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郭县隶属吉林省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过去是吉林省有名的布病疫区。60年代后,经过有效的积极防制,1981年达到布病控制区标准;1987年又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1990年接受全国布病监测任务。一、布病流行史回顾据前郭县疫病普查记载,1953年种羊场有130只母羊流产;1954年全场3227只羊就有布病羊478只,占14.8%;职工感染布 相似文献
2.
3.
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州曾广泛流行,对人、畜危害较大,自50年代开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畜间基础免疫为主,免检结合,人间普种、普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92年全州牛羊布病率先达到“控制区”标准,1998年人间布病达到“控制区”标准。达标后各地在加强部分地区畜间免疫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检疫、淘汰、治疗和疫情监测等综防工作。1布病疫情回顾自5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羊布病感染情况调查,到50年代末共抽检羊168826只,平均阳性率达24.49%。1980年到1984年全州共抽检未经免疫… 相似文献
5.
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也是国家指令性防治疾病之一。果洛州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对畜间布鲁氏菌病进行检疫和防治,经过广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长期的不懈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4年果洛州六县牛羊布病防治效果进行程序考核,已达到“控制区”标准。为确保“控制区”标准,根据青海省畜牧厅和青海省兽医总站的要求,我们于2002年6月对玛沁县大武乡的200头牛, 相似文献
7.
8.
果洛州六县从1981年-1990年,坚持应用S2号菌苗连续牦牛免疫,收到了显著防治效果。经考核牦牛阳性率由防治前的21.0%下降到考核时的0.35%,流产物布氏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均为阴性,达到了国家规定布病控制区标准,成为我省青南地区高型牦牛首次达标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郊区从1984年开始,连续4年完成了牛羊布病免疫程序。经考核牛布病阳性率为1.05%,羊布病阳性率为0.17%,流产物布氏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均为阴性,达到了布病控制区标准,成为我省牛羊布病同时达标的第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监测与净化是控制奶牛布病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2):79-8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发生流产和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病原体随病畜的多种排泄物和分泌物(如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和粪尿等)排出体外,污染畜舍、用具、饲料和饮水等,然后经消化道和阴道、皮肤和结膜进入健康畜体引起发病。有关资料介绍,这几年人和动物布鲁氏菌病感染呈上升或回升趋势。针对这种情况,2002~2005年,我站对师一重点奶牛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监测。从监测结果显示,某牛场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有必要采取“监测、检… 相似文献
11.
13.
14.
4种凝集反应对奶牛布病检疫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WHO—T、T—SAT、P—SAT和HIT 4种方法对203头奶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并将其结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侵害牲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表现为流产、关节肿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不育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人通过接触患畜及污染物而发病,表现为发热、出汗、疲倦无力和全身疼痛等。布氏杆菌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在养殖过程中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9.
乳清代替血清诊断奶牛布病取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清代替血清诊断奶牛布病取得成功○黑龙江省八五○农场(虎林市158422)单志贵陈和增孙树友董元成智宏奶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和人体健康威胁很大。为彻底消灭布病,杜绝危害,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示范区,我们用乳清代替血清诊断奶牛布病取... 相似文献
20.
半胱氨酸凝集法代替补体结合法诊断奶牛布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胱氨酸凝集法代替补体结合法诊断奶牛布病*肖洪亮姚桂萍单志贵戴琳武文杰(黑龙江省八五○农场畜牧科·虎林·158422)(哈尔滨农垦分局兽医站补体结合法(CFT)是我国当前诊断奶牛布病的法定方法,但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要求条件苛刻,不易在现场进行。为揭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