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果胶酶黑曲霉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Y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诱变.初筛使用透明圈法,从果胶平板上的突变菌株中,挑取了120株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显著大于出发菌株的突变株.将这些突变株进行三角瓶固体发酵复筛,最后筛选出1株高产果胶酶的突变株HY-D3.突变株HY-D3经斜面传代培养了5代,产酶遗传特性稳定,其果胶酶产量可达2000U/g干基以上,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2.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Y-D7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硫酸二乙酯(DES)进行诱变处理以获得果胶酶高产突变菌株。首先使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选育出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有大幅提高的突变株,然后采用固体发酵法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出1株果胶酶高产突变株HY-Z40,其酶活性达到了2 198 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1倍,且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3.
高效产果胶酶的黑曲霉菌种的诱变及筛选(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原有保藏菌株经诱变并筛选出高产果胶酶的黑曲霉菌种。[方法]涂布平板法选取透明圈和菌落直径较大者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进行菌种诱变,选择致死率在70%~80%范围内的诱变后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经透明圈检测和摇瓶发酵酶活检测确定其最高酶活和培养时间。[结果]D1-4菌种在适宜培养基中培养96h酶活性最高,达141.13U/ml,比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1倍。[结论]诱变菌株D1-4有较强分泌果胶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军  黄秀琴  王洁  曾庆福  陈悟  陈洪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02-17904
[目的]挖掘新的高效产果胶酶菌株,为优化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从沤麻池的厌氧泥、腐败的麻、苎麻园土壤中分离高产果胶酶菌株,在果胶平板上筛选、复筛选其中生长速度快、透明圈大、高产果胶酶的菌株,对其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了8株高产果胶酶的菌株,其中HY11产果胶酶活最高;该菌株在pH值为6、温度为35℃、时间为30 h、2.0%菜籽饼为碳源、1.0%NH_4H_2PO_4为氮源的培养基中为最佳发酵条件,果胶酶活力达到453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33.52%。[结论]获得了高产果胶酶菌株HY11,优化后的条件大大提高了其产酶活力。  相似文献   

5.
绿僵菌高毒力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金龟子绿僵菌为出发菌株,经物理、化学诱变,确定诱变条件.经诱变初筛时,采用在诱导培养基上测量单菌落大小及透明圈大小的方法,计算其比值,保留比值较大的菌株.再通过复筛测菌株弹性凝乳蛋白酶(Pr1)酶活获得一诱变菌株M6.该突变株产生Pr1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1.10倍,在整个诱变过程中,以出发菌株,代号M原为对照.  相似文献   

6.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train)JC-1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进行诱变,根据刚果红透明圈大小以及96孔板高通量筛选法筛选出产纤维素酶活力高的突变菌株。选育出一株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菌株,命名为T-16菌株。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759 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1.8%。对突变菌株T-16进行发酵特性研究,发现突变菌株T-16比出发菌株产酶时间提前了8 h。  相似文献   

7.
对AspergillusnigerH8、A.nigerM89和突变株A.nigerUγ-2三株菊粉酶高产菌株产生的主要酶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产菊粉酶的优化培养基(菊芋汁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三菌株除产菊粉酶活力较高外,还产生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三株菌都表现为酶活力高峰随发酵时间依次是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菊粉酶,纤维素因不同菌株有一定差异;突变株A.nigerUγ-2与其出发菌株A.nigerM89产酶比较表明,突变株在菊粉酶产酶活力获得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产酶活力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产果胶酶细菌的筛选及其Pel基因克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透明圈法筛选50份产果胶酶菌株,通过PCR方法从菌株的基因组DNA克隆果胶酶Pel基因,Pel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用菌落PCR方法和透明圈法筛选阳性重组菌株.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一株透明圈大的T85-166菌株,初酶液果胶酶活力达213.30 U/ml,克隆了877 bp的Pel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DH5a中有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
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变色圈法和透明圈法从泥土中筛选出脂肪酶产生菌,并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筛选得到菌株的种属。采用罗丹明B(Rhodamine B)平板初筛出51株脂肪酶产生菌,以荧光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为指标,选取HC1.60的9株脂肪酶产生菌,采用橄榄油乳化液平板进行复筛,对HC进行测量比较筛选出1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L-17,其HC为2.27。利用透明圈法对菌株L-17的粗酶液的酶活力进行测定,HC为3.07,表明菌株L-17具有较高的酶活力。菌株L-17经初步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筛选柚苷酶产生菌3-54菌株孢子的敏感抗生素最低致死浓度,采用NTG对出发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致死浓度(2.0 U/mL)的平板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株。再结合透明圈法,经过透明圈初筛和多次摇瓶复筛,从180个纳他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摇瓶发酵单位达770.06 U/mL的3-54-NTG-16号菌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了近100%。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苎麻的生物脱胶,本研究对苎麻脱胶菌株HY11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筛选,以诱变菌株的果胶酶活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脱胶菌株HY11-73,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及脱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Y11-73果胶酶产量高于出发菌HY11 123.3%,生长速度提高了42.86%;诱变菌HY11-73对苎麻具有较好的脱胶效果,3 d可以完成脱胶,苎麻的失重率为34.04%;脱胶后纤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HY11-73除水溶物含量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出发菌HY11.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Bla组分高产菌株的高通量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阿维菌素高产菌株,建立了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高通量初筛及复合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菌株的方法.初筛首先采用24孔板培养突变株,发酵培养5 d,甲醇直接浸提固体培养物,最后利用96孔板-酶标仪检测浸提液在紫外波段245 nm吸收.以阿维链霉菌(Streptromyces avermitilis)编号为AV-X-95的阿维菌素产生菌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UV)照射45 s和亚硝基胍(NTG)处理60min的组合诱变方法对出发菌株的孢子悬液进行了连续的诱变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 728株突变子的经高通量初筛后得到8株高产菌株,经摇瓶复筛和稳定性考察得到高产菌株AW4-329,其Bla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5.1%.  相似文献   

