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葡萄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矢芙罗莎等4种葡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蔗糖浓度、琼脂浓度、pH、光强及温度对葡萄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15~20 g/L对葡萄试管苗的生根最有利;pH值对试管苗平均根系数量、根粗、根长和根冠比影响显著,生根数与平均根长随pH值升高而减小,平均根粗与根冠比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琼脂浓度显著影响葡萄试管苗生根,随着琼脂浓度的增加,根源基产生时间延迟,平均根长和根冠比降低,而平均根粗和生根数增加;生根数在3种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平均根粗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下降,平均根长和根冠比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5℃时降低;平均生根数、根长、根冠比和根粗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以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材,采用大棚旱育毯苗试验,在常规营养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明显增加了营养土中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降低了容重,显著提升了通气和持水性能。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可显著提高秧苗地上部(叶龄、叶长、叶宽、株高、假茎宽和根冠比)和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生长能力。同时,随施炭水平的增加,叶片、假茎和根系中的内源激素(IAA、GA_3、CTK)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ABA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植株内源IAA含量与假茎宽、百株干重和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植株内源GA_3含量与叶宽、假茎宽和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叶长、株高、根冠比、百株干重、根总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分支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植株内源CTK含量与叶宽和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叶长、株高、百株干重、根冠比、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分支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反,植株内源ABA含量与根平均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分析表明,适量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改善营养土理化性质,进而提高秧苗综合素质,其中以添加生物炭30%~40%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模拟喀斯特生境土壤干旱胁迫对蚬木苗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喀斯特土壤干旱环境下植物的生长及形态适应性,模拟构建了喀斯特"土壤层-岩石层-岩溶水层"水分供应装置,以2年生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岩溶水层岩溶水分(有/无水分)和土壤水分2个因素对蚬木幼苗生长及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溶水分和土壤水分极显著影响蚬木幼苗生长,苗木净生长量随土壤干旱增强显著下降,岩溶水层有水处理下(W)苗木净生长量显著高于无水处理(N)。两者极显著影响着苗木总生物量及茎、叶生物量,岩溶水分极显著影响根生物量;生物量随干旱胁迫增强显著下降,W处理的显著高于N处理。土壤水分极显著影响着根冠比和根、茎生物量比,岩溶水分显著影响茎生物量比,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根冠比和根生物量比、极显著影响着茎生物量比。中度和重度干旱下根冠比及根生物量比显著高于对照,茎生物量比随干旱增强显著下降,W处理茎生物量比显著高于N处理。两个因素极显著影响苗木地径、株高、根长等,岩溶水分显著影响叶片数和一级分枝数、土壤水分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地径产生显著影响、且极显著影响叶面积。蚬木幼苗生长受土壤水分条件影响较大,土壤干旱胁迫下表现为生长下降、生物量分配和形态发育发生改变等适应策略,岩溶水分对苗木的影响与土壤水分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陆稻根系性状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份水稻和2份旱稻品种为材料,在桶栽保水、桶栽旱种条件下比较根长、根数、根冠比等主要根系性状的差异及根系性状与旱作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根长、根数、茎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均低于保水栽培,而水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根冠比(根茎干重比)多呈上升趋势。在两种水分管理条件下品种间根长变异较小,根鲜重、根干重存在较大差异。根长与旱种产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根数与抗旱性无关,根冠比与旱种产量及抗旱系数为负相关,认为根长可作为鉴定水稻抗旱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农膜生长棚对三七种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三七种苗生长的不同透光率,为三七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白色和蓝色两种农膜搭建3种透光率(21.0%、10.0%和5.5%)的三七生长棚,在棚内培育三七种苗至移栽期时,分别测量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并计算根、茎、叶的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结果]在白膜生长棚条件下,除叶片数、根长、叶重比和茎重比外,其他指标均随透光率减弱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即在10.0%透光率下,白膜生长棚内的三七种苗株高(12.34 cm)、茎粗(1.48 cm)、主根直径(11.30 cm)、根数(8.40条/株)、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0.816 g)、根冠比(2.882)和根重比(0.737)均最高,三七种苗长势最佳.在蓝膜生长棚条件下,除株高、叶片数、主根直径和茎生物量外,茎粗(1.50 cm)、根长(15.36 cm)、根数(10.50条/株)、叶生物量(0.139 g)、根生物量(0.565 g)及总生物量(0.747 g)、根冠比(3.137)和根重比(0.755)等指标均在透光率21.0%下达最大值,三七种苗生长发育较好.透光率为10.0%时,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主根直径、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根重比和茎重比等均高于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透光率为21.0%时,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重比等指标均大于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对应值.[结论]白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10.0%,蓝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21.0%,即蓝膜有利于三七种苗在相对高光照环境下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6.
