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是生长在海水中的优良虾品种,通过淡化驯养,可在内陆淡水中正常生长。2004年,广丰县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养殖南美白对虾300亩,5月13日、5月25日两批虾苗淡化成活率很低,通过总结前两批的淡化经验,改进了淡化技术,6月15日、7月3日两批的虾苗淡化成活率达80~90%。现将南美白对虾苗淡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近年来海水污染的加重,南美白对虾在海水养殖条件下开始表现出大规模病害发生,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品种多、剂量大,导致药物残存量较高。而在淡水条件下养殖该品种,能隔绝自然海水致病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途径。随着淡水养殖面积的扩大,苗种来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针对目前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方法比较简单粗糙、淡化成活率极低的现象,课题组进行了"利用高盐海水加兑黄河水进行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标粗技术"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具有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的特点,并且在淡化养殖中病害少,是淡水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为提高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综合技术水平,我们总结一些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站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的经验,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养殖。对于减少或隔断海水中对虾白斑病原体在养殖池塘中传播,以及扩大对虾养殖区域都有重要的意义。南美白对虾能生存在淡水之中,但是底泥中必须含有少许的盐分。一般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都在沿海附近区域,或已经蓄淡的围垦区。浙江萧山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北方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并从沿海向内陆发展,由海水养殖向淡水养殖迈进。虾苗淡化是南美白对虾在淡水地区养殖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育苗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降低风险,很少将虾苗淡化到1‰以下,通常淡化到7‰左右甚至更高就作为淡化苗出售(因为7‰左右盐度的虾苗运输成活率高)。这种虾苗在进入淡水池塘养殖前必须经过进一步淡化才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我们于2003年6月13日在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引进虾苗,随机取样,进行了二级淡化试验。现将淡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兆军 《河北渔业》2019,(7):20-21,29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都是采用水泥池淡化标粗。利用水泥池投资大、成本高,而且在水泥池内培育虾苗密度大、风险大,间接增加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本,更增加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标粗新模式,2018年在河北黄骅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土池淡化标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虾养殖作为一项优势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要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且经淡化驯养可在低盐度或纯淡水池塘养殖。被公认为优良的对虾养殖品种。为了开发养殖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提升淡水渔业的档次,丰富本地市场水产品种类,加快高效渔业的发展。笔于2003年~2004年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赵志养殖场淡水条件下养殖南美白对虾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显。现将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营口地区自2000年开始引进南美白对虾,采用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海水养殖,另一种是淡水养殖。由于利用淡水池塘养殖的成功率更高,效益显著,所以淡水池塘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对淡化虾苗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一般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购进仔虾进行淡化培育后,放入淡水池塘养殖。所以淡化虾苗的质量对养殖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逐步总结出一套营口地区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技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要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而且经淡化驯养可在较低盐度甚至纯淡水池塘养殖,被公认为优良的对虾养殖品种。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对提升渔业档次、加快效益渔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求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