13.
以青贮玉米中选育获得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NCLA01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单粒子精确定位注入技术对其进行离子注入,以筛选高产共轭亚油酸(CLA)的菌株;用30条随机引物对乳杆菌出发株和突变株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多态性技术(RAPD)分析,从分子水平考察出发菌株与突变菌株之间的差异.出发菌株AN-CLA01经离子注入,筛选获得正向突变菌株ANCLA02,结果显示,氮离子的注入使植物乳酸杆菌的CLA产量从33.44 μg/mL提高到66.67 μg/mL,且变异菌株经传5代培养后产CLA稳定.RAPD结果显示,有4条引物可以扩增出条带,有2条引物具有多态性,从而为利用单粒子注入技术选育高产CLA的植物乳杆菌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阿维菌素高产菌株,建立了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高通量初筛及复合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菌株的方法。初筛首先采用24孔板培养突变株,发酵培养5 d,甲醇直接浸提固体培养物,最后利用96孔板-酶标仪检测浸提液在紫外波段245 nm吸收。以阿维链霉菌(Streptromyces avermitilis)编号为AV-X-95的阿维菌素产生菌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UV)照射45 s和亚硝基胍(NTG)处理60 min的组合诱变方法对出发菌株的孢子悬液进行了连续的诱变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 728株突变子的经高通量初筛后得到8株高产菌株,经摇瓶复筛和稳定性考察得到高产菌株AW4-329,其B1a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5.1%。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菌株发酵液中多杀霉素产量,本试验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UV)诱变和抗性突变技术处理刺糖多孢菌株DS0322-3,结合高通量筛选和摇瓶发酵选育多杀霉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通过ARTP诱变和UV诱变育种,筛选获得384株突变菌株,其中有9株突变菌株的效价较原始菌株增加10%以上,且1株效价较原始菌株增加20%以上,经过ARTP诱变30 s,得到的突变菌株AR1019-4效价为547.78 mg/L,较原始菌株增加了21.88%。以ARTP诱变得到的高产突变菌株AR1019-4为出发菌株,通过抗性突变筛选技术筛选获得1 152株突变株,其中13株突变菌株的效价较出发菌株增加10%以上,且2株效价较出发菌株增加15%以上,在0.5 mg/L的氯霉素平板上得到的突变菌株Chl 1215-5效价为637.12 mg/L,较出发菌株增加了16.31%;12 mg/L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筛选到了突变菌株Gen 1207-8,效价为597.59 mg/L,该菌株的Spinosyn D组分由10%~15%增加至30%~35%左右,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突变菌株Chl1215-5和Gen1207-8可稳定遗传。试验结果表明ARTP诱变、紫外诱变和抗生素突变技术对选育多杀霉素高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占植物体干重的35%~50%,由于纤维素水解、利用较困难,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该研究以常年堆放秸秆的腐殖土壤和果树下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初筛、羧甲基纤维素(CMC)平板复筛,筛选出12株具有降解纤维素功能的菌株,其中4株具有较明显的透明圈,且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和滤纸酶活力(FPA)较高.采用紫外线诱变育种得到3株CMC酶提高较多的突变株,其中突变株的CMC酶活较原始菌株提高最达到57.4%.  相似文献   

17.
以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 myloliquefaciens)A-4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低温淀粉酶量诱变菌株;经紫外线诱变、亚硝基胍诱变、紫外线一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所得突变菌株经淀粉酶平板水解圈初筛、再经摇瓶发酵复筛,得高产低温淀粉酶突变株UNA46,其最大产酶量62.13U/mL,是出发菌株A-4的1.96倍;将UNA4-6连续传代6次,低温淀粉酶活性仍可达到第一代的99.7%,试验表明遗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以腐烂的苹果、橘子、柚子和山楂等水果为材料,分离筛选出一株产果胶酶的高产菌株,采用波长632.8 nm,功率为11.5 mW的He-Ne激光对其进行诱变,结果得到一株果胶酶产生时间早、活性强的优良菌株,有望用果胶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产新农抗702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NTG-LiCl复合诱变链霉菌702菌株,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NTG处理90 min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1.56%,抗药性突变率高达19.46%,获得的抗药性突变株经过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13-18-52菌株,产抗新农抗702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1 946 μg/mL,比出发菌株发酵单位1 416 μg/mL提高了37.43%.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NTG-LiCl复合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新农抗702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敏感抗生素对柚苷酶产生菌3-54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采用不同的UV照射时间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致死浓度(2.0 U/mL)的平板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株。从120个纳他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通过透明圈初筛和多次摇瓶复筛,得到1株摇瓶发酵单位为500 U/mL的3-54-7号菌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了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