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际货运集装箱化促进了外贸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货物门到门的运输,缩短了运输周期,减少了货损、丢失和发错货的机率,但给动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使得货物的交接方式和地点都发生了变化,也使得进口货物的检疫地点发生了变化。过  相似文献   

2.
陈建良  唐小平 《植物检疫》1995,9(6):359-361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进境集装箱动植物检疫陈建良,唐小平(上海吴淞动植物检疫局200434)为了解决日益发展的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和因此而可能导致的有害生物在国际间的传播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集装箱动植物检疫(以下简称集装箱检疫)应运而生。要有效地做好对集装箱的...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知识     
何谓集装箱运输? 追溯集装箱运输的历史,首先都是从铁路和公路运输开始的,尔后应用到海运和空运。目前,集装箱运输已发展到国际多式联运,实现了集装箱货物的门到门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  相似文献   

4.
杨少俊  赵龙章 《植物检疫》1992,6(5):369-370
由于集装箱反复使用,往返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装载货物种类非常广泛,感染各类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交叉感染严重,必须对集装箱进行严格检疫。1 我国目前集装箱检疫的简况近些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港口都建有集装箱专用码头,如天津港是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十年累计进口154万个标准集装箱,已和7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并已被国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运输做为一种国际间的运输方式不断得到发展。本文介绍澳大利亚有关集装箱的检疫规定和方法,提供参考。一、关于集装箱或其所承载货物的检疫问题 (一) 用于集装箱本身结构的木料由于集装箱的结构不同,凡具有外露木结构的集装箱,其本身可以成为传播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贸易中日益广泛采用集装箱装载植物性货物运输。这样,除保护货物、减少开支外,还大量节省转运时的劳动。但集装箱运输也给必要的检疫检查和在入境第一站货物必须进行熏蒸造成困难。早在1972年一次国际会议上就提出建议制造既容易检查货物又可在必要时进行熏蒸的容器。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个建议,而在现有检查和消毒技术条件下大批货物集装箱化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探索集装箱装载货物熏蒸的可能性,选择适宜的熏蒸剂,并拟定将其装  相似文献   

7.
1969年,澳大利亚开始采用集装箱运输方法。由于集装箱运输是病虫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澳大利亚检疫官方对集装箱的检疫极为重视,经过20年来的实践,至今已探索出一套比较可行的检疫措施,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笔者根据在澳大利亚进修期间(1988年初至1989年初)所掌握的情况,在此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在集装箱检疫方面的有关做法。  相似文献   

8.
黄光华 《植物检疫》1991,5(6):451-451
集装箱运输具有方便、安全、快速、费用低的优点,已经成为国际间先进运输工具,正在日益得到扩大与发展。集装箱种类很多,有冷冻、绝缘、开顶、侧开、标准(通用形)等等式样,笔者近年来多次对标准集装箱进行溴甲烷熏蒸,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国际集装箱植物检疫的基本情况和部分国家的经验做法,重点介绍了我国集装箱检疫的现状,分析了集装箱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制定集装箱国际标准应对有害生物传播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集装箱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进程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国际间的先进运输方式正在日益得到发展。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规定进入该国的某些植物和植物产品必须经过熏蒸,一些开展全面检疫的国家还规定:一切包装木箱,甚至空集装箱也都要进行熏蒸。如何对集装箱进行熏蒸,我们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展集装箱检疫是自农牧渔业部1985年印发《进出口集装箱运输动植物检疫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下发后开始的.几年来,由于局限于《办法》一、“凡装有进口的动植物产品的集装箱均应实施检疫,未经检疫不得放行.对装运其它货物的集装箱;必要时也应进行检疫”的规定.各口岸认真开展对装载动植物产品的集装箱进行了检疫,因而集装箱装载动植物产品感染害虫,在植物检疫期刊和资料中时有报导.但空集装箱及装载其它货物的集装箱是否传带病虫?则报导不多.这主要是各口岸动植物检疫所只注重对《办法》“一”进行检疫;而忽视了对入境空集装箱的检疫.为了探索对入境空集装箱的检疫,笔者于1991年5月份,在南宁港对港澳轮船公司承运由香港经南宁入境的4批26个空集装箱,在没有接到货主或其代理人报检的情况下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磷化铝药剂和集装箱运输的特点,探讨使用磷化铝熏蒸进出境集装箱货物时的一种既安全,有效又可避免因箱体滞留造成经济损失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废纸检疫肖荣堂,颜柳松(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连云港口岸位于陇海铁路最东端,是第2条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近年来,随着外贸事业的迅速发展,集装箱运输迅速增长,1994年进出境集装箱达5万多标箱。其中废纸约3600标箱,达53519t,...  相似文献   

