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秋冬气温偏低。尤其是在冬前和越冬期。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成穗率不高。冬小麦分蘖节是产生分蘖、冬季贮藏养分和幼苗越冬的重要器官.主宰着幼苗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不同类型品种在分蘖成穗率和穗粒结构上的差异以及栽培密度,施肥方法对这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多穗型品种以带2个分蘖穗的植株单穗粒重最大;降低栽培密度可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成穗数,每穗粒数和单穗粒重显著提高。文中还就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栽培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正>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 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运筹不当 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导致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是麦苗第1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亩施26.7~33.3千克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1叶位分蘖增加7.5%~18%,平均单株分  相似文献   

7.
中下地力、优化施肥、冬前基本没有分蘖的晚播冬小麦,密度在25-38万/mu时,秦季最高单株茎蘖3.3-4.3个,限拔节期浇1水,可成穗1.6-2.2个,个别成穗率极低的品种,单株成穗1.3个左右。密度在15万左右时,单株茎蘖3.6-4.8个,成穗数2.3-2.8个。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但分蘖发生率与分蘖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相关不密度,共同表现出能成穗的分蘖基本上是返青前冻融期出生的蘖,以I蘖为主,Ⅱ蘖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分蘖成穗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进行了分蘖成穗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成穗率随播期推迟而升高,单位面积穗数随播期推迟有降低的趋势;分蘖所经历的总时间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缩短,分蘖能力也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弱,且冬性品种比春性品种明显;所以,冬性及半冬性品种应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9.
10.
古笛 《农家顾问》2007,(12):25-26
小麦是增产潜力较大的作物。然而,往往由于栽培管理不善,如基肥和速效性肥料不足,大蘖壮蘖少;播种量不合理,基本苗过多,分蘖少;播种质量差,"三子"苗多,分蘖质量低;以及秋冬气温低,分蘖受到障碍等而导致分蘖成穗率低,产量不高。要  相似文献   

11.
浅析小麦分蘖成穗的限制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从肥料运筹、基本苗数、3籽苗情况、冬季气温和田管等方面分析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不同类型品种在分蘖成穗率和穗粒结构上的差异以及栽培密度、施肥方法对这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平均单穗粒重的关系,品种间差异明显,大穗型品种的单穗粒重有随单株穗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多穗型品种以带2个分蘖穗的植株单穗粒重最大;降低栽培密度可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成穗数,每穗粒数印单穗粒重心显著提高,但成穗率是否增加因品种而异;孕穗肥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穗粒数和单穗粒重。文中还就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栽培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小麦茎蘖成穗率与产量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高产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成穗率产量的关系,表明高产小麦主茎第1、第2分蘖率和成穗率高,在获得适宜穗数前提下提高茎蘖成穗率能改善群体质量,提高每穗结帝粒数和粒重,实现高产。栽培措施对茎蘖成穗率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小麦分蘖成穗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川麦107在不同地点以不同播种量种植,去分析分蘖发生情况、分蘖成穗情况以及主茎穗、分蘖穗对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小麦生产上,在适期播种下,采用小窝密植(按20 cm×10 cm播),播种量以每穴播4~5粒,基本苗195~225万/hm2,能保证一、二次分蘖按期发生,并有足够分蘖成穗,且成穗率高,其主茎穗与分蘖穗的比重达到5.5∶4.5,产量在6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提高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试验明确了影响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的主要因素,即播种量、施肥量、搁田时间与搁田程度。上述四因素分别影响着直播晚稻各生长发育阶段,并不同程度影响着成穗率的提高。通过诸因素中的不同水平的设置,提出了提高直播晚稻成穗率的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浅谈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主要有播种量过大、秋冬气温低、土壤湿度不适、播种质量不高、施肥不当、播期不当等,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提高分蘖成穗的措施,主要包括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精少量播种、配方施肥、提高播种质量、精细田管等,以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水稻分蘖成穗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适当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提高水稻群体质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理论依据;综述了水稻分蘖成穗率遗传及在育种上应用研究进展;对水稻分蘖成穗率在育种方面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一、后期施肥要加强。加大后期施肥比重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麦作栽培上的传统施肥,基蘖肥用量过大(占80%左右),往往造成无效分蘖期间旺长。高峰苗控不下来.成穗率低,不利于大穗形成,甚至造成倒伏。近年来高产试验表明: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前提下,在总纯氮量17.5-20公斤的情况下,将基蘖肥用量压缩至50%-60%,具有促进有效分蘖和控制无效分蘖之利。在此基础上,将穗肥比重增至40%-50%,可提高成穗率和每穗实粒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分析小麦高产品种分蘖成穗的特点,将其划为普通分蘖型、一次分蘖高峰型和主茎优势型三种类型。明确了每种类型的生育特点、群体发展动态、产量结构和相应的配套技术体系。在黄淮麦区小麦高产栽培中,应根据当地条件,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才易获高产。同时指出,在黄淮麦区未来小麦超高产育种应以选育一次分蘖高峰型和主茎优势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