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64亿公顷次.其中,病害0.33亿公顷次、虫害0.31亿公顷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条锈病在河南南部、鄂西北汉江两岸、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14,(2):14-15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5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36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蚜虫重发区域广,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3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略轻于2012年,预计发生面积o.67亿公顷次,病害o.3I亿公顷次,虫害o.36亿公顷次,全国约80%的冬小麦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其中,蚜虫偏重至大发生,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吸浆虫和粘虫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6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7亿亩次。其中,虫害4.9亿亩次、病害4.8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西北、西南麦区重发程度重,麦蚜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虫口密度大,纹枯病和白粉病在各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叶锈病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4月1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发两次病虫情报,预警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重于上年,赤霉病和蚜虫呈大发生态势,尤其小麦赤霉病呈重发态势。一、主要病害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黄淮北部麦区偏重流行,其他麦区中等流行;发生面积约1.5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约2.5亿亩次。初次药剂预防适期为小麦扬花初期。其中,长江中下游为4月上中旬,江淮、黄淮南部为4月中下旬;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北大部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正>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9年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4.8亿亩次,虫害发生4.2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蚜虫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发生程度重,条锈病在江汉平原、汉水流域、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中等发生,纹枯病和白粉病在江淮、黄淮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发生趋势如下:一、病害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4,(3):9-10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呈重发态势,明显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0.78亿公顷次,虫害发生0.57亿公顷次,病害发生0.21亿公顷次。其中,二、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和西南地区仍有重发的可能,玉米螟在东北、华北大部、黄淮局部偏重发生,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北部中等发生,大斑病在北方大部大流行风险高。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19,(5):11-11
近期,受适宜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等麦区陆续开始显症,蚜虫在黄淮海麦区虫量上升加速。截至4月27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0.185亿公顷次,同比略减4.4%,累计防治0.295亿公顷次,同比增加51.7%。1病虫害发生动态1.1赤霉病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陆续开始显症,发病轻于上年,累计发生面积31.60万hm^2,同比减少50.8%;累计预防面积0.12亿公顷次,同比增加2.2倍。江汉平原麦区平均病穗率为2.6%,沿江、江淮及沿淮麦区零星见病;湖北嘉鱼、团风重发田块最高病穗率达30%。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西南麦区小麦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江中下游(江汉和江淮)麦区处于拔节期,黄淮麦区处于起身期,华北和西北大部麦区处于返青期。随着近期气温回升加快,小麦主要病虫害从南至北陆续进入发生盛期。其中条锈病在西南、江汉、黄淮和西北部分麦区发生范围广、面积大、病情重;纹枯病在黄淮、江淮和江汉麦区发  相似文献   

10.
<正>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8年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黄淮南部、江汉平原、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发病程度重,麦蚜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麦区大发生,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发生普遍。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在淮北地区有偏重流行的风险。条锈病、叶锈病和全蚀病等在苏皖部分麦区也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3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明显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0.75亿公顷次,虫害发生0.55亿公顷次,病害发生0.2亿公顷次;将影响全国约0.2亿hm2玉米的安全生长。其中,玉米螟、大斑病在东北、华北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和黄淮等地中等以上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2.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7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为0.73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0.54亿公顷次,病害发生0.19亿公顷次.东北和华北地区以玉米螟、地下害虫、大斑病危害最重,黄淮海地区以棉铃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蚜虫、叶螨、小斑病发生普遍,粘虫总体发生平稳,在东北和华北及黄淮局部有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小麦生育期在西南大部麦区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处于返青至拔节期,华北、西北大部麦区处于返青期。随着气温回升,小麦主要病虫害从南向北陆续进入发生盛期,条锈病在西南麦区开始流行扩展,纹枯病在西南、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普遍,麦蜘蛛、麦蚜在西南、黄淮局部麦区密度高。截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5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4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5.1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4.3亿亩次。病害。赤霉病流行风险高,中等及以上流行面积约8500万亩,应预防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偏重流行的威胁,长江流域的其他麦区、黄淮麦区、新疆伊犁河谷有中等流行的可能,华北南部麦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全国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6年12月7-9日组织各省(区、市)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结合水稻病虫基数、栽培制度、水稻品种、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7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0.93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63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发生特点:一是“两迁”害虫局部重发;二是水稻螟虫回升态势明显;三是稻瘟病、细菌性病害流行风险大.  相似文献   

16.
豫麦49(原名温麦6号)是从豫麦25(温2540)小麦品种中系统选育出的半冬性、超高产、矮秆多抗、多穗竖叶型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394A×豫麦2号.1998年定名为豫麦49.自该品种育成以来,其播种面积在黄淮麦区迅速扩大,尤其是在高水肥地区,出现了千公顷超7500kg/hm2,百公顷超8250kg/hm2,小面积超9000kg/hm2的超高产纪录,现已成为豫中北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中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其面积为1466万公顷,总产为6300多万吨,分别占全国小麦的55%和64%.平均每667m2产量水平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0kg左右,逐渐提高到本世纪初期的近300kg.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5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3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34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蚜虫重发区域广,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1发生趋势1.1病害赤霉病流行风险高,中等及以上流行面积约566.67万hm2,应预防面积超过666.67万hm2;其中,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江淮和黄淮麦区一代粘虫成虫数量高,东北大部和华北部分地区迁入量大,且东北多地见二代卵高峰,部分地区查见低龄幼虫,结合天气条件,预计二代粘虫总体偏重发生,东北局部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为害程度轻于重发的2012年和2013年,重于2014~2016年,全国发生面积3500万亩,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江淮和黄淮麦区一代成虫数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4,(3):11-11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会商结果,预计2014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0.96亿公顷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为主,发生面积0.68亿公顷次;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0.28亿hm2。1发生趋势1.1虫害稻飞虱在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