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麦棉查作的物候变化及其对麦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磷钾肥则无增产效果。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模式下棉花季节合理肥料用量为N 225 kg·hm~(-2),K2O 75kg·hm~(-2),免施磷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氮磷钾肥料需求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肥料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调查小麦分蘖、成穗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磷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钾肥无增产效果.[结论]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小麦适宜肥料用量为氮肥225~300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133-137
搜集8个生产上应用的棉花品种与4个早熟品系,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种植,通过调查棉花株高、果枝、三桃比例、单铃质量、衣分、霜前花率、棉花产量等性状指标,筛选出适宜麦棉套作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随着棉花品种(系)生育期缩短,霜前花率与霜前皮棉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其中,HL1和LZ4这2个品系表现较好,霜前花率分别为74.5%和75.1%,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 153,1 203 kg·hm-2;而中棉所89与冀杂2号2个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在8个品种中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的措施,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棉花预留行起垄与平作2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了棉行土壤温度、水分与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品质情况。结果表明:起垄能提高棉行光照强度,出苗期、二叶期的日平均光照强度较平作分别增加26.4、40.6 klx,5 cm深层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3、1.2℃,且可以调节棉行土壤水分含量以适应棉苗生长需求;起垄促进棉花早发,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的株高、真叶数、果枝数、单株铃数均高于平作,伏桃比例提高9.8个百分点,霜前花率提高8.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提高15.0%,皮棉产量提高14.7%;起垄种植提升了棉花纤维品质,对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整齐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纤维长度影响不大。可见,起垄种植是提高麦棉套作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早熟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氮磷钾肥料需求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肥料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5个用量梯度,调查小麦分蘖、成穗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对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磷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钾肥无增产效果。[结论]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小麦适宜肥料用量为氮肥225~300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7.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从市场上搜集10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通过调查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指标,筛选出适宜麦棉套作的高产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婴泊700株高适中,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为537.5万穗·hm~(-2)、44.5粒和44.2 g,小麦产量达到7 71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适宜麦棉套作模式下的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减产9.79%,而小麦则增产42.86%,总体直接效益较麦套栽培模式增收1 978元/hm^2。棉花麦后移栽模式是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稳定棉花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解放劳动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通过调整小麦边行与内行播种量,探索防止小麦倒伏与增产的新途径。[方法]于2016-2017年在曲周试验站开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边行播种量,设225kg·hm~(-2)(B1)与300kg·hm~(-2)(B2)两个水平,副因素为内行播种量,设150kg·hm~(-2)(T1)、225kg·hm~(-2)(T2)、300kg·hm~(-2)(T3)3个水平;调查小麦秸秆直径、断裂拉力、倒伏率等抗倒性能指标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结果]随播量增加,边行与内行小麦主茎基部第二节间直径与断裂强度下降,单位面积穗数、产量呈上升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边行与内行相互影响显著,内行播量增加对边行小麦生长存在负效应,边行播量增加同样抑制内行小麦生长。综合来看,当边行播量在300kg·hm~(-2),内行播量在150kg·hm~(-2)时小麦平均产量最高,内行倒伏率接近最低。[结论]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增加边行播量,降低内行播量的差量播种方式,有利于防止小麦倒伏,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张改英  李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19-1819
当前麦棉套作面积迅速扩大,给套种棉深施磷钾肥造成一定困难,致使棉花根系从深层土壤中得不到足够的磷钾养分,产量徘徊。通过进行麦、棉全程统筹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地力确定适量的磷、钾肥一次性深施作基肥,是麦棉优质、高产、高效益的适宜简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杏棉间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杏棉间作下棉花的生长发育,为杏棉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进行间作棉与单作棉对比试验.[结果]间作棉比单作棉生育期晚8 d;出叶速率在出苗-现蕾期最快,间作棉为6.2 d/片,比单作棉慢0.7 d/片;截至打顶时,间作棉株高为58.01 cm,单作棉为64.51 cm;间作下棉花的真叶数、果枝数减少,主茎节间变长,始节高度上长升,总果节数比单作棉低53.47;,收获株数18.34×10<'4>株/hm2,单株结铃数3.6个,单铃重5.25 g,衣分38.6;,皮棉产量1 352.84 kg/hm2.[结论]杏棉间作条件下主要影响棉花的衣分、产量.其中衣分比单作棉低4.3;、产量低43.8;.  相似文献   

12.
