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引起变态反应的试验,是诊断结核病的一种基本方法。但在一些没有结核病存在的农场,给动物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时,一些动物仍呈阳性反应或者可疑反应。据报道,当动物在患放线菌病、双腔吸虫病、姜片吸虫病、棘球蚴病、白血病、器官内有化脓坏死灶存在和母畜发情期、怀孕后期、日  相似文献   

2.
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检测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用廖党金改进的方法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同时诊断及防治,随机抽样试验场56只绵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和计数,结果56只绵羊全部感染寄生虫病,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片形吸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及消化道其它线虫;有48只绵羊感染片形吸虫病,感染率85.7%,56只绵羊均感染线虫病,感染率100%。将该56只绵羊分组,42只绵羊治疗和14只绵羊对照,即A组试验10只(未成年羊),对照4只;B组试验13只(2~2.5岁),对照5只;C组试验19只(3岁以上),对照5只。用复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42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转阴,转阴率100%;对照14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均未转阴;治疗绵羊中41只线虫虫卵转阴,即转阴率97.6%,对照14只绵羊的线虫虫卵均未转阴。表明用廖党金方法可以同时对绵羊的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作诊断,该复合药物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早期诊断大片形吸虫病的试验方法,本试验对5株分泌抗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抗原(E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复苏、制备单克隆抗体,配对筛选出7D1、7D2单克隆抗体,将7D2作为包被抗体,7D1作为酶标抗体,通过条件优化,建立早期诊断大片形吸虫病的夹心ELISA方法。结果显示,当包被抗体稀释度为1:6 400 (0.208 μg/mL)、采用5%脱脂奶粉封闭、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10 000 (0.200 μg/mL)时,最早可检测到感染此病第7天小鼠的血清循环抗原,其敏感性可达到1:3 200 (0.156 μg/mL),与其他几种寄生虫抗原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早期检测大片形吸虫病的夹心ELISA方法,为大片形吸虫病的诊治及开发早期诊断大片形吸虫病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被用于诊断人工感染和自发感染肝片吸虫的牛。此后,ELISA又被报导作为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的一种诊断技术。随着Pappas等人描述了用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一种更快速经济又直接可见读数的改进ELISA技术。根据这一技术,把毫微克量的寄生虫抗原施加到硝化纤维膜上,研制一种微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ELISA)。本研究的目的是修改斑点-ELISA,用于绵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双腔吸虫病亦称腹腔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羊(或其他家畜)肝脏胆管、胆囊的双腔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侵袭病,本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双腔吸虫在甘肃省的分布极为广泛,全省各地的绵羊、山羊均有感染,还有许多地方的黄牛、犏牛和牦牛也有感染,也寄生于马、驴、猪、骆驼、狗、猴、兔、鹿、黄羊等动物,人也有被感染的病例。本虫在有些地区与肝片形吸虫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双腔吸虫病为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据报道有3种双腔吸虫可以感染羊。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的种类,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胆管分离的吸虫根据虫体形态学初步鉴定为枝双腔吸虫;PCR扩增吸虫的r DNA ITS序列,测序后经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枝双腔吸虫同源性达到99.8%;基于ITS-2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与不同宿主来源的枝双腔吸虫聚集在同一个分支,因此鉴定本研究分离的吸虫为枝双腔吸虫。本研究对齐齐哈尔地区绵羊感染双腔吸虫种类有了初步了解,并为双腔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以绵羊为主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造成肝组织损伤,并伴有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羊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引起绵羊为主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可引起胆管炎和管壁增厚。两病均引起肝肿大,肝被膜肥厚。严重感染时可见黏膜黄疸、消瘦、颌下水肿、下痢,急性混合感染可引起大批死亡。2005年10月初青海省湟中县降雨量充足,草场过水严重,使得盘道镇东、西岔村多数养羊专业户的藏系绵羊暴发急性肝片吸虫病及双腔吸虫病混合感染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10月初,青海省湟中县盘道镇东、西岔村4…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中采用常规皮内变态反应(TST)对广西南宁、柳州共计2 818头黑白花奶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采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方法对PPD检测结果为阳性、可疑的牛以及部分阴性牛进行复检。将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与TST检测结果相比,其敏感性为53.33%,特异性为70.49%,符合率为67.11%。本研究证实单独使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在牛结核病的诊断方面存在非特异性强等缺点,易造成假阳性牛的误杀;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对TST试验阳性和可疑牛进行复检可以提高特异性,该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检验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方法。用细粒棘球绦虫(简称,Eg)成虫抗原分别免疫兔和绵羊,收集高免血清,纯化的高免抗体。依据抗体夹心ELISA工作原理,以兔抗体包被,检测感染Eg、不同犬带科绦虫的实验犬和空白犬粪样,绵羊抗体扑捉抗原,HRP标记兔抗绵羊IgG(1∶8 000)催化显色,用酶标仪测定OD 405nm吸光度,用以确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敏感性为82.69%(43/52),特异性为85.88%(140/163);粪抗原在感染细粒棘球绦虫16d后可检出,最低抗原浓度为9.7ng/mL即犬感染5条成虫时可检测出阳性。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进一步研制检测细粒棘球绦虫虫体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早期羊肝片吸虫病的血清学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成功克隆并表达肝片吸虫GAPDH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用肝片吸虫GAPDH重组抗原包被,建立肝片吸虫病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随后优化反应的最佳血清稀释度和抗原包被量,同时筛选其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间接ELISA方法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均小于10%,GAPDH重组抗原与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对来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96份羊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6.67%(16/96)。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早期诊断羊肝片吸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54年,在本旗境内就已发现了绵羊的双腔吸虫病,野猪、狍子、鹿等野生动物亦均有该虫寄生,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定为中华双腔吸虫。该虫在我旗感染地区大、感染率高,全  相似文献   

