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清代北方农牧交错带农耕北界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交错带是农牧交汇的过渡地带,其变化对区域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清代是蒙地出现大规模农业活动的转折点,也是现代北方农牧交错带格局形成的起点.文中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求证,综合分析清朝蒙地垦殖的进程,并以厅县行政建制的设置为主要依据,推求北方农牧交错带界限的变化.结果表明:1)近300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表现出向西、向北的变动态势,整体上从明长城向北推进至草原腹地;2)北方农牧交错带农耕北界有两次明显的北进过程,首次发生于乾隆年间,从长城沿线扩展到归化城土默特-多伦诺尔厅-赤峰县-朝阳县-昌图厅-长春厅,向北移动了近百公里;第二次发生在清末”移民实边”期间,东段约向北移动了300km,西段向北移动了约50km;3)清代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扩展时间和幅度存在区域差异,体现出区位条件和自然因素对农业开垦的影响和限制;4)蒙地禁垦政策的实施受到自然灾害、战争和人口增长等引起的人地矛盾的影响,在人民难以维持生计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弛禁.  相似文献   

2.
陈钧 《干旱区研究》1997,14(1):77-79
宁南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南部,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该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580-350mm,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相应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为森林资源、草原,荒漠草原,在广大的地区以农田为主,在此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兽类群。  相似文献   

3.
<正> 鄂尔多斯北起内蒙河套以南,南以长城为界,行政组成包括内蒙古伊克昭盟,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一部分及宁夏盐池县的一部分。独特的沙地和剥蚀裸露的景观同周围地区——北部的黄河河套平原、东部的黄土丘陵、西部的基岩山地及南部的黄土高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四纪以来,鄂尔多斯的环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过程。特别是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被忽视,文中以《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的相关标准做依据,分析了黄土高原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论证了黄土高原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讨论了黄土高原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展开黄土高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使黄土高原尽早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原北接蒙新荒漠、南邻西南山地、东连黄土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低温、强风、空气稀薄、光辐射强、地势险峻、冬季严寒、夏季凉爽为其自然特征。受东南季风尾闾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植被分布呈东西走向,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温性草原——荒漠,显示出明显的东西向演替现象。受其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分布亦呈现相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天然草原区划同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诸特性的区划密切相关,因为天然草原的质量及其改良措施首先决定于自然条件。全苏饲料研究所采用的天然草原区划方案便是在自然带的范围内再划分自然地区,自然州和自然小区。自然地区是自然带的一部份,它是多种自然条件的综合体,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土地和牧场资源的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区草原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祁连山区肃南县为例 ,分析了祁连山区山地草原荒漠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并结合历史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探讨了草原荒漠化的成因。由于自然因素是形成草原荒漠化的基础 ,而人为因素才是其主导因素。所以本文主要就人为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山地草原荒漠化的防治和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即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减轻草原压力 ;实现合理用水 ,提高草原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可有效抑制草原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使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盐池县聚落地名自然要素的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盐池县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脆弱,这对聚落地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盐池县聚落地名的自然要素进行统计,可将之归纳为地貌、水文、动植物、土壤、气候等类型。自然要素的分布受自然地理实体的制约,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盐池县聚落地名各自然要素呈现不同的空间特征,文中就其分布及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及其毗邻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区域分异的研究,涉及到若干虽经长期争论,至今并未得到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然而,它们却是治理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变迁、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历程、黄土高原空间范围、干湿状况和雨养农业、现代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与综合治理等问题阐述了基本观点。认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多数地方就是森林和草原相嵌构成的自然景观;全新世晚期以来,植被的破坏加剧;历史时期农牧业区域曾经历频繁更迭;现在的种种环境问题,自清朝以来已全部明朗化;黄土高原的空间范围与地质上的黄土沉积稳定带大体相符,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农业生产均应以自然区域分异为纲。  相似文献   

10.
盐池县位于宁夏自治区东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属荒漠草原地带,1983年以来,我们对该县土壤沙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沙化现状盐池县黄土丘陵边缘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主要沙化区,土壤面积803.9万亩,不同程度的沙化面积竟达689.1万亩。按沙化程度和性质可划分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农业水分常数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2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及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作物观测地段的土壤农业水分常数分析,以揭示该地域农业水分特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容重从北到南、从浅层到深层呈减少趋势;凋萎湿度地域及垂直分布变化不大;田间持水量地域分布特征明显,陇西黄土高原大于陇东黄土高原;干旱的临界土壤含水量基本上为北部小于南部,最大值出现在陇西黄土高原的中部。  相似文献   

