讨论了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对观察研究紫菜二倍体细胞核分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紫菜属海藻色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化学诱变剂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对条斑紫菜、坛紫菜、少精紫菜和华北半叶紫菜的叶状体、丝状体和壳孢子进行诱变,研究与分析了紫菜属海藻色素突变的发生与表达。结果显示,在合适的诱变剂量范围内,紫菜各生长阶段藻体均发生较高的突变率,但突变的表达特征不同。叶状体以细胞为单位发生点状突变,突变细胞的生长形成了各种突变斑块的无序镶嵌,显示单倍体细胞的致变结果。经诱变的丝状体虽表现较低的突变率,然而诱变引发的突变却主要在后代叶状体中表达,显示为二倍体细胞的突变表达规律。壳孢子突变随萌发个体的细胞分裂被立即表达,显示细胞倍性发生变化的遗传特征。本文还讨论了色素突变表达规律显示的减数分裂过程及其对藻体形态建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毛藻中多组分藻胆蛋白及其亚基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柱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 Lyngb.)中的藻胆蛋白进行分离,依次洗脱出蓝色、紫色、深红色、红色和浅红色等几种组分的藻胆蛋白;经光谱分析发现蓝色组分为R-藻蓝蛋白,紫色组分为1种三峰型的藻胆蛋白,深红色组分和红色组分为2种不同但又非常相似的藻红蛋白,其中深红色组分可能与某些色素物质结合较为紧密,而最后洗脱出的浅红色组分则为变性的藻红蛋白。尿素洗脱结果表明,蓝色组分的R-藻蓝蛋白是由2种双峰型的亚基构成。本研究旨为揭示藻胆蛋白的能量传递机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坛紫菜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严兴洪  何亮华  黄健 《水产学报》2008,32(1):131-137
为了阐明雌雄异体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时期,对坛紫菜生活史的各阶段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用卡诺固定液(无水酒精:冰醋酸=3:1)分别固定室内培养的坛紫菜各生活阶段的活体材料,在明亮处放置数日使细胞褪色至白色.然后,先用铁矾苏木精染液对固定材料进行染色处理,再进行压片、显微观察和拍照记录.观察结果表明,精子囊细胞、叶状体营养细胞和2个细胞的壳孢子萌发体中的核相是单倍的,染色体数N=5;果孢子、丝状体细胞、膨大细胞和壳孢子的核相是双倍的,染色体数2N=10.精子囊细胞、果孢子和丝状体细胞的分裂是有丝分裂.在壳孢子萌发的第1次细胞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了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和后期等;壳孢子萌发的第1次细胞其分裂结果导致了染色体数目减半.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雌雄异体的坛紫菜生活史中,壳孢子萌发的初始分裂是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8.
坛紫菜叶状体的细菌性红烂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发生在福建省平埠岛自然海区的野生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叶状体上的红烂病进行了研究。患病叶状体上存在大小不等、肉眼可见的圆形或亚圆形病斑,镜检发现病斑内存在大量铁锈红色的死细胞和少量已解离的发绿或发白死细胞。将患病叶状体与健康坛紫菜叶状体共培养3d后,后者也出现了相同的红烂病,表明该病是由传染性病原侵入引起的。从患病叶状体中分离到一种病原菌,能感染健康叶状体使其出现相同的病症。该病原菌具有分泌毒素和微弱的消化琼胶能力,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的病原菌液,其杀死紫菜细胞的能力比未处理的病原菌液增加了数倍,这说明该菌可能通过释放内毒素来杀死叶状体细胞。鉴于此病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叶状体并释放内毒素杀死紫菜细胞,且死亡细胞呈铁锈红色,故将其命名为“坛紫菜细菌性红烂病”。[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13—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