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翰 《齐鲁渔业》2003,20(10):31-31
每年秋冬季是向水库大量投放鲢、鳙、草鱼、青鱼等鱼种的黄金季节。但不少养鱼户发现,往往在投放鱼种后2~7天内,会在库面发现游动的病鱼和死鱼,这些鱼皮肤失去光泽,体表粘液增多,严重者引起麻痹僵直  相似文献   

2.
春季,养鱼户要向池塘投放鱼种,与此同时,结合鱼种消毒。鱼种消毒是防治鱼病的最基本的措施。如何把握好鱼对药物的忍受力,处理好鱼体质与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大小,水温高低,浸洗时间长短等方面的关系,这对养鱼者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我想要从如下几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3.
南方不少养鱼户一般采用"春放冬捕"的养殖方式养鱼。实践证明,最好的方法是冬季放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第二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  相似文献   

4.
鱼池刚刚解冻,还未等投放鱼种,应接不暇的鱼料推销员就接踵而至,都称自己厂家生产的饲料如何如何好,使很多小户型养殖户感到迷茫,举棋不定,不知该用哪个厂家生产的鱼用饲料。目前,鱼料成本占整个养殖生产成本的60%以上,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所以,选择好鱼料,对于一年的养鱼生产至关重要。根据笔者多年的技术推广和生产实践,特向养鱼户简单介绍一下鱼料的正确选择方法,仅供养鱼户参考,具体应该做到六看: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不少养鱼户养鱼一般采用“春放冬捕”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实践征明,最好的方法是冬季放鱼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第2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正是“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  相似文献   

6.
析“椋蛰鱼动身”在民间流传着“惊蛰鱼动身”这样一句谚语,许多人把这句谚语理解为:过了“惊蛰节”以后,鱼类能活动时投放的鱼种成活率高。因此有许多养鱼户的放养鱼种工作要等到“惊蛰节”过后才开始。这实际上是对“惊蛰鱼动身”这句谚语的误解。据有关资料介绍,水...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省工省肥,成本低,效益好。但因技术跟不上,推广工作受到影响。笔者在实践中了解到,有五个问题必须注意: 一、鱼种规格要适度。不少养鱼户反映,亩投鱼种数量不少,成活率都不高,主要原因是鱼种规格过小,投后易被鼠、蛙、鸟捕食。投放的鱼苗,以15—20厘米为宜。二、密度要合理。有的只想多产鱼,不顾水深和水质肥瘦,造成鱼体生长缓慢,鱼体过小,产量还是上不来。在一般情况下,亩投鱼种1000—1500尾为宜,如果套养鱼种,亩平不得超过10公斤。  相似文献   

8.
吴天靖 《齐鲁渔业》2006,23(3):41-41
江西会昌县石壁坑水库每年都要往水库投放10 万尾的鲢、鳙及少量草鱼、青鱼种,但投放鱼种后的2~7天内,都会发现有鱼死亡和游动的病鱼。对这些病鱼仔细观察发现,鱼皮肤失去原有光泽,颜色变淡,体表粘液增多,严重者引起麻痹、僵直,难以保持平衡,直至死亡。笔者初步诊断是鱼种患感冒病,俗称水质不服症,是由于水温剧变时,鱼类皮肤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内部器官活动失调而发生感冒,即使在放养时肉眼观察鱼种生活正常,下库后也会发生死亡。针对此病,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治方法。 1 调节水温在水库一库湾处预先安置好网箱,当鱼种池水温和水库水温相差3℃以上时,就应先逐渐调节温差,鱼种适应后再入库。方法是,向装运鱼  相似文献   

9.
1991年岳阳县共发展网箱1000口,投放大规格草鱼种30万尾,计重8万公斤。预计年底可产鱼250-300吨,产值100-120万元.除去成本开支。可获纯利45万元。网箱养鱼户户平可增加纯收入500元。如毛田乡1991年发展网箱250口,投放鱼种6500公斤,预计可产鲜鱼62500公斤。该乡不仅网箱数量发展快.而且还涌现出了一批高产箱.该乡赵塅村村民周石金的一口高产箱。年初投放大规格的草鱼科1700尾,计重190公斤,他利用责任田及旱地种植青饲料2.5亩,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鱼种越冬一直受着越冬期长、冰层厚、底质渗漏、补水难等不利因素的困扰,鱼种室外越冬成活率一直很低,严重阻碍着商品鱼的生产。为了摸索北方严寒地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技术,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1998年开始在县鱼种场和城郊专业养鱼户中开展室内鱼种越冬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活率达到90-98%,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鱼种保持越冬的好坏关系到来年成鱼生产的产量。由于近几年来我地商品鱼基地发展很快,每年开春时,鱼种投放的数量不足,品种不全,影响了成鱼的生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有些单位和专业户由于缺乏鱼种越冬管理技术,造成鱼种越冬成活率低,有的仅有30—  相似文献   

12.
秋放鱼种相对"春放",可大幅度增产增收,其好处是: (1)"春放"是指在 4月投放鱼种, 10月捕捞,生长期只有 7个月。而"秋放"是在 10月投放鱼种,次年 10月捕捞,生长期 1年,鱼个体增重 1倍。 (2)如鱼种都集中到"春放",就会给鱼种越冬池造成压力。而成鱼塘养的鱼,都在秋季捕捞,水域空闲。实行"秋放",不仅可使鱼种池和成鱼塘得到充分利用,还可提高鱼种成活率。 (3)"春放"的鱼种,因冬季活动少、摄食少、体力弱,运输中易患水霉病。而"秋放"鱼种正处于生长旺期,体格健壮,不易擦伤患病。 (4)"春放"鱼种,处于农忙季节。"秋放"鱼种…  相似文献   