12.
以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布设监测调查样方,利用草地基况法对宁夏长芒草典型草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云雾山、月亮山和南华山的草地处于健康状态;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和盐池县的草地处于健康但有问题状态;海原县和同心县的草地处于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地域辽阔,自然和社会生产条件差异大的特点,为解决实行多熟种植开发夏闲地决策难度大的问题,研制了西北黄土高原夏闲地开发可行性决策咨询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综合定的条件进行自动推理和判断,提出夏闲地开发可行性决策方案。根据某一生产单位或地区具体生产条件,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可迅速地逐步分析热量,水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行性,并给出可能的多熟作物组合形式和复种指数,为夏闲地开发提供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 1.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整治实质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环境的演化有自然原因,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更离不开人类自身的原因。历史上林草荫郁的黄土高原,如今却变成赤裸千里、沟壑纵横的水土流失严重区,而水草丰美的塞外草原,现在却是风少肆虐、沙丘遍布的荒漠区。这一变化无一不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关,更是和当地人民在经济贫困的支配下滥伐、滥垦、过牧、超采有关。今天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的开发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盐池县毛乌素沙地自然特点,坚持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开发出5种毛乌素沙地草地畜牧业经营模式并进行示范,以扩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渠道,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呼和浩特平原地处阴山山前三角构造地带。它北枕大青山,南濒黄河,东依蛮汗山,东南边境为黄土丘陵,系黄土高原的北缘。平原区地形总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与大、小黑河流向一致,海拔986~1100米。第四纪早中更新世为一内陆湖,晚更新世湖水消退,黑河地堑进一步断裂下陷,并形成北部山前洪积扇和大黑河上游河段与哈素海连线以北的东西向宽带状冲积洪积倾斜平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盐池县的荒漠草原区为试验地,以现场试验为手段,研究放牧强度(1.50只/hm2、0.75只/hm2、0.50只/hm2、0只/hm2)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优质牧草的重要值明显下降,毒草及家畜厌食植物的重要值明显上升;植物群落总盖度呈下降趋势,植物群落多样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草地生产力呈下降趋势,当放牧强度达到1.50只/hm2时,家畜的采食量超过了50%,草产量比封育地下降了54.9%。最后,根据草场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提出了宁夏荒漠草原合理的放牧强度以0.75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的植被演替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演替研究和现存植被的群落演替及群落结构特征 演化研究两方面论述了黄土高原的植被演替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黄土高原植被演替研 究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基于黄土高原的 植被演替规律进行仿自然植被林草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宁南山区不同放牧强度对天然草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位于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过渡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持续禁牧三种条件下的天然草地 0 - 9.9m土壤深度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三者土壤水分含量的主要差别在 0 - 4m以上土层。 0 - 4m土层的土壤湿度 ,核心保护区显著 ( p =0 .0 2 2 838)高于中度放牧区 ,极显著 ( p <0 .0 0 1 )高于过渡放牧区 ,中度放牧区也显著高于过渡放牧区 (p =0 .0 2 80 2 3)。平均土壤湿度 ,核心保护区分别是中度和过渡放牧区的 1 .2 5和 1 .5 6倍 ,中度放牧区是过渡放牧区的 1 .2 5倍。 4- 9.9m土壤湿度 ,核心保护区、中度放牧区和过渡放牧区没有显著差异 ,平均土壤湿度分别为 1 2 .3%、1 2 .7%、1 2 .7%。  相似文献   

20.
定边县地处毛乌素风沙地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候鸟南北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缺少鸟类基础调查资料,为了该地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变化,文中于2018-2020年采用样线法和定点直接计数法进行了鸟类调查和观测。结果共记录到鸟类21目54科223种。其中水鸟为99种,占总种数的44.4%;雀形目鸟类为80种,占总种数的35.9%;其他仅占总种数的19.7%。在223种鸟类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1种,陕西省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3种,中国特有鸟类仅有3种。从居留型来看,留鸟有51种,迁徙鸟类172种,包括夏候鸟64种,冬候鸟21种,旅鸟86种,迷鸟1种。从区系来看,古北界鸟类为154种,东洋界22种,广布种4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69.0%,9.9%和21.1%。4种生境类型中鸟类多样性最高的是盐湖湿地,其次是荒漠—半荒漠灌丛草原,居民区最低。文中补充了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带的鸟类多样性数据,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从鸟类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