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清华 《河南农业》2011,(10):10-10
在我国,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农民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稳定民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这些土地改革政策。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激活了土地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土地政策土地是人民生存的根本,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建国前及第一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第二次土地改革实施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我国10亿人民的温饱问题。然而,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把承包的责任田粗放经营或弃田撂荒的被动局面。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我国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我国农业产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施第三次土地改革已迫在眉睫。目前在粮食价格无法也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况下,既要使农民有饭吃,又要使农民有增收的可靠途径,我认为:应在稳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土地改革浪潮的退却,农村土地集体经济所有体制的瓦解,农村土地包干到户的政策替代了传统的土地国有经济体制。新的土地承包制,促进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收入也大幅度增加,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巩固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民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农民收入的增收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体的变化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对于土地改革的施行,社会保障是个根本问题;转移和减少农民,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的数量有个全面的把握都是土地改革的必要条件。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地权分配是不合理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封建剥削.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与此扭结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是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导致贫富差异、阶级差别和农民生活困苦的重要源头.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黔东南民族地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6.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做出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政策的出台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促进土地流转对于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了农村土地流转明确的方向和策略,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迅速发展,然而通过调研发现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仅占调研总体的53%.找到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对河北省11个地市2 280份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理解、认知与期望,将12个变量构建Logistic模型,从而找到影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显著、紧密、一般3个层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自建国以来就一直是关乎农村地区土地改革和农民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十九大以来,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流转更是成了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中之重。土地流转经历了怎样的变革,现状又是如何,今后又会怎样发展。从土地流转的发展史和对部分地区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入手,对此问题进行研讨,并对以后土地流转的相关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抵押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构建土地经营权抵押风险防范的配套制度,以期对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的顺利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地权分配是不合理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封建剥削。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与此扭结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是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导致贫富差异、阶级差别和农民生活困苦的重要源头。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黔东南民族地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却令人堪忧。土地是农民的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及其收益是农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益所在。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损害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容和现状入手,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缺失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土地的碎片化,既捆住了农民,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也让土地资源的规模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农民无法立农而富。这便是中国土地存在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流转”便成为土地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土地作为农民的主要保障方式,其功能在不断弱化,出路在于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加大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改革中的作用,并逐步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化。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离开了农业,国民经济的任何部门都无法正常运转。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离开了土地,农业生产也无法继续下去。于此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基本的一项土地财产权,尤其是在农村,土地的承包权更是至关重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完善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的现状,法律依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多方面展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状况。  相似文献   

15.
自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针对不同时代的特点,也调整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土地流转作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政策,促使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针对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农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建立一个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农地流转市场,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认真把握好土地流转的政策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严格遵循《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政策要求,深刻理解"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牢牢把握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政策底线,使土地流转既符合国家政策,又  相似文献   

17.
冯雷  解慧 《山东农业》2002,(6):23-23
对于在我国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理论界目前有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我国农民“有土地就有保障”、“土地即保障”,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不但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二是认为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农民的失业风险加剧,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才能帮助农民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怎样帮助农民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政策仍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土地就是农业的基础,它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基本的生活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土地改革面临问题防范分析 (一)防止在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和非法征用土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土地所有政策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建 《吉林农业》2011,(7):59-59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多次的变革。文章分析了农业土地所有政策的变化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从我们党进行土地改革以后,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的,集体的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使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获得了解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业土地流转制度的原则和农业土地流转制度的主要形式和法定内容,便于把农村的农业土地流制度进行研究,为今后的农村土地的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