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该害虫为"柞褐叶螟",学名为"Sybrida fasciata Butler"。为暴发性食叶害虫,在缝隙中越冬,化蛹时候作茧于土壤之中,7月成虫羽化。在我国的华北、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均有分布,种群有增长之趋势,在外界气候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能会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2.
白缘苇野螟(Calamochrous acutellus Eversmann)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芦苇根部、杂草附近土层内越冬,1~3代卵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1~3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单雌产卵量为110~130粒,幼虫5龄,室温下,幼虫历期30~37天.防治适期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喷施50%甲基1605乳油1000倍液;2.5%甲基1605粉剂或5%粘虫散,每亩2.5公斤,幼虫死亡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3.
4.
棉卷叶野螟是绿篱植物——木槿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大田,室内饲养1年发生5~6代,野外世代重叠,每代历期31~47天,以老熟幼虫在地上或草丛中结薄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笫1代幼虫,10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越冬,部分继续发育为下代,直至12月中旬才越冬。幼虫6龄,卷叶为害,在室内对2~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3000或5000倍液,80%敌敌畏3000或5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5000或10000倍液,田间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洒,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楸蠹野螟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表明,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苗干或枝梢中越冬,越冬幼虫95%以上为4~5龄幼虫,幼虫来年3月底化蛹率10%左右,3月下旬为化蛹始期,4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第一代幼虫4月底为孵化始期,第二代幼虫7月上旬为孵化始期,该虫危害苗木、幼树较重,10 m以上大树基本不危害.在枝、干中越冬的幼虫是翌年的虫源基地. 相似文献
6.
黄翅缀叶野螟在我国多有分布,但看见其幼虫的还是很少,因在权威资料中寄主不祥,笔者经室内外观察.发现其危害多种植物的叶片,更喜欢危害沙棘树的叶片,笔者经2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蛹越夏及冬,对沙棘树危害较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一株5年生的沙棘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相似文献
7.
白缘苇野螟是一种为害芦苇顶叶的害虫。湖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老熟的幼虫在芦苇茎秆内结薄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共分七龄,四龄前食量小,四龄后食量剧增,每龄可在苞内食尽一片心叶。该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与气候、苇田环境、收割质量、汛期水位、天敌等因子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最佳防治方法是冬前砍割干净,翌年3月前将芦苇处理完毕或药剂封堆,以防羽化的成虫返回苇田。 相似文献
8.
9.
烟草粉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试验观察及仓库内调查,研究了云南玉溪地区烟草粉螟年生活史,温湿度对其卵的孵化及幼虫在长发育的影响;成虫的羽化,交配,寿命与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该研究的结果将为烟草粉螟的综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恶性杂草野艾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播种深度等因子与野艾蒿生长的关系,并对野艾蒿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根茎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只要野艾蒿根茎着入土壤即可出苗,野艾蒿根茎离表土层越近出苗越早,5~10 cm土层是野艾蒿根茎的最适生长环境。主根发育的野艾蒿在株高、根茎长度、生物量方面明显大于侧根所发育的野艾蒿植株。野艾蒿在出苗30 d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迅速增加,在出苗120 d左右时其株高和叶片数增速则迅速回落。在0~20 cm土层中,野艾蒿根茎量在春夏季节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夏秋季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野艾蒿的综合防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越冬期和返青期各小麦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明确冬小麦抗寒性是否与芒性状有关。[结果]所有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返青期,其中有芒品种陇鉴102、西峰27号及无芒品种GB20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强,有芒品种陇育3号及无芒品种中梁30、天00102-2-2-1-1最弱。而有芒小麦和无芒小麦群体间在越冬期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冬小麦的芒性状与其抗寒性没有关系,生产上不能将其作为抗寒品种筛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菠萝叶片气孔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定植在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基地内遭受2009~2010年低温胁迫的台农17号、巴厘、澳大利亚卡因3个菠萝品种进行了寒害调查。利用人工气候室,以30℃处理为对照,3个菠萝品种在20、15、10、5℃低温胁迫处理3 d后,用电镜观察各处理叶片气孔特征。[结果]巴厘和台农17号寒害等级为1级,澳大利亚卡因寒害等级为2级;气孔密度大小顺序为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在30℃条件下气孔面积大小顺序为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因,3个品种从30℃到20、15℃气孔面积依次下降;与15℃相比,台农17号和澳大利亚卡因在10、5℃时气孔面积增加;巴厘在10、5℃气孔面积仍然依次减少。[结论]气孔密度小和单个气孔面积大的菠萝品种抗寒性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13.
对大穗黑麦草 (L .grandispicumYJFei)生物学性状观察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等的测定结果表明 ,它具有较高的抗衰老能力和抗病性。为小麦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15.
16.
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魔芋软腐病菌的分离,以所分离到的细菌对魔芋进行致病性试验,能引起魔芋软腐病。对病菌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 相似文献
17.
18.
从棉苗冷害的发生及表现形式、棉苗冷害的生理变化、提高棉苗抗冷性的途径、目前国内外植物抗冷性的研究动态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苗期冷害及抗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