以16年生桑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和温度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和根平均直径增加。随温度的上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升高,平均发芽时间变小,但幼苗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都是先增加再降低,30℃时最大。NaCl浓度和温度在平均发芽时间、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上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适度的高温缓解了桑树种子萌发时的盐胁迫程度。幼苗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成极显著正相关,根系生长是反应幼苗受胁迫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的方法,对6个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吸氮量、根于重、地上部于重、植株干重、分蘖数和根长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长以外的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相对性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型差异,相对分蘖数〉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植株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根长〉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株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吸氮量和苗期各干重指标间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株高和苗期各相对干重指标间 互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磷灰石、石灰对Cd胁迫下黑麦草根形态及Cd吸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考察磷灰石、石灰和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磷灰石(0、6、12、24 g·kg^-1风干土,编号为CK、L1、L2、L3)和石灰(1、2、4 g·kg^-1风干土,编号为S1、S2、S3)对Cd胁迫下黑麦草生物量、根形态、黑麦草Cd含量、Cd富集量、富集系数、土壤pH、土壤有效态Cd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灰石、石灰处理(L1,S1除外)显著增加了黑麦草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Cd富集量和土壤pH,显著降低了黑麦草Cd含量、Cd富集系数、根平均直径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根平均直径为正相关关系外,黑麦草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Cd含量、Cd富集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除根平均直径为负相关关系外,其他根指标与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生物量、Cd富集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L3处理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生物量达到CK处理(不添加改良剂)的176.0倍和174.4倍;根平均直径相比CK降低了29.4%,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为CK处理的20.2、21.0、21.3倍和24.5倍;黑麦草地上部分及根系Cd富集量达到CK处理的89.6倍和100.9倍。研究表明,根形态受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显著,并可通过影响黑麦草生物量及Cd吸收决定其Cd富集量,施用24 g·kg^-1的磷灰石并种植黑麦草能很好地修复Cd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9.
不同污泥的复混基质性质及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污泥、腐熟污泥和冻融污泥三种污泥在煤矸石山复垦中的应用效果,将污泥与粉煤灰、煤矸石和土壤按一定比例混配成复混基质并划分种植小区,种植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和敖汉苜蓿(Medicago sativa cv.‘Aohan’)三种豆科牧草,对基质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牧草的田间出苗率、株高、根长和根冠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生污泥和腐熟污泥的复混基质A1、A2、B1和B2在基质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对牧草生长影响方面均表现良好,其中添加腐熟污泥的无土基质B2(腐熟污泥、粉煤灰和煤矸石的质量配比为30∶10∶60)最好;考虑到污泥腐熟和客土运输的成本,添加生污泥的无土基质B1(生污泥、粉煤灰和煤矸石的质量配比为30∶10∶60)可作为煤矸石山复垦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的1年生香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数施肥的方式,测定了细根平均直径、平均根长以及比根长3个指标.探讨施肥对香樟幼苗细根形态的影响,为香樟的速生丰产及培育过程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氮磷钾对细根直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磷>钾,氮素显著提高了1~2级根的平均直径(p<0.05).2)氮肥能促进了香樟1~2级根的平均根长的增加.适宜浓度的氮磷钾混合肥能显著促进1级细根伸长(p>0.05).3)氮肥对1~2级根的比根长的增加有显著作用(p<0.05)、施肥对3级以上细根的比根长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得出:处理9对香樟苗期根系形态指标影响最为显著,即施肥量为氮素4g·株-1、磷素4 g·株-1、钾素2g·株-1时,对香樟幼苗细根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模拟小雨(24 h降水量为0.1~9.9 mm)、中雨(24 h降水量为10~25 mm)、大雨(24 h降水量为25~50 mm)3种降水量下根系构型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胁迫周期内,多年生黑麦草的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在CK组(60%小雨降水量)、A组(小雨降水量)、C组(大雨降水量)下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组(中雨降水量)下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分叉数在胁迫全程无下降趋势,各形态指标均显示其生长状态良好。根冠比、比根长、根干质量密度等指标虽然在不同处理组下变化不同,但B组(中雨降水量)水分处理下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生长情况稳定良好,从长势看也较适合草坪草的生长。综上所述,多年生黑麦草根系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模拟中雨胁迫,即24 h降水量10~25 mm。  相似文献   

12.