郑国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13-5114
以鲁麦22号和鲁棉研16号为供试品种,采取三二式套种模式,设计南北套种行向与东西套种行向作对比,研究了田间小气候及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行向不同造成近地面的采光效果不同,从而导致其他小气候要素的变化;东西行的光照强度、气温均比南北行高,相对湿度比南北行低。东西套种行的棉花发棵早,干物质积累快,实收产量比南北行增加了7.4%。得出结论,东西套种行向有利于改善近地面的光照条件,提高温度等,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麦棉套作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两熟中棉花根系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为采取合理调控措施、解决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中棉花弱苗晚发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池栽和盆栽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麦棉自然根系套作(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纱网隔根套作(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塑膜隔根套作(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研究套作小麦对棉花根系活力、内源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麦棉共处期,麦棉自然套作复合根系中小麦根系对肥水的激烈竞争,导致棉花根系干物质累积量和根冠比均显著低于隔根处理。而小麦根系强烈的生理活动,使套作棉花根系处理相对隔根处理处于一种逆境胁迫状态,其根系活力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内源保护酶活性明显提高。同时,根系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也相应增大。到小麦收获后,种间竞争解除,麦棉自然根系处理棉花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得以改善,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但由于前期影响还未能完成消除,其根重仍明显低于隔根处理。【结论】套作棉花通过提高根系内源保护酶活性来适应小麦对其造成的营养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麦套棉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配置模式、育苗、移栽、平衡施肥、植株管理、全程化控、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棉花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核(桃)麦间作系统中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麦间作是目前南疆大力发展的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的种植模式,由于间作系统环境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对新疆墨玉县2种核(桃)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构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麦间作较单作灌浆后期单株绿叶面积减少11.18~14.01cm2,成熟期推迟4~6d,穗部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每株减少0.22~0.53g,穗粒数降低13.36%~20.64%,千粒质量减少10.78%~23.43%,收获穗数减少20.38%~20.74%,产量减少47.63%~74.53%。间作系统内,近树区麦株生长、顶叶SPAD值、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受到的影响高于远树区,且随生育期推后其值受影响程度有增大趋势,表现出累积效应。间作对小麦生长性状的影响大小为单株绿叶面积单株茎蘖数茎绿叶数株高,对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生长影响大小为茎穗叶,对产量构成影响大小为收获穗数千粒质量小穗数穗粒数穗长。通过比较,核桃9m×3m模式间作小麦产量优于6m×4m模式,是值得推广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密度农桐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养分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5m×30m,5m×40m和5m×50m)对Fe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对有机质,N,P,K,Mn,Zn和Mg含量无显著影响;3种间作密度中K含量随时间变化显著,P含量在5m×30m间作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著,Fe和Mg养分含量在5m×40m密度中随时间变化显著,而3种间作密度中有机质,N,Mn和Zn含量随时间变化不显著;不同间作密度的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扁桃棉花间作对棉花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田棉花为对照(CK),与22年生扁桃树下间作棉花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扁棉间作降低了树冠附近棉花的品质,棉花的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强度、伸长率、可纺系数和成熟度指数6个指标CK>树冠外侧2 m处>垂直树冠处>树冠内侧第一行,距离树干越近,棉花各指标数值越小;棉花短绒指数和马克隆值2个指标CK<树冠外侧2 m处<垂直树冠处<树冠内侧第一行,距离树干越近,数值越大.[结论]扁桃棉花间作系统中扁桃树冠对棉花品质影响显著,距离树干越近,影响越大,测试的8个指标中扁棉间作对棉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棉田间作套种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熟立体问套复种制是以提高棉田整体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改革棉田耕作制度,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对提高棉田效益、稳定棉花生产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可以解决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矛盾.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及其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当前棉田间套制度的主要技术模式,提出了未来棉田间套作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麦棉套作方式下小麦棵间蒸发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麦棉套作方式下的小麦棵间蒸发量,分析了麦棉套作小麦棵间蒸发日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的棵间蒸发量与耗水量,并建立了麦棉套作小麦棵间蒸发与单作小麦棵间蒸发比值与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复合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桐间作系统对小麦生态条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桐间作条件下,距树行不同距离光合有效辐射等7个生态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行向的间作,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随距离减小而减小,土壤水分和有效磷随距离减小而增大,距离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无显著影响,通径分析证明,对小麦千粒重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光合有效辐射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