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4 菌索的分化结构和功能 目前已知菌索分化的基本结构:菌索的结构和功能在复杂程度上可与植物的根相比拟,菌索可能也分泌一些物质(Mallett&Colotelo,1984).按照Garraway(1991)的观点,菌索结构和功能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分离筛选后的昭通乌天麻野生蜜环菌为试材,以PD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NAA对昭通乌天麻野生蜜环菌菌丝出现时间、菌索出现时间、菌索长度、生物量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5.0μg/mL)的菌丝、菌索出现最快;处理1~5(0.5、1.0、2.5、5.0、10.0 μg/mL)菌索长度明显大于对照,处理6~9(25、50、100、250 μg/mL)菌索生长明显小于对照;最终的生物量以处理4(5.0 μg/mL)为最大;处理3(2.5μg/mL)和处理4(5.0 μg/mL)蜜环菌生长状况最好.综合比较来看,以处理4(5.0 μg/mL)为蜜环菌生长的最佳浓度.该研究为后续蜜环菌的培养、菌包生产以及研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蜜环菌菌索多糖收率,本文按正交表L9(3^3)设计试验,获得蜜环菌菌索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倍数25倍,提取时间3h,醇浓度99.5%;同时以多刺裸腹蚤为实验对象,发现该多糖具有促进该蚤生长繁殖和延长寿命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2株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2株昭通本地天麻共生蜜环菌(SNA03、SNA04)菌索生长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以生物量为考察指标。2株菌菌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暗培养下菌索生长速度最快;单糖(葡萄糖)为2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有机氮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无机元素为K2SO4(SNA03)和KH2PO4(SNA04),最适维生素为VB2;最佳营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酵母膏∶K2SO4(SNA03)或KH2PO4(SNA04)∶VB2=15g·L-1∶3g·L-1∶2g·L-1∶0.005g·L-)1,氮源(酵母膏)是影响菌索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昭通的2株天麻共生蜜环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对昭通蜜环菌快速工业化制种及天麻的大规模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野外采集到的蜜环菌菌材,经常遇到被绿霉等杂菌污染的情况,采用常规菇木分离法成功率很低.对此,我们另辟途径,采用引培法,先促使其长出幼嫩菌索,再进行常规菌索分离,效果非常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黔西北蜜环菌菌种退化造成的天麻减产问题,首次对其进行诱变选育和母种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接种菌索部位在尖端0~1.0cm时生长最好;氨水的诱变效果最好,1%氨水诱变2min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突变株;最适合优良突变株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黄豆粉20g、马铃薯200g、琼脂15g、磷酸二氢钾2g,水1000mL,pH自然。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用桃树、柳树、硬杂木、龙爪槐等不同树种木段添加等量麦麸作为培养基主料,进行蜜环菌的培养,研究了其菌索的生长速度和长势等.结果表明:蜜环菌在桃树枝条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良好,在硬杂木和柳树木枝条中次之,在龙爪槐枝条中几乎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两株蜜环菌Am 0 1和Am 0 9接种于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琼脂含量的斜面培养基上 ,试验结果表明 ,两株蜜环菌菌丝均在含“A”物质和牛肉膏浸提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菌索最健壮 ,满管时间最短。在三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上 ,以每 10 0 0mL琼脂用量为 15g菌丝菌索生长势最佳。在同一培养基质上蜜环菌Am 0 9的长势和长速显著优于Am 0 1  相似文献   

9.
宋金山  李盛军 《食用菌》2002,24(2):19-19
近年来 ,一些菌种厂家在蜜环菌制种过程中出现如菌索长不到袋底 ,培养液酸败变质 ,杂菌污染率高现象 ,严重影响了蜜环菌菌索分枝和菌种活力 ,甚至造成菌索死亡 ,致使部分天麻种植户劳而无获。现将我所菌种厂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供菇友参考。1 装袋灭菌  1选好树枝 :树枝应选用直径 1cm左右老龄栎树枝条 ,截成 3~ 4cm的斜面 ,树皮厚耐腐朽 ,传菌快。装袋 (13~14 cm× 2 8~ 3 0 cm ,厚 7~ 9丝平底袋 )时轻轻在空中用手抖动袋使枝条装实。袋内树枝距袋口 10 cm。2添加营养物 :树枝装好后 ,加营养物 (木屑比麸皮为 8∶ 2 ) ,每袋加 10~ 15…  相似文献   

10.
蜜环菌A9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学琴 《食用菌》2008,30(1):25-26
蜜环菌与天麻共生,为天麻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试验选用适宜于天麻生长的蜜环菌A9菌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试验中采用3种培养基和5种琼脂凝固剂量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菌A9在含有5g牛肉膏浸提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索最健壮,满管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1.
杨儒钦 《食用菌》2007,29(1):28-28
蜜环菌原种生产,利用枝条加营养液为培养基,具有工艺简单,菌种成活率高,生长快等特点;由于蜜环菌菌索可使菌柱体膨胀,使菌柱交得坚固,会给接种工作带来一点难度,但不是主要的,能够培养出健壮的菌索是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2.
蜜环菌多糖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蜜环菌(Armilarielamelea)菌索的水溶性多糖经提取、分离和纯化,得单一均匀性组分Am0。Am(〔α〕25D+50°)不含蛋白质,分子量为138万。Dische反应证明Am含有糖醛酸。水解产物为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和糖醛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m多糖的组成单体为吡喃糖  相似文献   

