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耦耕新事     
周昕 《农业考古》2000,(1):202-202
“耦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按农艺需要而适当结合的耕作方法,由于它结合的前提必须是两人或两件农具,因而产生了“耦耕”这个名称。这种耕作方式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形式。所以“耦耕”耕作方式,从一开始它就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可能会变换为不同的农具、不同的协作形式。直到近代和当代仍可见到各种耦耕方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变化,农业机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常期以来,耕地、播种、收割不能…  相似文献   

2.
耦耕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耕作方式,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缺乏,长期以来关于其具体形式众说纷纭。纵观目前学术界的解说,主要将其理解为一种翻耕土壤的耕作方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考古及历史文献资料,认为耦耕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翻土,一人向左翻土。它是适应当时实行的垄作制和后来代田法的农艺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耦耕争辩至今,唯“两人各执其耜,并耕咫尺之地”一说最见耦耕本义古训,且合协作速耕原理,故能行于古而又遗于今。拙作《周畿求耦》(《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曾告世关洛乡野如今尚有周代耦耕踪迹遗风可寻,复以实验之法确证并耜耦耕最为可行且独具超常之耕效。然  相似文献   

4.
请看,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农具。你说它是传统农具呢,还是现代农具?你说它是工厂生产的,还是农民自造的?咋看起来还真够“洋气”的,其实它“土气”得很,它只不过是从废旧自行车上拆下的几个零件,由农民自己组装起来的。一个车把,两个车叉子,再加一个没有车胎的车轮,总共花不了几十块钱即组装起来。下面的“铧”是可以更换的,使用不同的铧,可以开沟、培土、耘田、锄草……两人一推一拉,一种“现代化耦耕”就这样完成了。这种农具的名字,可以说到目前还没有完成它的“约定俗成”的过程,有叫它×犁的,有的叫它×锄。因为它不是工…  相似文献   

5.
周畿求耦——关于古代耦耕的实验、调查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很高兴向读者推荐张波同志的这篇文章。耦耕问题争论已久,“并耕说”在经过长期的敲打后,又起死回生,逐渐获得农史界的认可,但终非定论。张波同志采用实验方法时有关耦耕的几种观点分别加以试验,肯定了“并耕说”,并否定了自己的原来观点(“一蹠一拉”说),其精神是可贵的,其方法是科学的,其意义是很大的,是我国农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个突破。耦耕问题可以如此,农史上的其他一些问题也是有可能用实验方法来加以验证的,希望有志于此的同志不妨一试,如有所得,本刊竭诚欢迎!  相似文献   

6.
1.选择品种 早熟抗青枯病品种:湘番茄1号、湘番茄2号(粉果);早中熟品种:98-C;迟熟品种:上海903。2.适期播种早熟品种在7月15日左右播种最适宜,迟熟品种最迟不超过8月底播种。此时育苗温度高、光照强,儿暴雨多、害虫危害猖獗。故育苗必须在遮阳小棚内进行,并在小拱棚上覆盖银灰色防虫网。  相似文献   

7.
8.
由江西省农机研究所研制的1GB—14D型耕耙通用机近期通过技术鉴定。该机不需更换刀轴,只要更换不同的工作部件即可用作旋耕机、旱地驱动耙和水田驱动耙。机具为半主梁式,若更换主梁可实现偏悬挂,以用于果园中耕作业。1GB—14D耕耙通用机采用了一种新的刀片排列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功率消耗,提高了作业质量。其中旱地驱动耙刀片为国内首创。主要技术参数:配套主机功率20马力;作业速度2.6—7.3千米/小时;耕耙深度10—14厘米;小时生  相似文献   

9.
猴年十一月初的一天,入夜,婺源县文化局茶舞厅里灯火通明,前来参加全国“朱子文化研讨会”的学者,在这里兴致勃勃地观赏了优美的茶道表演。茶艺姑娘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与会学者们热烈的掌声。一位来自福州的学者不禁失声问道:“这么好的茶道表演是谁创作的?是谁导演的?”是啊!是谁导出了这么好的茶道?这是绝大多数观赏者内心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寻求一下其中的奥秘吧。婺源茶道来源于民间,是通过一个人整理编排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4,(20):14-14
<正>水果黄瓜·耐运输·口感好·产量高国外引进,雌性系品种。植株长势健壮,株型开展度好,耐寒性好。以主蔓结瓜为主,每节1-2瓜,有侧蔓。瓜长16-18cm,直径3cm左右,单瓜重110-150g。瓜条顺直光滑,无刺瘤。瓜色深绿,光泽度好,口味佳,货架期长。耐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等常见病害。适宜越冬及早春大棚栽培。计划种植,订单收购。旱白玉·节节有瓜·抗病高产·该品种耐低温、耐弱光。植株生长势强,属强雌性品种。节节有瓜,白刺,口感好。·抗病性强,高抗霜霉病、枯萎病、黑星病。·商品性好,瓜条均匀一致,适宜日光温室及春大棚栽培。产值高。·瓜长20厘米左右。丰产潜力大。亩产可达30000斤以上。计划种植,订单收购。  相似文献   

11.
陈宏 《农业考古》2002,(2):28-29
据《余杭县志》记载 :“陆羽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吴山界 ,双溪路侧 ,广三尺许 ,深不盈尺 ,大旱不竭 ,味极清洌”。据《新唐书》“陆羽传”载 :“陆羽字鸿渐 ,复州竟陵人 (今湖北天门县 )。不知所生……上元初 ,更隐苕溪 ,自称桑苎翁 ,闭门著书 ,贞元末卒 (公元 80 4年 )。羽嗜茶  相似文献   

12.
母黄牛子宫脱出的病理,病因多由畜体素虚,劳役过度,饮喂失凋,淋雨受寒,导致中气下陷,寒湿困脾,笔者对母黄牛子宫脱出采取了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母黄牛6岁子宫已脱出排球大小,母牛形寒怕冷。耳鼻发凉、食欲减退、口腔湿滑、口流清涎、粪软尿清口色青白、苔薄白而滑,脉沉迟。切有凫脉气关和尾动脉,脉搏40次/分钟、散寒燥湿37.5℃。  相似文献   

13.
<正>客家人来自中原,其“服饰之根”,是中原汉人的“唐装”。所谓的唐装就是对襟衫和大裆裤。由于长期劳作在山地环境之中,客家的服饰既保留着中原汉族衣饰的传统又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当地土著(畲族和瑶族等)文化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  相似文献   

14.
15.
16.
耕(剪纸)     
<正>~~  相似文献   

17.
耕整联合作业机是把旋耕机和灭茬机设计成一体的集多种功能机械,近几年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特受农民欢迎。机构组成:耕整联合作业机由限位地轮、旋耕部件、灭茬装置、深松部件、起垄犁组、镇压部装、主机架、悬挂架、中央传动箱、外伸传动付、测置  相似文献   

18.
关中是我国古时候的蚕桑盛地关中区域之地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是即“黑水、西河惟雍州”。雍州因雍水(源于风翔流经岐山和扶风的渭河支流)得名,在地理上相当于周初西都宗周的京畿地,春秋时期为秦国内史的故治所,战国以降始称关中。可能因为地处东函谷、西散关、南武关和北萧关的四关之内,故名。自古就是一个“金城十里”和“四塞以为固”的形胜之地。古者,“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亦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是这里,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生物系主任李战光博士,最新研究开发出气耕栽培蔬菜技术。气耕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不需要土壤,只需将植物的根系悬在箱内,其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