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外生菌根真菌是指可与大多数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根结合,在吸收根表面形成菌套或菌鞘,并在植物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的一类真菌。真菌的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大部分生长在共生植物幼根的表面,少量菌丝侵入到皮层细胞间隙中,这样的共生植物根毛不发达,菌丝代替了根毛的作用。外生菌根可增加共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提高水分的传递速率、抗旱性及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呼吸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抗旱性不同的2a生盆栽实生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呼吸代谢有关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减少,抗旱性较强的“东刘1号”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陈紫”。(2)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线粒体膜结合酶Mg^2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增加,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下降;抗旱性较强的品种Mg^2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增加的幅度以及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下降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3)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细胞色素C还原酶(NADH-CCR)活性下降,NADH-CCR活性/G-6-PDH活性比值上升;抗旱性较强的品种G-6-PDH和NADH-CCR活性下降的幅度以及NADH-CCR活性/G-6-PDH活性比值均小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菌根菌常有造林第三要素之称。与林木根共生,以庞大的菌丝体把土壤与林木根系联系起来,帮助林木吸收水分和养料,提高林木忍瘠耐旱的能力。一颗大树所生菌根的菌丝展开,可覆盖上百米面积,它能分泌多种酶类,促进根系周围有机物的分解,为林木所吸收,同时能帮助  相似文献   

4.
菌根在吉林省生态草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生态草建设工程概况,通过菌根真菌对提高宿主植物抗病性、抗旱性、耐瘠薄、耐盐碱及在土壤修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重论述了菌根在生态草工程中的生态学意义、应用价值和具体的菌根生产、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菌根作为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树种的根系中,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塑性。在林木菌根形成过程中,菌根真菌参与根系乃至整个林木的生理代谢活动,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因此,探究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是林木菌根应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文中综述了近1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对于改善林木碳素营养,促进林木对氮、磷等矿质元素吸收、转运的途径与机制,以及在抗旱性、抗病性、抗重金属等生理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林  李亚东 《沙棘》1996,9(3):15-18
通过对2年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在水分逆境(淹水、干旱)下脯氨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含量(活性)变化动态及细胞差别透性、丙二醛、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逆境下,沙棘叶片中的脯氨酸、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可溶性总糖含量(活性)及细胞差别透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淹水处理植株的受害程度重于干旱处理植株。沙棘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旱、耐涝特性.  相似文献   

7.
林木外生菌根作用及其机理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林木外生菌根促进植物生长和固氮,增强植物抗病性、抗旱性和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等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简述沙棘抗旱性及其耗水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宗锁  王俊峰 《沙棘》1997,10(1):28-31
评述了沙棘的抗旱性和耗水特性的研究现状,沙棘是一个抗旱性强和水分利用率高的物种,在形态学和水分生理方面已有了初步认识.最后讨论了沙棘抗旱研究方面需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树菌根研究进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唐明 《林业科学》1997,33(2):183-188
杨树菌根真菌资源丰富,有30种外生菌根真菌和5种VA菌根真菌可与其共生开成外生菌根和VA菌根,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与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菌根可以促进杨树苗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增强其抗旱性,并且可以诱导杨树体内酚类物质代谢中酶类活性的提高,加速抗病性物质的合成,增强杨树抗溃疡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木的菌根     
土壤中某些真菌通过其菌丝体包围林木根表或侵入根组织,与林木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称菌根,与林木共生的真菌叫菌根菌。一、菌根的类型1.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真菌菌丝在幼根表面形成菌套,包围着根部,由菌套长出菌丝侵入根外皮层的细胞间隙,这种菌根无根毛,由包围根部的真菌菌丝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国槐和核桃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国槐与核桃半年生蛭石盆栽苗在盐 (NaCl溶液处理浓度为 5 0 ,10 0 ,2 0 0mmol·L- 1)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 ,核桃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并且随盐浓度增大、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更多。国槐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增加 ,在短时间胁迫下增加多 ,随胁迫时间延长增加幅度变小。国槐与核桃在 2 0 0mmol·L- 1NaCl胁迫 2 4d内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变化不大 ,但核桃的叶绿素a/b之值下降。并且国槐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盐胁迫后先增加后与对照相平 ,而核桃则明显下降。两个树种CO2 响应曲线的主要差别为国槐光呼吸速率下降为对照的4 3 7% ,核桃则比对照增加了 71.6 0 % ;国槐的CO2 补偿点比对照下降了 13.5 8% ,而核桃则比对照上升了 194 .15 %。两个树种在光响应曲线上的差别为国槐的暗呼吸速率比对照增加了 3倍多 ,而核桃则下降为对照的 6 5 .2 8%。核桃发生明显的光抑制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区沙棘林几个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沙棘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1998年对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及抗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适应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境形成了耐旱、御旱的双重抗旱方式.在旱季,沙棘体内束缚水含量随干旱加剧而上升,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随干旱加剧而增大,叶片维持较高的含水量,蒸腾减弱,叶水势降低,临界饱和亏增大,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2)沙棘光合速率具明显的日变化,1000 1200出现第1次峰值,1400 1500出现第2次峰值.沙棘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66 0.9351,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速率影响最显著,气温次之,相对湿度最小;沙棘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及细胞间CO2浓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52 0.9856.(3)沙棘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具明显的日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5、7月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6、8、9月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生长季(5-  相似文献   

