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 S D 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纯化鸡毒支原体膜蛋白。选择切取110 K D、98 K D、66~62 K D 和56 K D 特异蛋白条带,以 P B S(p H7.4)浸泡过夜,浸出液置于透析袋封口,透析袋外散布 P E G( M = 6 000)浓缩膜抗原后获得特异膜抗原,为鸡毒支原体特异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鸡毒支原体(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 MG )是危害禽类的常见疾病之一,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影响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防控鸡毒支原体病,净化种鸡群对养禽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MG 的病因、病原、流行特点、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控 MG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月凤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93-95,120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呈慢性经过,复发率很高,常给养鸡,3k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毒支原体感染诊断方法和防制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鸡毒支原体(MG)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菌,又被称为鸡败血支原体、鸡败血霉形体等.自1933年Nelson首先发现了鸡毒支原体至今,人们对它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MG感染可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张口呼吸.感染MG的鸡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据统计,MG感染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的体重减少38%.我国鸡的MG感染阳性率为50%~80%[1].MG感染是严重影响集约化养鸡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诊断防治等方面综述MG感染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鸡毒支原体人工发病封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透明塑料隔离器中,分别制造30-100mg/L的氨环境,观察其对SPF“来杭鸡”的应激反应,结果氨浓度在85mg/L以上时,鸡群发生严重伤害,而氨浓度在50mg/L以下时则缺乏明显应激。氨环境作应激因素,对30日龄无特一病原SPF鸡以鸡毒支原体强毒侏作人工发病,12天后检查气囊病变,发病率为75%(3/4),以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支病毒(IBV)弱毒诱导,人工感染发病率为50%(2/4)  相似文献   

6.
应用鸡毒支原体 (MG)F株、地方分离株SJ - 1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 ,通过安全性、抗体产生时间、免疫效力和田间试验 ,证明该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良好 ,注射常规剂量的 4倍 ,未见不良反应。接种后15天均可产生免疫力 ,30天后达高峰 ,免疫 6个月攻毒保护率为 94 %。不同地区的田间试验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猪肺炎支原体(Mhp)、鸡毒支原体(MG)膜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化学成分,为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分别采用SDS-PAGE、免疫印迹、高碘酸雪夫染色(PAS法)和高碘酸一硝酸银法对Mhp232株和MGFMF4株膜蛋白的分子量范围、种类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鉴定膜糖蛋白的数量与种类。Mhp膜蛋白分子量在30~250ku之间,有12条带;MG膜蛋白分子量在25~200ku之间,有29条带。免疫印迹表明,Mhp中46ku膜蛋白具有免疫原性;MG中56ku膜蛋白具有免疫原性。PAGE电泳表明,Mhp有5条带,MG有12条带。PAS法鉴定膜糖蛋白,Mhp有1条带,MG有2条带;高碘酸一硝酸银法鉴定膜糖蛋白,Mhp约在相同位置出现1条带,而MG显示7条带,表明此法的灵敏度高于PAS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鸡毒支原体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并介绍了该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以期为鸡场鸡毒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倪莉  王豪举  程光胜  刘华栋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207-207,209
通过对重庆璧山某鸡场送检的病鸡进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过药物治疗和消毒处理,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
徐燕 《农家致富》2012,(1):42-43
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罗音和张口呼吸。疾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长期存在和蔓延。禽体内可分离出多种禽支原体,而对鸡致病性最常见的有鸡毒支原体(MG)、火鸡支原体(MM)和滑液囊支原体(MS)。  相似文献   

11.
鸡毒霉形体感染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鸡毒霉形体种内菌株的特异性DNA片段,并用该法对人工感染鸡及野外野群进行了MG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基因扩增及电泳,仅MG出现特生扩增条带,最低能检出18pgMGDNA,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人工感染60只鸡,3d后即可用PCR查出MG阳性,6d后100%为阳性,对照鸡全部为阴性。与分离培养的结果完全一致。PCR对野外鸡群的MG检出率为10.5-3  相似文献   

12.
雏鸡人工感染鸡败血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月龄SPF雏鸡人工感染鸡败血霉形体KPF21株后,试验鸡呈现血清学反应阳性并伴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变化以气管、气囊和肺内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及组织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此外,心、肝、脾、肾等实质器官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呼吸器官的损伤,呼吸功能障碍,试验鸡表现出慢性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13.
麻黄鱼腥草对鸡毒支原体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麻黄鱼腥草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将180羽20日龄健康鸡随机分成6组,经鸡毒支原体标准株R株感染后,用麻黄鱼腥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进行饮水治疗,并将酒石酸泰乐菌素设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当饮水中的浓度达到4 mL/L时,连用7 d,对鸡毒支原体感染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对气囊的损伤,同时提高感染鸡的平均增重,有效率为96.7%,治愈率为60.0%。  相似文献   

14.
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例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应用细菌学方法无菌取肝脏和关节肿疱液接种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挑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均一生长的菌落划线接种于麦康凯斜面用于细菌鉴定,将分离的大肠杆菌涂布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取关节肿疱液接种KM2液体培养基,取关节肿疱液及其不同代次的KM2培养物进行支原体PCR检测。结果从发病鸡肝脏中分离到大肠杆菌,该菌株对丙氟哌酸、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从关节肿疱液及其1~3代KM2培养物中均扩增出鸡毒支原体的基因片段;说明该群病鸡发生了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应用鸡败血霉形体抗血清筛选鸡败血霉形体S6株基因文库,得到179个阳性克隆,不足重组噬菌体的1%。反复筛选后,获得5个强阳性克隆。抽提DNA酶切鉴定,发现2个克隆的外源片段在5kb左右,另2个在2.5kb左右,一个为3.6kb,为特异抗原的制备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鸡毒支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基于鸡毒支原体种特异性粘附蛋白编码基因pvp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鸡毒支原体pvpA基因序列,在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引物。以临床分离鸡毒支原体RC1为模板扩增pvpA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9-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经PCR和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rPvpA90。以rPvpA90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的标准曲线和溶点曲线,并进行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溶点曲线特异,相关系数为0.990。最低检测限为72拷贝/20 μL ,其敏感性比常规PCR至少高100倍;无论是对不同病原DNA单模板还是几种病原DNA混合模板进行扩增,该方法都呈现很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中,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PCR方法。【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种特异性基因pvpA的鸡毒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养禽场诊断和监测鸡毒支原体病原提供一种新的特异、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rhinotracheale,ORT)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鼻气管鸟杆菌16 S rRNA基因的671 bp特异性片段,经回收纯化后用地高辛标记,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探针诊断ORT的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可与ORT不同血清型参考菌株的核酸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鸡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对ORT的最低检出量为100 pg/μL;利用该探针对分离菌株和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均与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ORT的方法,为ORT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且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