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间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是鹅掌楸Liriodendron spp.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报道了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和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生长表现及遗传稳定性,为杂交鹅掌楸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参试鹅掌楸交配组合39个,分属3种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以鹅掌楸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在3个试验点进行子代测定。通过对各交配组合子代2年生苗进行苗高和地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就苗期生长量而言,鹅掌楸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间杂交组合子代生长最好,种内杂交组合子代次之,回交组合优势较小。种间正反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同一交配类型的不同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鹅掌楸杂种优势利用时,应重视杂交亲本的选择。同时,利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评价了各杂交组合的生长适应性与遗传稳定性,并初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较优的组合J×L,而组合BK1×H和Z×WYS1生长较快,但稳定性较差。表5参16  相似文献   

2.
鹅掌楸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形态区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掌楸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濒危景观类植物,作为速生高大落叶乔木,其独特的景观效果使之成为城市中极佳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同时,它抗污染性比较强,也用于工矿区的园林绿化.以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马褂木3个不同种鹅掌楸属植物为对象,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探究了其主要器官(叶片、花朵、果实)以及生长不同阶段(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形态特征的主要区别,并分析了造成鹅掌楸属植物产生差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致濒原因进行了讨论,并以此为依据,针对鹅掌楸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深入思考其栽培策略,为防止其居群衰败和实施杂种适应性栽培试验,扩大保护植物种植系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杂交鹅掌楸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杂交鹅掌楸、鹅掌楸及北美鹅掌楸家系实生苗的光合特性,并分析了光合指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杂交鹅掌楸为阳性树种,其光饱和点在1200 μmol·m-2·s-1以上;(2)正交家系CT0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广,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回交0家系HCO2具有较低的CO2补偿点,且它们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值较高,认为对于鹅掌楸属树种可以通过杂交,选育高光合能力的杂种后代;(3)在Pn指标上,与鹅掌楸相比多数杂种家系具有明显优势;苗高和地径与单株面积和光合生产率(P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自交F1子代、尾叶桉株间杂交F1子代、尾叶桉自由授粉F1子代和尾×巨桉(E.urophylla×grandis)种间杂交F1子代林为试材,讨论分析了桉树生长、材性指标的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规律性.结果如下:①尾叶桉近交退化现象呈现自交子代比自由授粉子代显著,生长性状比材质性状显著的规律性.②尾叶桉自交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至极显著的近交退化;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③尾叶桉自由授粉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有一定程度的近交退化,但不甚显著;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④尾叶桉与巨桉种间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可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大有差别;子代的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成熟材纤维长度无杂种优势;子代的树皮厚度和1% NaOH抽提物含量呈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杂种鹅掌楸也叫杂交马褂木,为木兰科鹅掌楸属,是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美国鹅掌楸为父本获得的人工杂种。该树种为高大落叶乔木,树干耸立,树冠椭圆形,树皮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又似鹅掌,花大而美丽,是取代法桐的优良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6.
以1个中国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自由授粉家系为对照,对鹅掌楸属23个种间杂种家系2 a生苗木生长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苗高和地径性状上,正交、反交、回交及F1个体之间相互杂交4种交配系统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家系间在两个性状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程度(P<0.01)。对于苗高性状,家系平均变异系数为29.16、家系内平均变幅为2.31 m,在地径性状上,家系平均变异系数为31.87、家系内平均变幅为2.63 cm。因此,在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开发中,上述  相似文献   

7.
白杨派内杂交难易程度及杂交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通过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银白杨(P.alba L.)、毛新杨(P.tomentosa×P.bolleans)、银灰杨(P.×canescens smith)、银腺杨(P.alba×P.glandulosa)等白杨派内树种、杂种间的杂交试验,对白杨派的杂交难易程度、杂交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在杂交可配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其子代表现亦非常好。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度杂交是一条容易而且有效的杂交手段。杂交方式的优劣顺序为:双交>回交>三交>单交。正交与反交间的比较表明:杨树的正交与反交不能等同于雌雄同株植物的正、反交。正交与反交应被视为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了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中国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3个树种次生木质部的显微构造。经方差分析,3个树种间导管分子、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组织等解剖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鹅掌楸次生木质部结构兼具亲本特征。首次发现中国鹅掌楸中存在单穿孔导管,约占4%。中国鹅掌楸较北美鹅掌楸导管分子短、导管端壁穿孔板横隔数少、弦切面木射线组织的宽度、高度小以及轴向薄壁细胞束的细胞个数少。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鹅掌楸相比具有更多的原始特征,中国鹅掌楸较北美鹅掌楸进化。  相似文献   