戴强  张卫民  艾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46-5447,5458
[目的]筛选地下渗滤系统的基质材料。[方法]以河砂、钢渣、粉煤灰、煤渣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作为地下渗滤系统基质对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这4种基质中,从基质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看,钢渣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其次是粉煤灰、煤渣和河砂;从基质的解吸试验可知,钢渣的解析率非常小,粉煤灰的解析率稍大,其次是煤渣和河砂;由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出最大除磷速率Vmax依次为:钢渣煤渣河砂粉煤灰;从基质的价格和取材情况看,河砂、粉煤灰、钢渣、煤渣均属于价廉易得的材料,相比而言,河砂比较易于大量获得,且对磷的去除率也在60%左右,故可以作为地下渗滤系统的主要介质。[结论]为地下渗滤系统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宁大鹏  郝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32-12533
[目的]为多年生黑麦草的选育、栽培、推广及应用提供生理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土壤田间持水量为依据,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水分处理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在干旱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积累将会增加,其地下生物量也减少;在饱水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糖积累较少,地下生物量也有一定增加.干旱胁迫时间与多年生黑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式为:y=-0.206 6x+2.418 1(R2 =0.968 7).[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和地下生物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几种植物水提液对杂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L.)、艾草(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Prodr)和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 (L.) Sweet]为供体植物,分别以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化感试验,测定三裂叶蟛蜞菊、艾草和五爪金龙的茎叶水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黑麦草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艾草和五爪金龙的地上部分水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黑麦草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不同浓度水提液对不同杂草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根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三裂叶蟛蜞菊和艾草水提液对受体植物苗高则呈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2种旱地红壤上施用不同质量配比的粉煤灰和滤泥混合物,研究其对红壤改土和大麦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质量配比的该混合物后土壤酸性均明显减弱;速效NPK、>0.25mm微团聚体含量及比磁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麦根系重量、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显著提高,根系重量和生物产量均随混合物中滤泥比例的提高而提高,而经济产量则以施用"20%粉煤灰+80%滤泥"的处理最高,其经济产量与其它各处理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施用"20%粉煤灰+80%滤泥"混合物对供试土壤的改土和大麦的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排污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栽培试验研究了黑麦草对排污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后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减少,各种重金属在黑麦草体内的累积量均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Cu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含量相差最大,地下部分为309.66 mg/kg,比地上部分高出171.40 mg/kg。地上部分累积的重金属含量与其离子交换态含量有一定相关性。种植黑麦草后沉积物中微生物数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大田与盆栽的方法 ,研究了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幼穗分化和分蘖的消长 ,提高了分蘖质量、小穗可孕率和产量 .粉煤灰搀和量以 2 4× 10 4 kg·hm-2 的效果为好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红壤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玉米/皇竹草+黑麦草周年供草模式。[方法]分别测定皇竹草+黑麦草、玉米+黑麦草2种周年供青方式的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并对皇竹草的青贮技术及越冬留种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皇竹草+黑麦草的周年供青方式能更好满足6~11月的青饲料和早春部分黑麦草饲料的供应,结合青贮试验,其营养品质和供青时期都优于传统的玉米+黑麦草的周年供青方式。因此,对于坡耕地养殖户而言,种植产量高、易管理、品种好、多年生的皇竹草,套种黑麦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皇竹草采用塑料袋青贮法,技术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普通农户少量青贮牧草。皇竹草地膜覆盖法留种较其他留种方法更经济可行,皇竹草的种蔸覆盖黄土越冬与其他方法相比更简单易行。[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坡耕地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胜红蓟地上部挥发油,测定胜红蓟挥发物及其渣液对稗草、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挥发物对稗草、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稗草的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7.2%、8.3%和7.7%,黑麦草的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3.4%、22.7%和7.7%,三叶鬼针草根长、苗高和鲜质量的分别比对照减少20.0%、14.7%和33.3%;不同浓度胜红蓟渣液对稗草、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当胜红蓟渣液质量浓度为0.01、0.10和1.00 g/mL时,稗草根长比对照分别减少44.6%、91.6%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48.5%、78.1%和98.7%,鲜质量分别减少41.7%、58.3%和83.3%;黑麦草根长分别减少26.8%、65.8%和100%,苗高分别减少25.1%、69.1%和100%,鲜质量分别减少12.9%、48.4%和100.0%;三叶鬼针草根长分别减少26.0%、68.5%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19.8%、46.8%和100.0%,鲜质量分别减少28.6%、57.1%和100.0%。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单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处理含氟废水,本实验采用粉煤灰作为吸附材料,并进行了影响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各种单因素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是pH值为3,水灰比小于11:1,振荡时间为135min,氟浓度小于400mg/L.在此条件下对400mg/L的含氟废水可达到94%以上的去除率.粉煤灰对处置含氟废水是一个很好的吸附材料,但除氟后饱和灰的处置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