13.
用隶属函数值法对10个沙棘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10个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评价的指标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10个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枝条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百分率,荧光参数Fv/Fm等生理指标,对10个不同沙棘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杂雄优01>丰宁无刺雄>乌兰沙林>杂雌优12>37号雄>阿列伊雄>橙色>太阳>21号雄>浑金。同时表明,抗旱性是一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干旱和遮荫对中国沙棘生长、水碳代谢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了解沙棘的生态适应性,同时有利于了解干旱和遮荫对沙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干旱(40%土壤水分饱和含水量)、遮荫(遮光50%)及二者交互处理下的水势、枝条导水损失率(PLC)、光合作用、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结果 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中国沙棘的枝条水势、净光合速率、叶生物量、根和茎的NSC含量,显著增加了枝条PLC、根生物量;遮荫显著降低了净光合速率、叶生物量、根茎叶的NSC含量和黄酮含量,干旱和遮荫的共同作用显著增加了枝条PLC,降低了叶净光合速率、根茎叶生物量和NSC含量;且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枝条水势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干旱会影响中国沙棘的水分状况、碳摄取,降低茎和根的NSC储藏,增加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遮荫会影响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根茎叶的NSC储藏,干旱和遮荫的共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中国沙棘的水分输导能力、光合作用、生物量积累和NSC储藏,遮荫降低了中国沙棘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适度干旱有利于沙棘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薪炭植物热值,产薪量以及抗旱性等指标的基础上,对9种薪炭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物之间产薪量指标变异最大,而热值指标变异最小。从而进一步阐明产薪量是选择薪炭植物最重要的指标,一般依据产薪量的高低可取得较好的选择效果,表明沙棘,柠条和刺槐是黄土丘陵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优良树种,其中沙棘最优,在营造薪炭林的同时,沙打旺,红豆等优良薪炭草本植物的能源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三种灌木耐旱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盆栽法设置三种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紫穗槐,沙棘,柠条的耐旱能力。测定了生长指标,计算出耐旱生产力;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蒸腾日进程和叶保水力的影响;用压力室和PV技术测定并计算了水分胁迫对苗木渗透调节能力和水分状况等影响。综合上述三类指标,得出柠条的耐旱性最强,其耐旱生产力,蒸腾,保水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最高。沙棘和紫穗槐的耐旱性接近,沙棘的蒸腾和保水力的调节能力大于紫穗槐,但渗透调节能力却低于紫穗槐,它  相似文献   

17.
以半干旱地区辽宁省阜新市林业苗圃地内5个沙棘品种(辽阜1号、辽阜2号、楚伊、向阳、阿列伊)移植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沙棘的几个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气孔导度在0.16~0.42μmolH2 O/(m2.S)区间变化并呈双峰型;沙棘叶片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变化不大,基本在63.60%~72.04%之间;水分代谢系数在0.992~1.307之间;沙棘叶水势日变化范围为-0.4~-0.8MPa,且呈早晚高而中午至下午时低这一规律;叶片保水力恒重失水时间为28.0~31.0h;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区间为0.964~1.587。综合各指标分析,楚伊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旱性能,阿列伊和向阳处于中间水平,辽阜1号与辽阜2号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2年生的努塌滨藜、三角滨藜、四翅滨藜、沙棘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木本滨藜植物通过维持较高的束缚水含量来增加保水能力,沙棘束缚水含量及保水能力远低于木本滨藜。2)干旱胁迫条件下努塌滨藜、三角滨藜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小,四翅滨藜在重度干旱条件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9.3%,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大;3种滨藜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膜透性没有明显升高,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完好,而沙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68%,严重干旱胁迫时增加24.34%,且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细胞膜受严重氧化,造成细胞透性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较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大37.38%和41.58%,细胞膜系统受到较为严重伤害。3)干旱胁迫对滨藜植物光合色素合成影响不明显,而沙棘在严重干旱条件下Chla降低了27.76%(P<0.05),Chlb降低44.18%(P<0.01),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4)根据Farquhar等提出的气孔限制值分析观点判断,除了中度干旱胁迫下三角滨藜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以外,其他Pn下降可能是气孔关闭造成。5)利用隶属函数对4种植物抗旱能力评价由高到...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的沙棘资源及开发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甘肃省的沙棘种质资源、类群分布及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保护和发展资源,提出了设想和看法。一、甘肃省的沙棘种质资源沙棘在全世界有5种8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及亚洲的亚热带高山区。多生长在河谷灌丛、河滩沙砾地及林缘。我国有5种4亚种,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甘肃省现在已知有3种2亚种。 (一)鼠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相似文献   

20.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寄主树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唐明  陈辉 《林业科学》1999,35(6):63-66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 Ophiostoma sp .和Leptographiu m sp .) 是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系统的先导和致死寄主树木的主要原因。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通过对寄主树木木质部树脂道泌脂细胞的分解和菌丝在寄主树木树脂道内的大量繁殖,堵塞寄主树木树脂道,使寄主华山松泌脂系统失去活性和抗性功能。同时,随共生真菌在寄主树木木质部内的发育,菌丝分解寄主木质部薄壁细胞,使寄主树木木质部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寄主华山松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