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绿色食品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是生产绿色食品小麦的关键措施。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域性比较强,要因地制定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徐艳玲 《河南农业》2014,(17):26-26
<正>绿色食品小麦栽培技术,在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基础上,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适时适量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无残留的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和杂草危害,使之可持续性地生产绿色食品小麦。一、选用良种,搞好处理选用优质品种和优良的种子,是生产绿色食品小麦的关键措施。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域性强,要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品种要广泛适应绿色食品小麦生产基地的自然气候、土壤、耕作制度和栽培条件。适宜南乐县种植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1.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县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县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良种,科学搭配 1.推广品种主推高产、优质、专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弱筋小麦扬麦13、皖协08等;中强筋小麦豫麦18、皖麦19、豫麦70、郑麦9023等. 2.种子质量国标小麦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 3.因茬选种腾茬早的选用半冬性品种,如皖麦19、宿麦9908等,腾茬迟的选用春性品种,如豫麦18、皖麦33、扬麦13等.  相似文献   

5.
<正>选用优良品种:选用冬性、抗倒伏、抗干热风的优质小麦品种。高产麦田选用轮选987、济麦22、中麦629、中麦996、中麦175、津麦0108、津农6、良星99等;中低产田选用石家庄8号、冀麦32、津引2号等。做好种子处理:选用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并做好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70%的吡  相似文献   

6.
正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做好种子处理根据近几年来市场需求现状和品种综合表现,适宜濮阳市种植的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西农979、济麦20、郑麦9405等,弱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豫麦34、郑农16等。同时,在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以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培育壮苗。二、提高整地质量,做到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是培育壮苗、防  相似文献   

7.
<正>一、精选良种,适时播种,打好丰产基础(一)种子选择因地制宜选用经国家或省里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紧凑密植型、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活秆成熟的优良品种。还要注意品种的生育期,因地因时制宜选用良种,麦田套种的夏玉米应选择中晚熟品种,麦收后夏直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二)搞好种子处理尽量选购包衣种子,如种子未进行包衣处理,播种前需要浸种8 h,晾干后用40%甲基异柳磷和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  相似文献   

8.
正一、播前准备1.选用优良品种品种是高产的内因,选择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国审、省审品种,如中黄35、豫豆22、商豆1019等。2.精选种子,确保全苗壮苗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劣粒、病虫粒和秕小粒,留饱满种子。在播前晒种1~2天,可选用根瘤菌拌种,以达到节本增产的目的。播种时将菌剂喷洒在种子表面,充分拌匀,确保每粒种子表面都能粘上足量的菌剂,阴干后播种。根瘤菌不能与包衣剂、杀菌剂混用。二、提高播种质量1.适时播种小麦收获后,应选择播种深浅  相似文献   

9.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近几年来,河南省已选育出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河南省新乡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新麦18、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育成的郑麦9023、河南省郑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豫麦3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成的郑麦366等均属于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栽培时选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1选择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搞好种子处理 根据市场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的强、中、弱筋品种。发芽势强,发芽率高。品种熟期应选择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之前正常成熟。表现较好的强筋麦品种有:龙麦26龙麦30;中筋麦品种有:垦九10号。纯度达99%以上,净度达98%以上;有无机杂质超过3%以上的应重新清选;均匀度好,  相似文献   

11.
一、播前准备 1、选用优质品种 选用适合赣榆县播种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高肥水地块宜选用烟2415、济麦22、烟农24等品种,中低肥水地块宜选用鲁麦21、淮麦23等品种;播前每100kg种子用200~300g的多菌灵或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菌量、气候、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各种因素影响,具有暴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在防治方法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性强品种 选择对赤霉病及其它病害有较好抗、耐性的品种,如皖麦27(91808)、皖麦32(2219)、扬麦158等。 2.进行种子处理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选择质量高、效果好的专用剂型进行包衣。药剂处理用40%拌种灵100克拌种50千克,可预防小麦的各种病害。  相似文献   

13.
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小麦籽粒品质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 ,还受土壤、气候、栽培以及收获、贮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了优质品种 ,但不一定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来 ,还要根据当地的各种自然因素将不同品种合理布局 ,并根据品种特性和优质生产的要求实施与之相配套的优质栽培技术 ,实现优质高产。根据试验研究和多年生产实践 ,将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并按品种的优质类型合理布局在品种选用上 ,水肥区和旱肥地可选择高蛋白的强筋型品种如小偃 5 4、豫麦 34号、豫麦 47号、郑麦 90 2 3等 ;沙土和偏沙性土壤区可选择低蛋白的弱筋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 1.选用良种,适期早播 适宜我地种植的冬性、半冬性品种,如优质强筋型小麦皖麦38、周麦12,中筋型新麦9号、皖麦46,普通小麦品种徐州24、皖麦36等。弱春性、春性品种宜选用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皖麦44、周麦11等。适期早播可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为壮苗越冬打下基础。具体播种适宜时间为冬性品种10月1~10日,半冬性品种10月5~15日,春性品种10月15~25日。播种前,种子要进行精选、晾晒和发芽试验。小麦“三拌”下种,是我地小麦拌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一、科学投入,夯实麦基础 (一)品种选择:优质强筋小麦早中茬选用新麦18,中晚茬选用豫麦34、郑麦9023。优质中筋小麦早中茬选用周麦16、周麦18,中晚茬选用豫麦18、4110等。  相似文献   

16.
正一、种植技术(一)优选良种种植绿色小麦选种为首要环节,需结合种植地的环境特点,选择抗逆性强且高产的小麦品种,保证品种和栽培环境与自然气候相适应。河南省种植绿色小麦可选择郑麦9023、豫麦34和豫麦18等品种。选种之后及时处理,选择籽粒饱满的麦种晾晒3 d,以提高发芽率。使用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由于小麦锈病属于高发类病害,对此可用15%的粉锈宁进行拌种,1 kg种子用药2 g,之后播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一、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品种,推荐选用周麦16、矮抗18、周麦22、豫农949、浚麦99-7、郑麦366等。2种子处理。播前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方法:每10ml适乐时10mg40%甲基异柳磷兑水150g,均匀拌10kg麦种。3.施肥。按照"控氮、补钾、增磷、加微"的原则,科学培肥投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投肥总量:每667m~2施纯氮(N)17kg-20kg,磷(P_2O_5)9kg-11kg,钾(K_2O)5kg-7kg,硫酸锌2kg。投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适宜驻马店种植的主推小麦品种有:半冬性品种,如矮抗58、西农979、衡观35、百农207、周麦27、众麦1号、豫麦70-36、丰德存麦1号、平安8号、豫教5号等;弱春性品  相似文献   

20.
<正>一、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与处理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拌种随拌随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