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县农电管理应用微机始于1995年。开始在部分乡站搞试点,到1996年底17个乡站普及。这两年,主要用于治理农村低压电价方面。结合内黄农村用电实际,微机管理农村用电的好处有三: 一是实行微机管理农村电价,可以有效地杜绝“三电”、“三乱”现象。乡站微机直接对农村千家万户每块表(光、力、水)开票,从每户的用户名称、电表、电表编号、本月抄见、上月抄见、差数、倍数、电量、追补、电价、金额合计以及全村汇总表上的总供电量、抄见电量、损失电量、线损指标、实际线损、电费总金额等,打印出全村用电汇总表和各户用电情况公布表一式三份,一份乡站留存,一份村电工留存,一份上墙公布。微机开票打印制表时,村支书、村长、会计、电工名  相似文献   

2.
1.坐收电费法:电工在用户家中或电表集表箱中抄完电表后,在规定的时限内,让用户到营业室(配电室)领票交费.优点:(1)有利于培养用户自觉交费的习惯,增强电是商品意识;(2)能减少电工在“走收电费”中造成的营业及现金误差;(3)能克服和解决“走收电费”时电工催费找不到用户,用户交费找不到电工问题;(4)有利于现金安全保管,便于检验假钞;(5)电工可以利用交费机会集中宣传安全用电,依法用电等业务知识;(6)用户交费时可以看到全村的电费公布专栏,能提高电费收交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我县农户用电表计从1986年就改装到户外电杆上,这种办法开始很爱群众欢迎,但时间长了,群众对电工就有了怀疑,因电表上杆,每月用多少度电,电工说了算,个别电工就乘机以电谋私。 1994年,我县实行了农村分类综合电价后,西候乡农电管理站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改过去“抄表、核算、收费的一条龙管理为抄表、核算、收费”“两分离”管理,即电工抄表,村会计核算记帐,以居民组为单位,用户轮流收费。具体做法是,按执行“三卡”要求,先将用户电表轮校一次,电表底数由户主亲自过目记入个人交费收册中,并公布于墙上,电工每月将用户表抄后交会计核算记入用电月报表,公布于众,无误后,由主收户挨户收费,并将用户交纳的电费记入本户主交费手册中。做到三对照,两公开,一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电费收取“两分离”法使全乡低压线报由31%降到15以下,农村生活照明用电  相似文献   

4.
1为什么要装集表箱 集表箱的含意就是把电表集中装在一个铁箱内。我们站的主要做法是:改造线路和高能耗变压器,降低线损和变损,而后按进户线设箱,把几户的电表集中装在一个表箱内,加锁后由电工统一管理。它的主要好处:一是防止了少数用户窃电。二是减少了电工登杆抄表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电工不抄表估算。三是保证了电工的自身安全,因为电工抄表带电登杆随时都有触电危险。采取电表装箱的管理办法使我们地区的电价得到了稳中有降,达到了合理水平,减少了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在保证综合电价的前题下,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与农电管理人员交谈时,时常听到这样的询问:电表在不上杆入箱的情况下,怎样既能不损坏被盗,又能方便用户监督?可有两全其美的妙策? 众所周知,近年来,各地农电管理人员为加强农电管理、降低农村电价、避免电表的损坏被盗和控制不法用户在电表上做手脚搞窃电。对电表普遍实行了集中入箱上杆的办法。但这样以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电表上杆入箱后,难以固定,容易造成前后左右的倾斜,产生表计误差;二是电表上杆入箱后,暴露于自然界中,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容易锈蚀,从而增加机械阻力,致使电表走速变慢,增高线损;三是每逢抄表收费时,不但电工不便抄读,而且用户难以监督,产生怀疑心理、滋长多抄现象。 因此,电表上杆,有利有弊,不上杆又难以管理,故而农电管理人民纷纷询问:是否有两全其美之妙策?希望《农村电工》杂志能够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6.
往往有这种现象,由于电表的集装,村电工在抄表时,群众大部分不在场,他们对自己当月所用的表数无法了解,有的就误认为村电工在抄表上做手脚,而迟迟不肯交电费。解决的办法是村电工在抄表的同时,将用户的表码、表数填在用电通知单上,使群众接到通知单后,对自己当月所用  相似文献   