13.
鱼种池因清塘不彻底,注水或投喂浮萍、水草时掺带进野杂鱼、虾,在鱼种池与家鱼争食耗氧,影响鱼种规格和产量。适量套养黄颡鱼能起着去杂清野的作用,黄颡鱼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于家鱼,对家鱼无危害,但能有效消灭野杂鱼、虾,促进鱼种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套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套养黄颡鱼必须在夏花鱼苗入塘1个月后投放,投放过早因鱼苗入塘时间短,规格小,会出现黄颡鱼吞食鱼苗现象。2.投放规格要适宜,一般投放黄颡鱼10-20g/尾左右。3.投放数量,每667m2投放黄颡鱼30尾左右。鱼种池套养黄颡鱼,在提高鱼种产量的同时,也能生…  相似文献   

14.
“山冲塘”又称半年塘或缺水塘。这种塘养鱼从春片鱼种到商品鱼。不到半年左右。一般是2至4月投放鱼种至8、9月,有的甚至6、7月,塘水过早干涸,这样鲜鱼产量不高,质量差,经济效益甚微,往往无人愿意揭榜,所以荒废是极普遍的。为了解决这一弊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提早投放鱼种。我省惯以春节后放养鱼种迟至3、4月份,8、9月份天旱时,生长期只有3—5个月,为了延长鱼类生长时间,应在春节前投放鱼种。 2.投放大规格鱼种。鱼种规格大,其一,养成商品鱼的时间大大缩短;其  相似文献   

15.
一、清塘消毒。冬天成鱼干池起捕后,最好亩用75公斤生石灰或清塘净2.5公斤全池泼洒进行池塘消毒,鱼种下塘前还应先用3%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防止带病入池,草鱼种放养前则必须进行疫苗注射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二、选好鱼种。投放的鱼种要壮、大、无病伤,一般青、草、鲢、镛鱼体长要在17厘米左右,鳊、鲤鱼12厘米左右,鲫鱼7厘米为好。 三、合理投放。投放的鱼种及密度应依塘水肥力而定,肥水鱼塘可投放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商品鱼鱼种投放与投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双庆 《内陆水产》1995,21(4):20-20
网箱养商品鱼鱼种投放与投饵技术目前,网箱养吃食性鱼类在我国南方蓬勃发展。笔者连续4年进行过网箱养殖鲤鱼、草鱼、鲫鱼商品鱼生产工作,现就网箱养鱼鱼种投放与投饵技术及注意事项作简单介绍。1鱼种投放1.1放养时间:鱼种投放分春放与秋放两种,均应以水温12—...  相似文献   

17.
谢岳成 《内陆水产》2003,28(11):29-29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龚塘村四组养鱼户龚响林,2003年在1800米~2成鱼塘中尝试套养黄鳝,当年4月投放20~60克规格本地幼鳝2 900尾、每667米~2投鱼种60千克,最后取得了每667米~2产鱼300千克、出鳝268千克的好收成,每667米~2平均增收2 500元,实现了鱼鳝双丰收。他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郝允碧 《淡水渔业》1987,(1):42-42,41
<正> 山东省棲霞县菴里水库,是一座养鱼水面约3600亩的中型水库。平均水深10米,透明度0.8米,pH值7.68,是个中营养型水库。1958年建库,1960年开始放养,至1981年共投放鱼苗、鱼种834.2万尾,捕捞成鱼61.5万斤,多年平均亩产8.5斤。1972年最高鱼产量达15.6万斤,平均亩产43斤,此后鱼产量逐年降低。为了恢复鱼产量,自1977年开始,增加投放鱼种数量,由14万尾提高到24万尾,鱼种规格亦由2寸左右,提高到3寸以上。结果年年放鱼不见鱼,1980年鱼产量只5000斤。主要原因是鳡鱼、鲌属鱼类猖獗,大量吞食放养鱼种,一般鳡鱼个体重30-40斤,鲌属鱼类有的个体重达10余斤,凶猛鱼产量占总产量的10%以上。 1982年6月是该水库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水库蓄水量不足20万米~3,为清野除害  相似文献   

19.
鱼苗鱼种的质量是水产养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绝大多数的养鱼户都没有自己配套生产鱼苗鱼种的条件,要依靠鱼苗种市场来满足自己的生产需要,而市场上鱼苗鱼种的质量总是参差不齐,常有假冒伪劣鱼苗鱼种充斥,而且鱼  相似文献   

20.
羊角乡高李村渔场孙胜平,1989年利用1.5亩水面,采取增加粗鳞鱼比例的养殖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988年年底他在1.5亩水面中投放鲢鳙鱼种500尾,重25公斤;鲤鱼种280尾,重42公斤;草鱼种260尾,重60公斤;鳊鱼15尾,合计投放鱼种1055尾127公斤,其中粗鳞鱼占总尾数的52.6%。在他的精心管理下,1989年共产鲜鱼889公斤,其中粗鳞鱼564公斤,占63.5%。共创产值3552元,获纯利222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