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密度为1770株/hm^2的日本柳杉和杉木混交林,其两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分别可达到152.10Kg和73.7Kg。林分生物量达到268.0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248.05t/hm^2(日本柳杉生物产量为228.15t/hm^2,杉木19.90t/hm^2)占林分总生物产量的92.70%;草灌层总量为10.22t/hm^  相似文献   

2.
黧朔栲人工林生长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法对黧蒴栲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3年和10年生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60.754t/hm^2和94.725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为树干>根>枝>叶;其生物量空间密度地上部分为5.347~8.184t/hm^2.m。林木叶面积指数为6.55>8.13m^2/m^2。树干年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12年生达最大值11.73t/hm^2.a。  相似文献   

3.
大青山水源林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水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不同森林类型分别对阴山山地东段大青山水源涵养林进行了生物量及其吸水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白桦次生要的总体生物量最高,为228.75t/hm^2;人工油松林为114.2t/hm^2;阳坡灌丛为31.9t/hm^2;阴坡灌木林生物量最小,为28.2t/hm^2。  相似文献   

4.
马占相思中龄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5年生和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65.0和77.3t/hm^2。5 ̄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净生产力为19.9t/hm^2。5年生和6年生时,树木地上部分,林下植物和地表凋落物的N总积累量分别为525.45kg/hm^2和590.24kg/hm^2。P和K的积累量在5年生时为24.50和263.10kg/hm^2;在6年生时为23.87和309.66kg/hm^2。在2年3个月的观测期内,  相似文献   

5.
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具有季节性水淹的长江滩地上不同高程及间种与非间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害虫函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7年生杨树人工林生物量23~27t/hm^2,净生产量为3~11t/hm^2.a.生物量与净生物量均随高程增高而递增。6年生杨树人工要间种和非间种条件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48.31t/hm^2.a和8.5t/hm^2,间种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V-Bt-Ⅱ型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进行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iabilis防治试验,菌剂用量375g/hm^2,750g/hm^2,1125g/hm^2,1500g/hm^2七天后赤松毛虫死亡率分别96.77%,96.69%,99.31%,100%。  相似文献   

7.
马尖相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持续6年,面积达23.67hm^2的造林试验,初步探索出适于云南引种区采用的马尖相思育苗、造林技术。在普文引种试区马尖相思生长迅速,6年生树高年均生长量达2.31m,胸径年龄生长量为2.9cm,活立木蓄积289.04145m^3/hm^2,年均生长量48.173575m^3/hm^2;4.5年生的马尖相思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05.6t/hm^2,有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9.
苏北京杭大运河堤杉木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北京杭大运河堤引种种栽培杉木研究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林分,19a时H12.30m,D1.319.1cm立木积量224.0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47.d12t/hm^2中径材51.1%,小径材占46.65;集约管抚林分,13a时H11.90m,D1.315.1cm,立木蓄积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达204.73m^3/hm^3和111.05t/hm^2,中小径材各占48.4%。广西融水  相似文献   

10.
燕山东段森林群落及灌木群落枯落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山东段森林群落枯落物现存量平均为4.35-28.67t/hm^2,以山杨混交林、松栎混交林、椴树混交林最高,栎林和油松林次之,侧柏林最低。灌木群落枯落物现存量平均为4.15-18.94t/hm^2,低于森林群落。森林枯落物现存量受树种组成、年龄、立地条件及人为干扰的影响。其中,人为干扰影响最大,几乎使枯落物损失殆尽。森林枯落物营养元素总贮量0.176-1.534t/hm^2,最大贮水量3.9-5  相似文献   

11.
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峨边林区的峨眉冷杉(Abies fabri)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的测定和研究,据调查数据,应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峨眉冷杉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5年~36年生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半均为195.704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9360.4kg/nm.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73.100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8474.6kg.hm^  相似文献   

12.
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沙江流域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的圣诞树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其值分别为42.00t/hm^2和8.30t/hm^2.a。乔木根系生物量大,占乔木层总和物量的29.15%,且根瘤菌发达。  相似文献   

13.
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2-3年生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在树木各器官及各径阶中的分配,林分净生产量,树木各器官及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和林分的养分循环。2年生时林分的生物量为22.9t/hm^2,其中干材占60.2%,皮占8.9%,枝占14.7%,叶占16.2%。3年生时林分生物量为40thm^2,其中干材占63.6%,皮占7.7%,枝占14.1%,叶占14.6%。年净生产量为20.5t/hm^2,约  相似文献   

14.
对参试的35.6hm^2天然阔叶林伐后迹地进行菇耳专用林定向培育,通过树种选择,清杂,去高桩,补植,抚育,施肥等措施,4年后,幼树密度由2250株/hm^2增加到7500株/hm^2以上;活立木蓄积由1.5m^3/hm^2增加到42m^3/hm^2,平均生长量达10.1m^3/hm^2.a。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天然阔叶林经营之路,1975年在金盆山林场开始了天然阔叶林改造试验,目前全县已改造0.44万hm^2,据标准地调查,改造的年后每hm^2生长量达9.15m^3,比对照3.9m^3/hm^2净增5.25m^3/hm^2。与人工营造阔叶林比,每hm^2可节约750元。  相似文献   

16.
于1986-1997年在东莞市进行了撑麻青1号丰产技术的推广试验,经11年的生长比较,结果表明:该杂种竹生长优势明显,抗逆性强,定植后第4-6年即可投产,第6-8年可达到高产稳产标准,年产竹材15t/hm^2以上,同期亦可产鲜笋3t/hm^2以上,年产值达0.49万元/hm^2。栽植该杂种竹后土壤有效肥力仍能维持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鳗竹是刚竹属水竹组的一新种或变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19964Kg/hm^2,最高为29688Kg/hm^2,留养新竹8856株/hm^2,平均笋产值为43322元/hm^2,竹材产值7084.4元/hm^2,合计产值为52406.8元/hm^2,最高可达72500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翌年成林,第三年可产笋1221  相似文献   

18.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8a生)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14a生〕为108.0t/hm2、近熟林(23a生)为186.6t/hm2,成熟林(38a生)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2·a.7.71t/hm2·a、8.12t/hm2·a和5.80t/hm2·a.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时来舟林场三块立地条件大体属优良、中等、不良的样地进行生物量调查,探讨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林的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20年生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现存生物量为154.2t/hm2(干重),而不良地只有62.6t/hm2;其中优良地的干干重为128.9t/hm2,不良地只有其37%,为48.1t/hm2;优良地的枝、叶干重分别为13.0t/hm2、12.3t/hm2,不良地为7.4t/hm2、7.1t/hm2,分别是优良地的57%与58%;干的年生长量优良地为,19.63m3/hm2,不良地只有5.64m3/hm2,是优良地的29%。优良地与不良地林分生物量的显著差异说明适地适树造林对南方低山丘陵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坡位是划分立地条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保山砂页岩发育的山地红壤进行不同整地方式营造蓝桉林,经过三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未整地自然土壤侵蚀量达1.657~1.402t/hm2·a,有机质流失量达80.483~68.113kg/hm2·a,土壤肥力退化显著;撩壕整地及挖塘整地造林当年土壤侵蚀量分别达3.366t/hm2·a及2.464t/hm2·a,均属轻度侵蚀级,第二年土壤侵蚀量为0.592t/hm2·a及0.367t/hm2·a为微度侵蚀。有机质流失量为75.811kg/hm2·a及47.122kg/hm2·a。随着桉树幼林生长,林地覆盖度和地表稳定程度增加,土壤侵蚀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