13.
周光龙 《食用菌》1994,(3):23-23
天麻是异养型植物,其营养来源依赖于侵入块茎内的蜜环菌苗丝。这种蜜环菌Avmillaria mellea是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兼性寄生的腐生性真菌,在通常情况下,蜜环菌腐生在植物残体上,以分解植物残体获得营养而生长发育。正在发育中的天麻,其块茎内的蜜环菌通过菌索与腐生在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相联,此时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把菌材或培养料分解为可吸收的养料,通过菌索供天麻块茎中的菌丝或天麻生长发育之需。可见,蜜环菌是天麻赖以生存的支柱,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天麻产量。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在天麻衰老或者菌材、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耗尽失去营养来源时,就利用天麻块茎中的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或生长,甚至在衰老天麻块茎中腐生直至天麻块茎解体。所以,选择好培养料和菌材,培养数量较多的蜜环菌并使它在较长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腐生营养源,就成为天麻栽培速生、丰产的关键。 (一)选地挖坑 露地栽天麻,应选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的荒地或林间空地,坡度小于25°,pH值4.5~6.0,海拔800~1700m。4~5月整地,清除树根、石块,然后隔50~80cm间距挖一个50×80cm的培养坑(又称窖),深度视生育期内气温而定,一般在45~60cm。 (二)培养蜜环菌 ①菌种来源:从林间采集,进行培养扩大繁殖。如果菌丝长  相似文献   

14.
蜜环菌的培养I.菌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范  李军等 《食用菌》2002,24(2):35-36
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是一种兼性寄生菌 ,以腐生为主 ,兼营寄生生活。其子实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用菌。蜜环菌可在60 0多种树上生存 ,在自然界多生长在树根和枯木桩上。当它侵染在活树上时常引起根腐病。与此相反 ,有些植物被蜜环菌侵染后生长旺盛 ,例如天麻 (Gastrodia elata )及猪苓 (Grifolaumbellata)必须靠蜜环菌侵染提供营养才能生长繁殖。因此为了推广、发展天麻和猪苓生产提供优良的菌种及菌材。本文就蜜环菌的人工培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 菌种的分离蜜环菌菌种是在自然界中从长有蜜环菌索的树根中将其分离下来或用野生…  相似文献   

15.
蜜环菌菌索多糖对小鼠血糖及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研究了蜜环菌菌索多糖AMP - 1和AMP - 2组分对小鼠血糖及其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 :AMP - 1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 ;AMP - 1、AMP - 2均能抑制四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 ;AMP - 2能显著降低四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AMP - 1、AMP - 2 (灌胃剂量为 10g/kg/d)对供试小鼠无毒性作用 ,内脏器官均正常无损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菌种保藏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红 《食用菌》2003,25(6):42-42
蜜环菌菌种在保藏过程中极易退化,发生生长缓慢,菌索细弱无力等异常现象,造成生产减产。因此蜜环菌菌种的保藏比其它菌种要求更高。一般常用的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封藏法、真空冷冻干燥法及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等。现就常用的保藏方法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用壳斗科及桦木科常见树种的细小枝条和叶片及农作物茎干培养蜜环菌,分析测定菌丝体的长势和性状并对材料进行评价。筛选出玉米秸秆可作为蜜环菌菌包生产的最佳原料,而麻栎枝段可作为天麻种植中替代菌材的最适材料。玉米秸秆添加2%蔗糖可显著增加菌丝产量和缩短培养周期。与麻栎枝段相比,质量比为7:3的麻栎和旱冬瓜混合枝段培养蜜环菌,菌索产量和性状无显著差异,但菌丝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18.
廖昌国 《食用菌》2004,26(2):17-17
蜜环菌,又名榛菇,分布很广,用于伴栽天麻和猪苓的蜜环菌菌种,主要从高海拔天麻和猪苓产区采种分离培育,从低海拔采种培育蜜环菌并应用于生产中报道较少。笔者于1999年4月,在山峡电站配套工程的鲤鱼塘水库脚下,树林中发现一片萤光闪亮蜜环菌。经采集菌索和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连  相似文献   

19.
廖昌国 《食用菌》2004,26(2):17-17
蜜环菌,又名榛菇,分布很广,用于伴栽天麻和猪苓的蜜环菌菌种,主要从高海拔天麻和猪苓产区采种分离培育,从低海拔采种培育蜜环菌并应用于生产中报道较少。笔者于1999年4月,在山峡电站配套工程的鲤鱼塘水库脚下,树林中发现一片萤光闪亮蜜环菌。经采集菌索和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连锁驯化培育成峡渝01蜜环菌种。经多次对比实验证明,该菌  相似文献   

20.
蜜环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复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发现,蜜环菌子实体在现蕾时,对其环境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即温度为14℃~20℃,湿度80%~90%,光照1000lx左右。虽分离蜜环菌种源的材料很多(菌材、菌索、母麻、白麻、蜜环茵子实体),但以从蜜环菌子实体中用孢子分离法,分离的成功率高,得到的菌丝体和菌索生长势强,生活力旺盛。生产和分析了制作蜜环菌栽培种和原种的5个配方,证实配方1和配方2是最优化的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水量以65%~7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