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3.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单因变量逐步回归(在F=.0000筛选)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黔花生1号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单株总果数>结果枝数>单株生产力>出仁率;并建立了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1278.26-7.44x2+1.54x3+27.39x4+3.28x6-18.92x-10.08x8.应用产量主效应离回归系数、回归离差、环境主效应分析表明,黔花生1号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5.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2011、2012年全国(长江片)花生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2年泉花551区试荚果产量分别为4699.5、5086.5kg·hm^-1,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和第1位,比中花15(CK)分别增产7.17%和13.12%,均达极显著水平;荚果产量主效应分别为0.26和0.50,说明该品种丰产性好;回归系数分别为1.1953和0.9596,说明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分别为71.53%和80.17%,说明该品种稳定性较好;由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可以看出,泉花551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7.
花生新品种天府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四川省花生品种区试资料,按国内近年使用的方法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在1989~1993年两轮省区试先后12个花生品种中,天府九号丰产稳产性最好,已在100%的程度上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品种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关联度分析和高稳系数分析是测定农作物品种丰产稳产性比较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豫花7号三年区试结果的丰产稳产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花7号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合在河南全省推广种植。单株结果数、株高、百果重及半公斤果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侧枝长,单株秕果数,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对产量具有负效应。提出适当增加密度,适期早播控制无效分枝数,减少秕果数,提高百果重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泉花10号系以广A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中抗青枯病等特点.199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成为福建省最主要的花生当家品种.栽培上应注意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抓好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各类杂粮食品渐渐走上了人们的餐桌。食用豆作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其加工方式多样、口感及营养价值突出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豌豆籽实营养丰富,是备受欢迎的淡季蔬菜,我省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生产状况是品种杂、抗性差、产量低、新品种少,未形成产业化,未能产生较好效益,因此有必要进行豌豆新品种选育,提高豌豆单产和产值,进行规模生产,形成产业化。为此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参加了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豌豆种质改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辽谷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国家中期库编号为0404的谷子材料,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的突出特点稳产、优质、抗倒伏、多抗逆。2008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杂粮品种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辽宁省阜新市种子管理站的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抗病、优质、高产的谷子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于2001年引进铁岭农业科学院谷子材料编号为2001-158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系选而成。2006年9月经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阜谷3号。 相似文献
19.
高粱杂交种吉杂210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吉杂210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2055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南133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8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该品种表现抗旱、抗涝、抗丝黑穗病、抗叶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一般产量8292.0~9150.0kg/hm^2,高产地块达10000kg/hm^2以上,熟期比四杂25早两天,产量略高。适宜吉林省的白城市、松原市、长春市的部分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