14.
张善干 《植物检疫》1995,(3):177-178
集装箱出境植物检疫的问题及其对策张善干(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随着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集装箱运输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而倍受货主的青睐。从92年以来,经连云港局检疫出境的集装箱载植物及其产品迅速增加,仅93年1~9月份就达800批次以上。货物有脱水蔬菜,...  相似文献   

15.
珠海九洲港是1982年与珠海经济特区同时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兴港口,随特区经济的发展,码头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6万标箱,居全国第五位。九洲港集装箱运输的特点是快进快出,集装箱驳船和集装箱在港停留时间均不超过24小时。因此珠海口岸在把九洲港作为推广“工试”单证的试点时,要求“起点要高、手续要简”,计算机联网从一开始就被列入  相似文献   

16.
一、集装箱检疫是口岸动植检 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上海口岸进出境货物不断增加。199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7595.6万吨,比1992年的16296.8万吨增加8%;同时,进出境货物的集装箱化程度也有了很大发展,199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3万标准箱,集装箱化程度达到54.7%,国际运输集装箱化  相似文献   

17.
硫酰氟处理集装箱害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带害虫的集装箱用硫酰氟(SO_2F_2)进行熏蒸杀虫试验,摸索了一套快速、安全、行之有效的熏蒸杀虫方法。投药方式以定量小钢瓶装一次投完,20英尺标准集装箱投药时间不超过1分钟,40英尺箱约2分钟。在气温22℃以上,静止状态的集装箱,投药量18g/m~3,处理4小时;运行途中的集装箱,投药量20g/m~2,处理4小时,对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赤拟谷盗(Ttibolium ferrugineum)、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脊胸露尾甲(Carpophilus dimidiatus)及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成虫、幼虫及蛹的熏蒸效果均达100%,安全试验,散气解吸30分钟集装箱内硫酰氟残留浓度为0.61ppm,并用豚鼠测试未发现异常。因此,散气解吸30分钟作为安全散气解吸时间参考值。 近年来,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仅文锦渡口岸每年就有数十万只集装箱入境,集装箱载货复杂,周转于世界各地,有些来自疫区,传带害虫的机率极高。据我口岸1990年和1991年对入境414个集装箱调查带虫率平均为31.79%,查获46种害虫的成虫、幼虫及蛹,其中有谷斑皮蠹、菜豆象及双钩异翅位蠹等国家禁止传入的危险性害虫。目前,对集装箱快速灭虫处理,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按常规熏蒸不能满足口岸繁忙运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寻求方便实用的有效处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及检疫对策徐朝哲,查利文(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随着国际间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杂货运输方式受到了十分强烈的冲击,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即通常所称的“门对门”运输)因其具有形式内容多样、简便、优质、高效、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小平  王桂江 《植物检疫》1992,6(5):366-368
上海港已拥有7个专业国际集装箱装卸泊位,1990年年进口量近20万只标准箱,其中装有进口动植物产品的集装箱近2万只,约占10%;1991年年进口量超过20万只,其中装有进口动植物产品的超过2.5万只约占12.5%。同时,进口集装箱动植物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在整个进口动植物产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进口集装箱动植物产品的检疫管理的完善与否,可直接影响到整个进口动植物产品的检疫管理,是做好全面动植物检疫工作的一个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近年的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国际植保公约战略框架(2020-2030)》,发布植检委建议,开展国际标准的制定,促进贸易便利化,建立电子证书交换系统,注重对电子商务的检疫管理,加强对海运集装箱管理,突发有害生物的紧急应对,规范授权第三方实体开展植物检疫,举办国际植物检疫健康年等,充分体现了公约对规划引领、标准制定、风险管理、贸易促进、能力建设、沟通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国际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