12.
丙硫苯咪唑驱除绵羊肝脏双腔吸虫幼虫的试验张俊安(山东省垦利县永安乡兽医站)宋立业,谭学堂(山东省垦利县畜牧兽医站)王玉茂,胡汉亭(山东省滨州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于牛羊肝脏的双腔吸虫病,是危害本区绵羊的严重疾病之一。经多年调查,绵羊双腔吸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更敏感、特异的牛片形吸虫病早期诊断方法,本试验将收集的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asciola gigantica 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FgESP)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并从中筛选出检测效果最优的UV280吸收峰,从此峰对应的组分中筛选出诊断效果最优的层析组分后将其作为抗原,通过棋盘滴定试验优化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酶标二抗稀释度、显色时间等,确定临界值,建立牛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检测试验感染0~14周的水牛血清和临床160份水牛血清样本,并与已有的诊断抗原FgESP(阴阳临界值为0.320)进行诊断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层析组分F22具有较优的检测效果。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F22抗原包被浓度0.157 μg/mL,待测血清与酶标二抗的稀释度分别为1:400和1:40 000,显色时间为25 min。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5份水牛阴性血清,确定D450 nm阴阳性临界值为0.408。比较F22与FgESP发现,二者特异性相似,但F22作为抗原的敏感性高于FgESP。检测试验感染大片吸虫的水牛0~14周血清,结果表明,从感染第2周开始F22-IgG水平极显著高于FgESP-IgG水平(P<0.01),因此,F22比FgESP诊断效果更优。对160份水牛血清检测发现,F22阳性检出率为71.25%,FgESP阳性检出率为63.75%。上述结果表明,相比于FgESP,以F22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的大片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敏感性更高,可更有效地进行牛大片吸虫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取健康年青的公绵羊血液制备致敏红细胞,确定了最佳的抗原稀释度为1:4,建立了检测绵羊棘球蚴病的间接血凝试验,并通过对新疆伊宁市周边地区70头自然感染绵羊的血清进行了检出率的测定,检出率为100%,同时进行了特异性试验和诊断液的保质期的测定,试验证明,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较高,诊断液的保质期较长,可以用于绵羊棘球蚴...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甘肃省临夏回族聚集地中绵羊双腔吸虫的自然感染情况,有效地指导防治工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屠宰场进行调查。首先经过形态学观察,对疑似病原进行分离,再通过PCR方法及DNA测序来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在350只绵羊中共发现8只绵羊感染了双腔吸虫,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8只绵羊感染的双腔吸虫均为矛形双腔吸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用于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的三种诊断方法,即间接血疑(IH)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MCFT)和玻片显微凝集试验(MAT)。IH具有敏感、特异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致敏红细胞抗原保存期不长。MAT抗原的特异性强,与MCFT阳性血清的复合率为90.9%,敏感性较MCFT低1—2个滴度,使用方便,出结果快,可作为基层兽医单位诊断羊地方流行性流产使用。MCFT是国内常用的方法,使用MCFT较半微量试管法方便,可用于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的检疫。  相似文献   

17.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衣原体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标准株沙眼衣原体 T_(55)株和鹦鹉热衣原体 B_(11001)株感染的鸡胚卵黄膜乙醚浸提抗原致敏的公绵羊红细胞和两个标准株的高免血清分别与湖北分离的4株鹦鹅热衣原体的实验感染动物的抗血清和乙醚抗原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双交叉反应,并与补体结合试验(CF)和间接补体结合试验(IC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HA 在检测衣原体抗体中能发生特异性的双交叉反应,而且重复性良好,比 CF 敏感8~16倍,比 ICF 敏感64~128倍。IHA 的效价高达1:4096~8192。用 IHA 和 CF 两法同时检测自然发病猪群的血清样品212份,阳性率分别为44.8%和44.3%,二者的符合率为98.9%。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种不同的抗原制剂诊断了由绵羊布氏杆菌引起的种公羊布病,对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在全部试验中用热盐水提取的抗原比用石油醚:氯仿:酚(8:5:2)或冷盐水提取的抗原诊断效果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为敏感(97.6%),其次是琼扩试验(96.4%)和补体结合试验  相似文献   

19.
以前,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一直采用宰杀病牛(羊)寻卵数虫的方法,费时、费事,且成本高、局限性大,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畜群自然感染状况。笔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庆阳地区华池、合水、宁县、正宁4县14个乡、24个自然村、58户牧养的1467只山、绵羊进行了肝片吸虫病  相似文献   

20.
以兔抗正常绵羊血清的IgG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交联作免疫吸附剂进行亲和层析,除去绵羊棘球蚴囊液(SHF)中的绵羊血清成分。用亲和层析纯化的SHF作抗原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棘球蚴感染绵羊和黄牛的敏感性分别为92.16%和95.83%;健康绵羊和黄牛的特异性分别为95.63%和93.33%;细颈囊尾蚴感染绵羊有22.73%出现阳性反应。讨论了宿主抗原对ELISA结果的干扰,以及各种带科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之间的交叉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