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土壤对磷酸盐吸附因子的主组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对31个土壤8个吸磷因子的主组元分析表明,土壤腐殖质,粘粒,活性铁,pH,土壤粘粒中的 Fe_2O_3和 Al_2O_3是影响土壤的主要吸磷因子.根据第1和第2主组元方程可把土壤吸磷强度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4个等级.4个等级土壤最大吸磷量 x_m 分别为:>850,600—850,350—600,<350μgP/g 土.  相似文献   

4.
主组元分析在潮土肥力评价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8个与肥力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对潮土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潮土肥力有三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其肥力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通过试验还揭示了各类型的主要肥力限制因素。分析结果和土壤的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5.
研究福建4条代表性山地土壤垂直带谱中铁的形态的结果表明,氧化铁的活化度和游离度随海拔升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应用主组元分析法,前两个主组元全铁和游离铁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5%以上。据此认为,氧化铁的活化度可以作为划分常湿润铁铝土亚纲和湿润铁铝土亚纲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因母质、地形、气候条件和垦殖历史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土壤钾素含量处于中等或较丰富水平.近20年来,随着农作物产量和对钾素养分吸收量的成倍增加,有机肥料和钾素化肥施用不足,土壤钾素含量逐年减少,钾素化肥肥效明显提高.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秸秆还田,增加钾素化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7.
大同地区土壤钾素状况与作物施钾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同地区七县二区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化验分析,全市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05.3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为714.6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mg/kg的占50%以上。大同地区土壤施用钾肥对马铃薯、蔬菜等喜钾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8%~20%。  相似文献   

8.
对晋南麦区钾素和钾应用效果的调查与研究表明 :①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 ,晋南麦区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呈下降趋势 ,下降幅度以潮土 >褐土 ;盆地 >丘陵>塬地 >山区 ;同一生态区域内 ,低肥力 >高肥力 >中肥力。②土壤速效钾含量≤ 10 0mg/kg时 ,小麦施用钾有明显的增产效果。③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氮磷化肥的基础上 ,每公顷施氧化钾 75~2 2 5kg ,每公斤氧化钾增产小麦 2 .16~ 4 .2 2kg ,增产幅度以高肥力 >中低肥力。④目前 ,晋南麦区钾肥的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氧化钾 135~ 180kg ,以全部作基肥且集中条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的途径,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22年的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定位试验为对象,通过钾素容量和强度(Q/I)法研究了常规平作、冬水免耕、垄作免耕、厢作免耕、垄作翻耕5种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全钾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供钾强度(AR0K)和供钾容量(-ΔK0)在原始土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PBCK)和交换自由能(-ΔG)在原始土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单作中,常规平作比冬水免耕有利于提高AR0K和-ΔK0,而常规平作的PBCK和-ΔG值均低于冬水免耕;在水旱轮作中,垄作免耕比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有利于提高土壤AR0K和-ΔK0以及PBCK值,而垄作免耕的-ΔG值低于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与试验前相比,各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全钾均有所降低,水旱轮作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比单作处理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垄作免耕的全钾下降幅度最小,有利于维持土壤全钾水平。土壤供钾参数(AR0K、-ΔK0、PBCK、-ΔG)结合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全钾,可以很好的评价土壤供钾能力。在单作中,常规平作在提高土壤供钾能力方面优于冬水免耕;在水旱轮作中,垄作免耕在提高土壤供钾能力方面优于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  相似文献   

10.
风沙区农田土壤钾素状况及玉米田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北部风沙区农田土壤的钾素状况及固钾力的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土壤中,全钾含量为20~30g/kg,属较高水平;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35.6~71.4mg/kg、213.3~376.5mg/kg;固钾率为21%~66%。钾肥田间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钾肥能刺激苗期次生根的生成,提高苗期的生长量,增强抗旱、抗土壤不良环境的能力,提高籽实的千粒重、穗粒数,增产效果显著,但肥效受当年的气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5个耕作土壤对钾素的选择与固定的特征。结果发现,以伊利石为主的土壤的交换选择性系数(K_G)及K_G趋于恒值时的交换性钾比率(EPR)均明显高于以高岭石为主的土壤,供试土壤的K_G与质地、物理性粘粒中的云母类矿物含量及固钾作用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土壤对钾索的交换选择性因质地、粘土矿物组成及物理性粘粒中云母类矿物含量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K_G的大小反映了土壤固钾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来自区内外的24个普通甜荞品种,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品种选育时,应以株粒数、丰产株型和千粒重为主要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供试土壤按粘土矿物组成分为4组.第1组(土壤7)和第2组(土壤1,2和6)以蛭石和伊利石矿物占优势,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该类土壤,尤其是第1组土壤,具有较高的缓冲钾位势变化的能力和有效钾库;但钾的有效性却较低.相反,以高岭石为主、阳离子代换量较低的第4组土壤(土壤3,8,9和10),其钾位缓冲力和有效钾库均较低;但钾的有效性却较高.而以伊利石为主、高岭石为次的第3组土壤(土壤4和5),其钾素状况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奶牛评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奶牛评定及分类是可行的。具有其它分析方法不具备的优点。应用此种分析方法进行奶牛评定表明,在奶牛评定的10个指标中,体高、尻角度和后房高度3个指标是影响奶牛评分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树杨梅果实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云南野生和引进栽培的10个大树杨梅野生种(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的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2.5%,并根据主成分值初选出6个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为开发利用野生大树杨梅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亚洲百合杂交系和麝香百合杂交系的共9个百合栽培品种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的生殖性状间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以将原10个性状综合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5.4%以上。第2期韩凤鸣等百合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玉米籽粒中矿物元素的含量,为提高新疆玉米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地区23份玉米籽粒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分析钙、铁、锌、镁、磷等5种元素的含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23份新疆玉米籽粒品种镁的含量变动范围为92.65~138.26 mg/100g,磷的含量变动范围为158.91~282.71 mg/100g,钙的含量变动范围为8.22~17.15 mg/100g,锌的含量变动范围为0.84~1.95 mg/100g,铁的含量的变动范围为0.36~1.29 mg/100g。【结论】矿物元素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登海8883>新玉54号>新玉9号>2564>新玉47号>新玉80号>新玉87号>新玉84号>新玉41号>3376>农润919> KX9384>禾玉187>新玉60号> M753>新玉74号>新玉59号>新玉29号>9384>335>新玉77号>新玉13号>新玉65号。  相似文献   

18.
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指标体系中对测定指标的评价、排序及简约,实现对多指标体系的降维.[方法]举例将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引入主成分分析中.[结果]测定指标对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保留了对主成分影响显著的指标,剔除了对主成分作用较小或存在共线性的指标;通径分析揭示了测定指标对主成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体现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通径分析中测定指标对主成分决定系数的分解结合主成分特征值的百分贡献率可对测定指标进行评价,提取反映总体主要信息,真正实现测定指标的简约.[结论]主成分分析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对多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评价,实现测定指标的真正降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