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9优138杂交粳稻系徐州农科所育成,在镇平县种植已3年,种植面积在333.33公顷以上。近两年,我们水稻办在老庄镇蒋庄和杨庄村搞了1.73公顷9优138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调查,对照品种为Ⅱ优501。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水稻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措施实施,认真详细观察和记录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应情况和产量水平,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2.
一、水稻品种利用的现状 南阳市种子管理站从1995年到2005年对南阳市水稻品种考察及品种利用情况汇总结果表明,其中粳稻品种从1995年的1千公顷到2001年发展到14.7千公顷,以后逐年下降,2005年粳稻品种利用面积为5.68公顷,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0%。粳稻利用面积最大的品种是豫粳6号,1998年达到12.4干公顷。籼稻品种利用面积起伏不大,最高年份籼稻品种种植达到63.2千公顷(1996),大多年份都在50多万公顷左右,籼稻品种利用面积最大的是汕优63,其次是Ⅱ优838和Ⅱ优501。  相似文献   

3.
2012年引进10个中籼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Ⅱ优明86为对照,从产量、抗性及农艺等性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钰优1659产量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各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当地推广种植,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王淑芬  吴明奎  王金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82-2882,2885
对引进的9个中籼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Ⅱ优航2号、Ⅱ优416、丰两优4号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较为突出,适宜在黄山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籼杂交组合Ⅱ优501在我省制种,父本绵恢501播种期宜在4月下旬,每公顷播种量不超过97.5kg;母本Ⅱ-A播种期宜在5月上旬,每公顷播种量不超过82.5kg,大田父本每公顷插45万苗以上,母本每公顷插240万苗以上。要准确地预测花期,如发现花期不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注意科学施肥和管水,严格防杂保纯,适时收到。  相似文献   

6.
<正>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研究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是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中的一个新的苗头组合,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襄阳县自1998年引进试种,1999年扩大示范334hm~2,2000年示范面积达到2000hm~2,平均单产比当地主推品种“Ⅱ优501”增产1.2%~6.5%,增产效果显著,且米质优,抗性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已被确定为襄阳县当前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 但  相似文献   

7.
2010年舒茶镇引育14个中籼品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Ⅱ优528、Ⅱ优970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可进一步在安徽省舒城县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研究表明,选用II优航1号作再生稻种植,比作单季稻每公顷可增产2.73t,增效16%。提出II优航1号再生稻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61-62
2012—2015年在肥东县水稻良种场开展了Ⅱ优52高产栽培试验和示范,该文总结其区试表现和试验示范表现,阐述了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中籼(粳)稻新品种,2008年凤台县开展了21个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1号、两优827、华安501(1)等品种可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G优26、D优95、Ⅱ优26、D优26、协代26等6326系列组合皆属中迟熟籼型杂交水稻.丰产潜力大,比汕优63增产3.0%-18.0%.抗猪瘟病.D优95、Ⅱ优26、协代26属优质米杂交水稻.其中D优95在1912年被四川省农牧厅评为首届”稻香杯”优质稻米,荣获优质米奖.6326系列组合在四川、云南、陕西等省试种、示范4万多公顷。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Ⅱ优501的引进、试验示范与制种(亲本繁殖)的研究,及大面积迅速推广的一体化运行试繁推一体化建立了Ⅱ优501丰产栽培、高产制种、亲本繁殖的技术规程,创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运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Ⅱ优118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118在杂交中稻主产区进行播种期、秧龄弹性、插秧密度的栽培试验。Ⅱ优118属于中熟偏迟组合,在鄂北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两段育秧为4月中旬、水育秧为4月下旬至5月初,秧龄35~40d,栽植密度为每公顷25万~26万兜,基本苗150万。  相似文献   

14.
引进了10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比较品种的综合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华安501、两优827、Q优6号综合性状好,适合在淮南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桂中稻作区超级稻"中浙优1号"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稻作区引进试种“中浙优1号”,2005年平均单产601.5kg/667m2;2006年示范2000公顷,最高产达750kg/667m2,一般产量600~650kg/667m2;用作早稻加再生稻种植,早稻生长期135~138天,再生稻60~70天,早稻平均产量635kg/667m2;再生稻平均产量265kg/667m2。生产上要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管好水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Ⅱ优501的引进、试验示范与制种(亲本繁殖)的研究,及大面积迅速推广的一体化运行方式。建立了Ⅱ优501丰产栽培、高产制种、亲本繁殖的技术规程,创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运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2006年通过安徽省、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07~2009年作为永安市超级稻主推品种之一。2008~2009年列为全国超级稻主推品种之一,2008年在永安市曹远镇、西洋镇等各乡镇示范种植1333.3公顷。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D优52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优527系四川农大水稻所用D62A与蜀恢527组配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0年开始从四川省引进试种,表现米质优、抗病性强、产量高等特点,适合浙南地区作单季稻种植。2002年、2003年我市的示范与推广面积均在2万公顷以上,2004年面积继续扩大,正在逐步替换汕优63、Ⅱ优162等当家品种,是浙南地区目前的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两优 93 2是用W 95 93S/胜优 2号组配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 ,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全生育期 13 5~ 140d ,与Ⅱ优 5 0 1相当。大面积示范种植 ,比Ⅱ优 5 0 1增产 8 0 %~ 10 2 %。高产栽培要求搞好化学调控 ,增施磷钾肥 ,适时晒田 ,科学管水 ,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20.
Ⅱ优62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福恢623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7019)。2008~2009年尤溪县承担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Ⅱ优623作再生稻百亩高产栽培示范项目,示范基地设在联合乡惠州村,现将Ⅱ优623作再生稻栽培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