7.
1995年2月 23日下午4时30 分左右,江苏省 泗洪县车门街 南侧村电工查 表时,发现张某 家的电能表“搭 扣”被拆下来, 属明显窃电行 为,他叫来了张 某。 电工严肃 地询问张 某:“你为什么 要窃电?” 张某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我……没有啊。” 电工将张某拉到电表前,“你自己瞧瞧吧,‘搭扣’被你用螺丝刀划下明显痕迹,你还想抵赖不成?跟我到电管站去!” 张某满不在乎地说:“补你一个月电费不就完了吗?勿要叫。”这时周围已聚集过来了群众。一位中年人望着张某道:“我们几家合用一块总电表,你窃电就把你家用的电费加到其余几家了,这太不应该了。” 此时张某似乎发现众怒难犯,才改变口气说:“帮帮忙,不要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农村电工,从各村的整改中,我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愿介绍给广大农村电工们。 一、整改低压线路 1、尽量避免迂回线路,达不到国标的导线决不能入网。 2、由房前穿线改为屋后穿线。安装在房前农忙时抄表难、查电难、管理难。改革后,易抄表、易查、易修,提高了抄表率。 3、进入分支线路全部用皮线,并安装保护器。 二、电表下线要规范 1、电表下线全部采用16mm~2的皮  相似文献   

9.
江苏高邮市川青镇电管站为狠刹权力电,推行镇、村干部及村电工自身用电均由电管站派员抄表,干部与村民的电费同时公布,便于监督。这一举措得到地方党委支持,几个月来,低压网损已下降4个百分点,年增售电量约12万Kw·h。 这个镇所辖25个行政自然村,工农业生产年用电量达300万Kw·h。有些干部一度认为本人参与用电管理,家里多用点电少交点钱,也是应该的,无可非议。村电工怕得罪不起顶头上司,只好象征性地收一点,掩人耳目。待到年终填表卡时,计量表底码再作所谓技术处理,致使少数村低压网损高达40%以上。村电工也因完不成线损指标,罚款时有发生,挫伤了电工的积极性。针对上述情况,该镇党委规定镇、村干部及村电工本人用电由乡站专人抄表,再交村电工收费。并将干部名单列在电费公布榜首位,便于村民用户对比监督。这一举措从1994年4月份执行以来,未发生一起干部用电特殊化,同时也抑制了人情电,关系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电表长了腿,爱串农家门;串了东家串西家。你说稀奇不稀奇?在寿光市供电公司上口供电所流传着一个电表“串门”的故事。前几年,该所管辖的口子村用电秩序混乱,村民们的电表不是跑得快就是跑得慢,为了把农村用电管理秩序整顿好,该村的电工韩配君,深入农户,验表查线路,每次检查都会发现不少有问题的电表,有问题就得换,可电工组里备用电表只有一块,五六百户都眼巴巴指望着那一块表,眼都快瞅出血来了。为了不耽误工作,没二话,老韩自己掏钱买了一块“服务表”。妻子看着这块刚买回来的电表发了愣:自己当电工,破旧电表攒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1.
我在抄表时,经常遇到有些用户认为他们的电表走得快,甚至有的胡搅蛮缠,硬说是电工从中捣了鬼.让他们校表,又费工费时,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计算,制成了一个简单的对照表,出现上述问题时拿出来,又方便又有说服力.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现介绍给同行们.  相似文献   

12.
常冬梅 《农村电工》2003,11(2):23-23
编辑同志:有一个电工在抄表时发现两家规模相当且生意颇旺的酒店,月用电量悬殊之大,令人咋舌。该电工不是就事论事,只以电能表计量为准,而是细心反复地查找原因,终于查出了一酒店老板的窃电行为。在事实面前,该老板不得不依法接受应有的处罚。这件事告诉我们:电工抄表须做有心人。电工抄表是最好的深入用户活动。电工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检查线路,检查安全隐患,检查电能表计量问题等。惟此,才能有效地做好抄表工作。电工在抄表过程中,要掌握各机关、单位和居民的用电器具数量,如政府机关有空调器多少台,学校有空调器、…  相似文献   