9.
收集8个种源地7个栎属树种(蒙古栎、栓皮栎、短柄抱栎、槲栎、锐齿槲栎、辽东栎、橿子栎)在保定市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栎属不同树种在出苗时间、出苗率及高生长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出苗最早的雾灵山蒙古栎与出苗最晚的武安栓皮栎相差15 d,帽儿山蒙古栎出苗时间比原产地提前37 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出苗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雾灵山蒙古栎出苗持续时间最长,为65 d,而宝天曼短柄抱栎的持续时间只有30 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的高生长过程基本一致,都经历一个慢-快-慢的生长节律,多数都在40 d以内完成高生长,但高生长持续时间有较大差异。出苗率及苗期高生长量与种子千粒重相关关系显著,千粒重越大,高生长量越大,千粒重中等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千粒重较小和较大的种子出苗率都比较低。综合幼苗期各方面的特征来看,雾灵山蒙古栎在保定地区表现较好,适用于该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10.
对菊属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菊蒿属菊蒿(Tanacetum vulgare)(JJ),菊属大岛野路菊(Chrysanthemum crassum)×亚菊属多花亚菊(Ajania myriantha)(DD),菊属大岛野路菊(C.crassum)×芙蓉菊属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DF)3个属间杂种的自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J自交不结实,未获得种子。DD自交获得种子8粒,出苗3株,成苗1株,结实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0.11、37.50%和33.33%;自交一代未能获得后代。DF自交获得种子52粒,出苗16株,成活10株,结实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0.48、30.77%和62.50%;DF自交一代株系2自交,获得75粒种子,出苗46株,成活38株,结实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0.94、61.33%和82.60%。DD自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54,DF 3个自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均大于54,为非整倍体。DD和DF 2个属间杂种的自交后代部分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尤其是花序直径、花心直径、管状花数;叶长/叶宽在各自交后代中差异不显著,表现稳定自交遗传。DD F1自交后代花色及管状花类型均未出现分离;DF F1自交一代中仅1株花色出现了非白色,而自交二代花色出现较大分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不同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沙冬青种子进行了催芽研究。[方法]测定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浸种后沙冬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结果]在200~300 mg/L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GA、NAA、IAA、IBA)对沙冬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中,200 mg/L GA能显著提高2种种源沙冬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宁夏银川种源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8.0、46.7、10.1个百分点,内蒙呼和浩特种源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48.0、11.4个百分点。[结论]内蒙古呼和浩特种源活力指数高于宁夏银川种源,生产上应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中甘11号’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甘蓝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POD和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100 mg/L赤霉素处理甘蓝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株高、最大根长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数值最大,分别为79%、96%、76.555、16.900 cm、13.788 cm、0.268;同时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和SOD活性最高,分别为122.5 U/(g·min)和269.446 U/g,MDA含量最低,为0.289μmol/g。[结论]100 mg/L赤霉素处理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利于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种子饱满度的差异对黄瓜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饱满度不同,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不同。千粒质量25g以上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较高,而千粒质量25g以下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下降。饱满度较差的种子长出的幼苗也比较弱,从而造成定植之后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明显降低。研究表明生产或筛选出高饱满度的种子对提高黄瓜的发芽率和黄瓜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锰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锰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小麦品种金丰三号为材料,设置0、0.02、0.2、2.0、20.0 mg/L 5个锰质量浓度处理,进行水培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锰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及叶绿素含量,研究锰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 mg/L锰处理小麦种子...  相似文献   

15.
三叶芹种子颜色和大小对种子质量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叶芹种子颜色和大小对种子发芽、种子活力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色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以及幼苗生长量显著高于浅色种子;大粒种子的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量显著高于小粒种子,大粒种子的发芽率与小粒种子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叶  林培群  余雪标  郑勇奇  张川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75-9477,9533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簕仔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NaCl浓度(0、50、100、150、200、250 mmol/L)处理簕仔树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关指标。[结果]种子萌发试验表明,簕仔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浓度≤5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与对照无差异;但当NaCl浓度〉50 mmol/L时,处理组与对照组间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达到250 mmol/L时,处理组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降到最低。幼苗生长试验表明,NaCl浓度≤50 mmol/L时,对幼苗的生长未表现出不利影响,而当盐胁迫浓度〉50 mmol/L时,根长、根茎比、鲜重及干重等指标值急剧降低,幼苗生长被抑制。簕仔树种子萌发时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50、150、250 mmol/L。[结论]簕仔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2003~2009年以峨山县大龙潭乡花椒品种"麻到底"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方式对花椒种子寿命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花椒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风干贮藏的花椒种子发芽率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贮藏8个月后发芽率降为0;而湿沙贮藏的种子贮藏到第7个月时发芽率达最高,之后种子发芽率快速下降。花椒种子经过去油脂、酸蚀种壳和赤霉素浸种催芽后,可大幅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碱水去油脂+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和浓硫酸浸种5~10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萌发,能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56.78%~72.35%;用碱水去油脂+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5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10 min+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成苗,但成苗率与发芽率峰值存在较大的偏差。较高浓度赤霉素催芽时发芽率高,但不及较低浓度催芽的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60~210 mmol/L的NaCl作为不同浓度的盐胁迫,结合10μmol/L GA3处理,考察珍汕97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大于等于60mmol/L的NaCl胁迫显著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而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小于等于90mmol/L的NaCl胁迫对活力指数、第1片真叶叶鞘生长、株高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90~150mmol/L的NaCl胁迫对种子根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小于等于18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并显著缓解120~21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率的影响。[结论]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盐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3个臭椿种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臭椿种子发芽对NaCl胁迫的响应,在种子萌发期间用0(CK)、50、100和200mmol/L4种不同浓度的NaCl对3个臭椿种源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各种源臭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后幼苗的根长、苗高等也呈下降趋势;不同种源种子的萌发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河南宝丰种源的种子耐盐性最强,宁夏吴忠的种子耐盐性一般,宁夏彭阳的种子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