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中基于历史文献与野外实地考察,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对关中东部黄渭洛河三角地带沙苑生态环境变迁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复原了其变迁过程,并以四个主要时期简要讨论造成变迁的原因。结果表明:形成初期主要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后的几个时期主要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建国后,经过合理的改造,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这些对研究人地关系很有启示意义,也为治理和改善沙苑生态环境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地区具有不同类型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环境。研究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对于实现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定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 ,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低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市化进程缓慢、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脆弱是导致生态经济系统效益低下 ,制约本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现实条件下 ,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与生态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生态经济系统 ;加快城市化进程 ;加强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建设 ;建立适宜于本地环境的生态型能源结构 ;开展小康示范村和生态示范村的建设 ;加强生态型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定西地区生态经济库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根据定西地区不同类型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 ,提出了不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生态分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态分区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合理的生态分区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综合考虑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特点及其所构成的空间组合的相似性和异质性,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分区的原则、依据及指标系统。通过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系统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聚类分析,将黄土高原划分为七个一级生态类型区,并讨论了各区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途径及任务。  相似文献   

4.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生产力途径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保证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生物保护技术体系,建立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模式,解决黄土高原沟壑区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为国家对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生产力途径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保证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的生物保护技术体系,建立黄土高原沟壑区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模式,解决黄土高原沟壑区经济发展中人口一资源一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为国家对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详细地论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艰巨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该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西生态环境破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带 ,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 ,山西是全国生态破坏最严重、环境质量最差、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省份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 ,山西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出发 ,分析生态破坏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影响 ,提出遏制山西生态环境破坏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湿地农业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充分利用三江平原地区历史与现状的有关资料,详细探讨了该区湿地农业开发所产生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将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5方面,即湿地生态过程改变、湿地生态功能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化和农业环境污染突出。结合该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本文最后指出,为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该区湿地开发的代际公平、加强现有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以及进行区域农业环境的综合整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民族和延续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但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辗转,黄土高原上出现了生态危机,并且越来越严重。本文运用生态伦理学的有关理论,根据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和所面临的危机,提出了黄土高原健康生命的概念,以及建立黄土高原健康生命的目的,并尝试建立起黄土高原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维持黄土高原健康生命的途径。旨在通过此类研究唤起人们对黄土高原的重新认识,唤醒人类对黄土高原的尊重,我们要视黄土高原为一生命体,与之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宏观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在背景调研及深入剖析黄土高原边缘地区生态系统特点基础之上,应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构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框架,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论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15,他引:39  
土壤水分生态条件的恶化愈来愈成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限制因素,我们在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生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土壤剖面水分变化、区域水分变异规律,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植被生产力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改善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生态环境、提高植被生产力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退耕还林(草)工程效应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生态类型区划原则,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然后根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从生态、社会经济2个层次中选取对黄土高原影响较大的28个指标因子,建立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每个生态类型区的特征和自然状况,确定不同生态区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评价了陕北黄土高原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现行生态建设模式,并利用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趋势线分析法,分析该模式带来的经济效应,特别运用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及垦殖指数等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过程,对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对湟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湟水流域属青藏高原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是青海省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近代青藏高原受人为经济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于流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急剧发展,人口剧增,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和扩大,使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现代工业的产生,工业污染日趋严重;湟水径流量逐年减少;工业用水比重逐渐增大;水上流失严重;区域小气候环境恶性化;灌区灌排不平衡,地下水位上升;生物种群和数量急剧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湟水流域的环境问题提醒我们,在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高原地区,必须高度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做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生态脆弱区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太阳辐射、降水量、日照率、地面长波辐射、土地利用等数据和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测算了研究区植被净生产力、生产有机物价值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各类植被净生产力年际间变化大;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植被净生产力空间差异显著,而且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净生产力也不相同;陕北黄土高原城郊区植被生产有机物总价值随时间变化明显,其中榆林市城郊区年际间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高原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18  
利用1951-2001年陕北黄土高原24个测站的降水资料,采用累计距平、线性趋势估计及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降水南多北少,近51年来降水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北部长城沿线降水减少,中部(延安以北)与南部(延安以南)降水略有减少,府谷和横山、子长、延长一带降水减少最显著.3个区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差异较大,中部的春季、北部的夏季及南部的冬季降水减少,其它区域及季节降水变化基本平稳,增减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是认识其环境演变的基础。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黄土高原历史时期的植被变化。得出:西周以前及西周战国时期黄土高原植被保持着天然状态;秦汉时期天然植被仍占较大比重,人类活动尚没有改变黄土高原的植被面貌;唐宋时期河谷、平原地区已无天然森林,丘陵、山地植被也遭到破坏,北部沙漠开始扩张,自然环境处在恶化之中;明清时期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造成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开垦土地,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据推算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森林覆盖率为53%;秦汉时期下降为42%;唐宋时期下降至32%;明清时期下降至4%。黄土高原濯濯童山主要是近600多年来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黄土高原南部地区TM和ETM+遥感影像,在获取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区域内农业用地的动态演化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并运用ArcGIS软件进行不同类型农业用地变化模拟与输出。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南部地区耕地的分布主要受距县城中心的距离、高程、坡度、坡向、人口密度、地均GDP的影响,其中受坡度影响最大,发生比expβ是0.83130204,高于其他因子;其次是高程和人口密度,发生比expβ分别为0.99932988和1.00011472。2)林地的分布主要受坡度和坡向的影响,坡度影响最大,坡向次之,发生比expβ分别为1.09136459和0.99209087。3)草地的分布受坡度和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大,发生比expβ分别为1.02784089和0.99843133。影响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相对集中,主要包括坡地形度和人口密度,这说明该区域农业土地利用的人为干扰较强烈,人类活动是研究区农业土地资源和土地生态系统变化速率不断加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