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实现对高校的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共享,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目标之一.网格技术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共享,但其自身对用户身份和权限验证的功能还不够完善.论文提出了一种校园资源计划系统(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网格平台与校园内现有的一卡通系统的特点,搭建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以方便师生对资源信息的申请和学校各部门对相关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平台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实物和信息的有效共享,满足多元化的资源共享服务方式,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为基础,采用ASP. NET和HTML5技术设计构建基于移动平台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实现种质资源信息查询和实物申请服务,利用微信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有效提高种质资源的共享服务效率。笔者主要介绍系统总体架构、核心功能设计等内容,并详细描述种质资源申请及处理的相关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构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用户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集种质信息发布、共享、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建设,能够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主要介绍数据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网格技术的概念及特点、网格计算,提出构建基于服务网格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共享平台,以贵州省为例给出了实现涉农网络信息资源全面共享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农业资源共享是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网格技术可以实现异构资源的透明共享.作者基于农业资源的特点,并结合网格技术的发展现状,完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网格的体系结构设计、服务模型设计和原型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数字资源,可以克服现有困难,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通过网格技术,以现有主流网格中间件Globus Toolkit为基础开发平台,以资源整合和共享为目的,建立基于信息网格的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平台的体系结构模型。对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建设数字校园的规模与范围在不断扩大,不同人员、不同应用对象对数字校园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要求也不同,强化各种数据的有效处理,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关键。数字校园所提供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推送式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推进,校园卡正日益广泛被采用,而目前大多数校园应用系统互不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同时学生手中持有多种证卡,使用携带不便。目前,随着各大学校园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智能卡应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在技术可行性上已不存在问题,校园一卡通系统提供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消费认证、统一信息查询及共享数据平台,最终将实现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  相似文献   

9.
网格技术在森林防火地理信息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网格角度分析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平台中存在的资源共享受限、缺乏协同工作能力等问题,并针对当前森林防火系统中空间数据资源的特点和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引入森林防火系统中搭建网格地理信息平台(GGIP),以改善空间数据共享和应用的环境,同时对节点统一管理、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异构数据库统一访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所搭建的GGIP克服了传统GIS系统无法解决的资源有限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差等问题,可以实现资源全面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提高系统内资源的协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计算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计算资源共享环境,它可以实现校园内空闲、分散、异构计算资源的共享,并将它们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中;详细给出了基于网格的校园计算资源共享环境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其实现的关键问题,包括资源管理、任务调度模型、用户接口和安全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资源调度实例。试验结果显示了基于网格的计算资源共享环境在任务调度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