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豆天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豆天蛾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豆天蛾的生物学习性、发生防治和综合利用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豆天蛾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对豆天蛾的营养成分、人工饲养、虫草研究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豆天蛾的种质鉴定、人工饲养技术、豆天蛾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最后对豆天蛾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豆天蛾早期的胚胎发育过程,历经卵裂与胚盘形成、胚带与原肠形成及体腔发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火力楠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力楠属木兰科常绿乔木,为热带、亚热带珍贵乡土树种,具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适应性强、改良林地土壤等特点。其树干通直,出材率高,材质优,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工艺品、家具、胶合板、造纸等行业,是优良防火树种之一。目前火力楠的育苗、营造林技术已趋于成熟,今后应加强对火力楠良种选育、子代测定、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挖掘该树种的开发利用潜力,为主产区营造林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笼罩饲养豆天蛾幼虫并对其生命表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其田间养殖的制约因子包括:1~2龄时期的雨水和高温曝晒、细菌性侵染、朱砂叶螨的滋生;并由此提出应根据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保证规模化养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豆天蛾反季节养殖成功试验中温室内外气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室中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豆天蛾反季节培育成功的主要有利影响因子,尤其温度是决定豆天蛾提前化蛹的关键所在,但同时也带来了病虫害增多以及二代成虫畸形比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豆天蛾在阜阳市颍东区是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介绍了豆天蛾的生活习性、测报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豆天蛾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初步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天蛾是豆类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昆虫资源,在山东省、江苏省的部分地区已形成特色菜肴。本文从人工饲养种群的老熟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细菌8个菌株,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进行厂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1号细菌菌株属于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2、3号菌株暂小能确定所属地位,分别记为Clanis bilntata(L_2)、Clanis bilineata(L_3);4~7号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地杆菌属(Terrabactcr)、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fium)、李斯特氏菌属(Listefia)、丙酸杆菌属(Propi- onibactefium);8号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plus subtilis)。不同细菌属之间在豆天蛾幼虫肠道环境中存在数量方面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按照豆天蛾的发生世代的条件和生活习性,选择正确的人工养殖技术与方法,有效防止和控制天敌为害,提高种苗成活率。通过管理,促进入蛰幼虫提前化蛹和羽化,提高成虫交配产卵和孵化成活率。选择和引进感光型高蛋白大豆品种,通过扩行、减株、增加大豆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为豆天蛾提供充足的食料,增加初孵幼虫投放量,提高人工养殖豆天蛾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甜高梁引种观察及综合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宋越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10-11011
[目的]探讨蛹虫草在豆天蛾幼虫和蛹上的接种效果。[方法]以豆天蛾幼虫和蛹为寄主,进行蛹虫草接种试验,比较不种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菌种的影响及接种效果。[结果]不同接种方法对豆天蛾幼虫和蛹感染虫草能力有影响。从感染虫草菌能力方面看,用浸过虫草液体菌种的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以放置在已经发满菌丝的固体培养基上并用洋槐叶饲喂的豆天蛾幼虫为寄主进行的接种试验;而豆天蛾蛹上接种的最佳方法为注射50山的液体菌种。[结论]该研究为蛹虫草寻求廉价的寄主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豆天蛾幼虫保藏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solve the seasonal supply problem of Clanis bilineata Walker larvae,effects of larva instar,time and temperature on larvae preservation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5th instar mature larvae had the best preservation durability,and their optimum preservation condition was 2-4 ℃ with a upper time limit of 8 months.  相似文献   

13.
豆丹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豆丹的高产养殖技术。[方法]以老熟豆天蛾幼虫为豆丹种,利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的方法进行豆丹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大棚培养有助于豆天蛾的提前化蛹及羽化,首次羽化即第1个成虫飞出的时间比常规方法提早2个多月,而且出现2个羽化高峰。采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可多批次收获青豆丹,豆丹产量是常规方法的4倍多,达3000 kg/hm2以上。利用大棚育种,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养殖豆丹的粗利润是常规方法的8倍以上,经济效益在290000元/hm2以上。[结论]利用大棚培养豆丹种,用网罩及分批种植大豆方法养殖豆丹,产量是常规方法的4倍多,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4.
从感病的豆天蛾幼虫中分离和纯化了一种新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提取了基因组DNA,采用Shotgun方法构建了病毒DNA的文库,对其中一些克隆分析发现一长度为465 bp的读码框,编码154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没有发现同源性极高的核苷酸序列.但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与sod基因同源性较高,与NPVs及GVs的同源性分别为67%~82%和54%~59%,并且更接近于II类NPV.在CbNPVsod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一些与SOD活性相关的位点及维持空间构型二硫键的位点均保守.CbNPV的全基因组序列有待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的gp41同源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打下基础。【方法】从豆天蛾幼虫尸体中分离纯化了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提取其基因组DNA,用shotgun法构建了DNA片段的文库,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对CbNPV的gp41同源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CbNPV的gp41同源基因长度为933 bp,编码31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bNPV GP41与I类NPV及II类NPV GP41的同源性分别为53%~61%和56%~73%。【结论】初步推测,CbNPV与II类NPV的亲缘关系可能更近。  相似文献   

16.
从豆天蛾幼虫虫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一个与杆状病毒F蛋白基因同源性很高的读码框序列,该长度为2 109 bp,编码7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CbNPV F蛋白与II类NPV和I类NPV F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32.9%~61.8%和8.0%~16.1%,并且将它与多种I类NPV杆状病毒同功能蛋白GP64进行分析,同源性在9.1%~11.4%,表明CbNPV F蛋白与I类NPV的F及GP64蛋白的同源性很低,因此认为CbNPV属于II类NPV。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lbi NPV)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hja NPV)的光解酶是否具有修复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功能,本试验分析了2种光解酶基因对大肠杆菌和家蚕(Bm)细胞抵御紫外线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来源于Thja NPV的野生型光解酶基因(Thjaphr)的表达显著提高了大肠杆菌的光修复能力,而来源于Clbi NPV的突变型光解酶基因(Clbiphr)没有光修复功能。在紫外线处理的Bm细胞中,野生型及突变型光解酶基因均没有表现出光修复活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hjaphr及Clbi NPV光解酶基因大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2)定位于家蚕细胞的细胞核,小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1)仅在细胞质中积累。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我国木材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的框架,我国木材工业现状及其木材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木材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内容以及完善我国木材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蓝藻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性繁殖,严重影响了水体的结构与功能,给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危害。通过对其综合利用的研究,变废为宝,将为水体处理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系统介绍了蓝藻在能源化利用、提取天然色素、提取藻胆蛋白、提取多糖、生物固氮及其他方面的利用情况,以为蓝藻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