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魏芳 《农业知识》2023,(12):27-29
<正>一、常见淡水鱼病害的特点和危害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和传染强、危害大的特点。病害一旦爆发,容易在养殖场内迅速传播,导致大量鱼类死亡。淡水鱼病害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感染病、病毒性感染病和寄生虫感染病等。这些病害不仅造成减产,还会影响鱼肉品质,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淡水鱼病害的病原体(一)细菌性病原体弧菌:如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  相似文献   

2.
<正>当然,由于人们对草食性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草鱼的养殖也愈来愈热。但是草鱼疾病多,难控制,易造成大量死亡。为提高养殖草鱼成活率,在草鱼养殖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提早预防和科学用药,笔者为指导渔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一、发病菌源及症状草鱼常见病有2类,即新、旧三大病害。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病害,其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由于人们对草食性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草鱼的养殖也愈来愈热。但是草鱼疾病多,难控制,易造成大量死亡。为提高养殖草鱼成活率,在草鱼养殖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提早预防和科学用药,笔者为指导渔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一、发病菌源及症状草鱼常见病有2类,即新、旧三大病害。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病害,其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  相似文献   

4.
1.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每年的三、四月,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逐渐活跃起来,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车轮虫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等寄生虫病.寄生虫病的大面积暴发,不仅对当前的养殖造成不良影响,还会造成鱼鳃部受损,使鱼类体质下降,导致鱼类在5-6月时频发烂鳃、出血等疾病,严重影响养殖鱼类的存活率和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5.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口黑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池塘养殖中大口黑鲈病害不断发生,常见病害主要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对以上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及其特征、流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当前大口黑鲈常见病害的有效防治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池塘鱼类养殖的四大高产优良品种,它们为群众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被称为家鱼。池塘鱼类养殖容易发生病害,造成鱼类养殖减产,甚至威胁到鱼类的健康,且鱼类有喜好聚集的特征,一旦某个鱼体发生病害会迅速传染到其他鱼类,造成更大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四大家鱼主要病害表现,并根据各鱼类主要特征、习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病害预防和治疗措施,促进四大家鱼健康生长,保证池塘鱼类养殖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发现鱼类身体一些部位有白点出现,由于误诊,耽误用药时机,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造成了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现白点症状的鱼病大体分为5种: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及痘疮病,这些症状都有白点出现,但是它们的病原不同,防治方法也不一样,因此,鱼类白点病是一种容易混淆又难以诊断的病,现将其主要区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大宗淡水鱼类因抵御低温和饥饿,造成自身免疫能力低下,若入冬前进行分塘、拉网和运输等生产操作,还极易出现冻伤及其他损伤。随着春季的到来,水温呈现波动式回升态势,易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等毒性增强,寄生虫及有害菌繁殖加快,在免疫力低下和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双重作用下,养殖鱼类易感染水霉病、烂鳃病、败血症以及车轮虫、斜管虫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倒春寒”将对养殖鱼类带来严重影响。为有效防治春季大宗淡水鱼病害发生,特提出以下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都区主要养殖鱼类2005年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监测,草鱼的病害有5种,鲫鱼的病害有3种,其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为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真菌性水霉病。  相似文献   

10.
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2016年全国黄鳝养殖总产量为38.61万t。随着黄鳝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日趋严重,迄今研究发现的黄鳝病害主要有细菌病、寄生虫病和真菌病,尚未见有病毒病的报道。黄鳝的细菌病主要有出血性败血症、烂尾病、肠炎、溃烂病等,寄生虫病有20余种。重点分析了寄生虫感染规律,主要介绍了细菌性病、寄生虫病等病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鱼病的化学药物防治会导致水质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或病原体耐药性增强等弊端。随着鱼类免疫学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鱼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系统地解析与梳理了鱼用基因工程疫苗发展的背景、意义及疫苗类型和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明确现阶段我国鱼用基因工程疫苗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未来鱼用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养殖池塘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以期能对池塘养殖的水质评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carpio)为主养鱼,平均规格71.4g/尾,密度分别为6000、9000、12000尾/hm2的3组池塘的水质情况。[结果]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养殖过程中,6000尾/hm2组池塘属Ⅰ类水,9000和12000尾/hm2组池塘属Ⅴ类水。[结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池塘水质逐渐变差,但从综合评价结果也可看出9000和12000尾/hm2组池塘的水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盐度食盐水腌制过程中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品质变化。以青鱼为实验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盐度(7%、10%、13%)腌制48 h内青鱼鱼肉品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pH变化幅度较小,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随腌制盐度升高而降低;腌制过程中鱼肉含水量随时间增加而减少,随盐度升高而降低,鱼肉中盐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鱼肉游离氨基酸在腌制过程中会有所损失;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在腌制过程中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腌制盐度升高会加快鱼肉脂肪的氧化程度;菌落总数(TVC)、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结果表明,3种盐度腌制青鱼48 h内的样品均符合新鲜的标准,且腌制盐度越高效果越佳;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鱼肉感官评定分值随着腌制时间增加而降低,且青鱼肉在盐度为7%的盐水中腌制4 h时品质最佳。研究结果为青鱼腌制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在池塘养殖生产中的效果,向大宗淡水鱼类混养池泼洒噬菌蛭弧菌,观察养殖池养殖水体的水温、pH值、NH3-N、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及鱼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蛭弧菌制剂对养殖水体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塘的NH3-N、亚硝酸盐值极显著低于对照塘(p0.01),而试验塘与对照塘的硫化氢、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在鱼病预防方面,蛭弧菌制剂使用后,能有效预防草鱼的赤皮、烂鳃和肠炎病,草鱼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Efficient fish feeding is currently one of biggest challenges in aquaculture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fish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this review, an information fusion approach was used to integrate multi-sensor and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 to make fish feeding mor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fusion is a well-known technology that has been used in different field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vision, sensor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formation fusion in aquaculture is a growing field of research that is used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dustrialized” ecosystem. This review study surveys different fish feeding systems using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y, and different food intake models. In addition, different fish behavior monitoring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water, pH, dissolved oxygen, turbidity, temperature etc., necessary for the fish feeding process, are examined. Moreover, the different waste management and fish disease diagnosis techniques using different technologies, expert systems and modeling are also reviewed.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细菌性病害达50.00%以上,化学药物仍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措施,药物滥用现象普遍。鱼类病原菌至少耐受一种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加强鱼类病原菌耐药性调查研究及抗菌药物药物学、药效学和在鱼类的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对鱼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现状、检测方法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耐药性的机制、来源和扩散进行了归纳,以期进而规范养殖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养殖条件、品种的选择、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模式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方法和经验,供罗非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温贮藏的鱼肉品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肉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生化和微生物的变化,导致鱼肉品质发生变化。通常用于评价鱼肉低温贮藏品质的指标有质地(硬度和弹性)、色泽(颜色)、风味和多汁性,本研究中对鱼肉低温贮藏品质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贮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低温贮藏期鱼肉品质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鱼类群落结构影响着湖泊的水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分析了鱼类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富营养化控制的鱼类群落管理对策,即通过放养滤食性、肉食性鱼类以及减少食浮游动物和杂食性鱼类等方式,对湖泊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和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20.
乙酰胆碱酯酶在神经突触间隙中通过催化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来维持神经冲动的正常传递,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如脑、红血球、鱼肉组织和动物血清中。总结了最近国内外关于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进展,包括乙酰胆碱酯酶的提取、纯化和固定化研究,且综述了有关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的应用进展,以及在治疗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应用,这将为以乙酰胆碱酯酶为目标的研究提供信息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