13.
上个月抄表后分析线损时,发现集镇用户张某的抄见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不符,而张某的电表是两个月前新买的,经公司校表仪校验合格才装上的。我们决定查其原因。 赶到现场后,用灯泡和秒表法对电表进行现场初测,测得电表转速与电表铭牌数据相符,似乎可以认为电表没问题。查其线路,也无表外搭线迹像,可以确认线路没问题。估算其用电量:每月应在 150-200kw·h之间,而抄见电量只有30 kw·h,两数据相差很大。 问题可能就出在张某自己送校电表的过程中,我们马上提出要求张某换表,可张某坚决不同意。我们拿不出真凭实据,只…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响水县陈港镇电管站从1998年3月开始的村与村之间村电工交叉抄表收费的做法,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用电中的“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由于村电工生活在本乡本土,不是碍于亲友、邻居情面,就是害怕得罪村、组干部,所以在  相似文献   

15.
收电费难,这是许多地方出现的一种共同现象,然而对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孙庄村村民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每当有人问起孙庄村的村民,电费为什么能按时上缴时,他们就会高兴地说:是全村456户农民制定的“电费回收公约”起了作用。 谈起这则公约的诞生,还得从1998年上半年说起。当时,孙庄村由于线路老化,供电半径过长,部分设备陈旧、损耗大等原因,电价一直在每千瓦时1元以上。大家总觉得电价太高,当电工按期来收电费时,部分村民总是推三阻四的,不是借口没钱,就是少给一部分。遇到农忙,电工收费连人都找不着,影响了电费的正常上缴。1998年7月,镇供电所实施“降电价,减负担”民心工程,40多名电工携带工具材料,冒高温,战酷暑,为该村整改线路,实行电表校验、集装,一举改变了该村电价高的局面,并向村民承诺,农村照明电价  相似文献   

16.
徐元才,江苏高邮市供电公司横泾供电所农村电工。老徐在所里人称“三多”电工。“一多”,是老徐在所里所有电工中所管的户数最多,共负责银河村、长街村这两个大村的1000佘户用户的抄表、收费和日常维护工作。农村住户分散,每次收电费都要跑老远的路,工作量特别大。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到河南省太康县符楼乡供电所调查,参加了“四到户”抄表收费工作,在抄表中发现该乡农户电表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未改造的台区,表计管理十分混乱。这个乡45个台区的14000户供电表95%以上是包括DD28型在内的早期型号电能表,且劣质表、杂牌表占80%以上。这些表计大部分长年  相似文献   

18.
江苏北有这样一位电管站长,抓队伍建设从“严”治“军”;抓农电管理“实”字当头;抓“三为”服务“优”字当先。他就是江苏海安县白甸乡电管站站长刘德勤同志。有人说:刘德勤抓村组电费管理六亲不认,事买上他在这个小题目上做出了大奖章,而目远近闻名上任伊始,全乡13个村的电费亏的多,盈的少,村干部用电的多,交钱的少。他通过调查摸底建立起两本抄表台帐,一本是曾通农户的,这本帐由村电工抄表收费;第二本台帐的对象是乡村干部,乡村电工和家住该乡的供电局职工,这部分人由站上抄表,村电工收费。为了这到目的,他连续6个月在…  相似文献   

19.
“这次,马港口三村的电工董成柱彻底栽了……”1999年8月17日,当山东省郯城县十里乡派出所的民警给董成柱戴上手铐的那一刻,他脸“唰”地黄了。这已经是第三次窃电被逮,“事不过三”这句俗语果真在他身上应验了。 1999年8月15日,是十里乡供电站定期抄表日,抄表人员发现马港口三村8月份的用电量比上月少用4500千瓦·时。回到站里,抄表员将问题反映给站长刘士民。刘站长凭多年从事农电工作的经验,感到电量有问题。将上年抄表卡拿出来对比,发现在同样用电情况下,供电量却比上年同月份锐减4500千瓦·时。这里肯定有问题,为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刘站长不动声色地来到该村进行暗访。通过了解,该村在  相似文献   

20.
2002年3月28日24时15分,麻城镇某石膏加工厂钱老板在进行绕越电表生财有道时,被湖北荆门供电局麻城供电所用电检查人员当场抓获。麻城供电所在对各配电台区进行直抄到户线损理论分析时,发现斗笠村63号变压器近几个月电量回收率越来越差,该台区电工虽然动了不少脑筋,采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