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建立牛边缘无浆体病动物模型,研究边缘无浆体(A.marginale)感染对犊牛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长期抑制一月龄犊牛的免疫力,经颈静脉接种含有A.marginale的血液,定期采血,测定其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感染A.marginale后,血液主要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谷丙转氨酶(GP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谷草转氨酶(GOT)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T-CH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碱性磷酸酶(ALP)、血铁(Fe)、尿素(BUN)、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和肌苷(Cr)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全血还原高切比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IR)极显著降低(p0.01),全血中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和全血还原低切比粘度显著降低(p0.05),全血高切比粘度、血浆比黏度(ηp)、红细胞压积(PC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均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旱獭是在我国广大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上分布较广的一种野生毛皮动物,新疆、内蒙、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区皆可见其踪迹。旱獭在动物学分类中属于咽齿目松鼠科旱獭属,系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类群。调查资料证实,我国的旱獭共有四种:即喜马拉雅旱獭、蒙古旱獭、阿尔泰旱獭和长尾旱獭,其中以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开发旱獭产品目前仍以捕猎野生旱獭为主。据各地报道,近年来在内蒙古和我国西北等地人工养殖旱獭获得成功,但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旱獭的开发利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3世纪,蒙古族牧民就盛行着…  相似文献   

3.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yana)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它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草甸环境中,是青藏高原特有动物。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旱獭进行了生态学、人工驯养和组织学方面的研究,但对喜马拉雅旱獭泌尿器官组织结构未见系统报道。为丰富动物组织学内容,也为高原医学积累资料,对喜马拉雅旱獭的部分脏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对18例奶牛产后期(产后1-30d)血液流变学的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pcv)、全血还原比粘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AI)、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G)等6项指标进行系统检测。结果表明,整个检测期ηb、pcv呈逐渐降低趋势;ηp、ηr80s^-1呈逐渐上升趋势;AI、ηr20s^-2在一定范围内波动;FG呈速升、速降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用血液流变学方法测定了27匹健康成年骡和188例病骡的全血黏度、还原全血黏度以及血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显示:随着舌色由淡红、红、赤红、暗红的转变,7种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还原全血黏度以及血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逐渐增加。其中全血黏度、还原全血黏度、血细胞压积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淡红、红、赤红、暗红四种舌色的全血黏度和还原全血黏度均随着切变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一结果说明,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与家畜舌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 434 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3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均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低切(1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P<0.01);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P<0.05),但低剂量和中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影响(P>0.05);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高切(15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苏叶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搭桥术后犬的血液流变学参数,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黄牛瘤胃手术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指导术后治疗用药。对 10头健康成年黄牛瘤胃手术前后 2周的血液流变学 ,即全血比粘度 (ηb)、血浆比粘度 (ηP)、红细胞压积 (HCT)、全血还原比粘度 (ηr)、血红蛋白含量 (HB)、红细胞沉降速度 (ESR)、红细胞聚集指数 (AI)和纤维蛋白质含量 (FG)等 8项指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 :10头黄牛在瘤胃手术后一周内其 ηb、ηP、ηr、ESR、HCT、AI和FG值比术前极明显高 (P <0 0 1或P <0 0 5 ) ,且HB值也有明显升高 (P <0 0 5 )。黄牛因外科手术中紧张不安 ,机体的应激以及术中和术后血液的丢失 ,可对血液流变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晓坤 《饲料研究》1993,(11):33-35
旱獭俗称土拨鼠,美洲獭鼠等。旱獭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有长尾獭鼠和短尾獭鼠二个种,四个品种(喜马拉雅旱獭、蒙古旱獭、阿尔泰旱獭、长尾旱獭)。旱獭是松鼠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动物,也是集毛皮、肉用,药用等多种用途的经济动物。旱獭毛皮坚实耐磨,保温性好,是制作裘皮、衣帽、披肩的上等原料;旱獭肉属于高蛋白食品,肉质细嫩,香纯可口,是高级宴席的野味佳肴;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63头荷斯坦奶牛,比较研究临床健康奶牛和乳房炎奶牛的血液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1)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在120,70,50,30 s-1等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积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而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2)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或P<0.05),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隐性乳房炎奶牛(P<0.05),而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证实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瘀证"的客观存在,乳腺炎症反应参与了血瘀证的形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中IL-8、TNF-α可以用作乳房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健康奶牛及用药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清宫散能改变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异常状况,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60S-1)还原黏度、全血低切(6S-1、12S-1)还原黏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清宫散能明显改善患牛的血液循环,防止血瘀,加快产后恶露的排除。  相似文献   

11.
观察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血液流变学和腹泻率的影响,为防治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将75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加味二术散高(5‰剂量组)、中(3‰剂量组)、低(2‰剂量组)剂量组、对照组和抗生素组。观察1周内各组仔猪腹泻率。于试验第7天,采集各组仔猪的血液,并测定其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加味二术散对仔猪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中剂量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上指标的作用。各组红细胞压积差异不显著(P〉0.05)。抗生素组仔猪的红细胞聚集性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仔猪的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都降低,加味二术散高、中剂量组和抗生素组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术加味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可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利用人工气候仓模拟热应激环境,建立热应激仔猪模型。试验以64头2月龄中国试验用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温应激组、中草药复方提取物工治疗组和中草药复方提取物Ⅱ治疗组,通过Wintrobe测试分析红细胞压积,同时采用血液流变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以期研究中草药复合提取物对热应激仔猪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应激组仔猪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值在第1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在第6天和第1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在第1、3、6、10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了明显恢复,尤其在热应激的第10天疗效果最明显(P〈0.05)。试验结果说明,热应激刺激对仔猪健康有显著影响,中草药提取复合物可以降低这种热应激产生的生理损伤,其中中草药提取复合物Ⅱ效果优于中草药提取复合物Ⅰ。  相似文献   

13.
采用Bliss法对小鼠经口灌胃氯化镉溶液(对照组0.0mg/kg;试验组Ⅰ~Ⅵ分别为98.3,122.9,153.6,192.0,240.0,300.0mg/kg),并对染毒后小鼠的死亡情况、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液生理指标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氯化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氯化镉LD50为187.03mg/kg;小鼠的体质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小鼠心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脾指数和睾丸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脏器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P〉0.05);死亡小鼠除大脑组织无明显病变外,以Ⅵ组小鼠各组织的病变较严重,存活小鼠各组织的病变以Ⅰ组较轻微,Ⅴ组较严重。结果表明,氯化镉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小鼠多个组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用于生产发酵乳的原料乳质量标准,以提高发酵乳产品品质,选用蒙牛自有牧场30头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泌乳期的荷斯坦牛原料乳,按体细胞数分为低于20万个/mL组、20万-80万个/mL组及大于80万个/mL组,在发酵乳制备的当天及样品冷藏后的第1、7、14、21天分别测定发酵的产酸曲线、发酵乳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原料乳中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品黏度下降,弹性降低,硬度增加,pH值降低,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椎板式血液粘度仪检测了中药方剂-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全血粘度、全血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系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牛,经清宫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空白对照组奶牛首次采血时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与试验组奶牛治疗前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奶牛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宫散能改善患牛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粘度,进而达到活血化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黄淑芳  胡新波  江志 《野生动物》2012,33(6):323-325
南非海狮是目前国内外动物园、水族馆中饲养比较普遍的动物,但经常出现一些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等疾病,在海狮健康状况监测和疾病诊断中需要有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值作为参考。但目前南非海狮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报道较少。杭州动物园先后对6只成年南非海狮进行采血,共收集20个(12雄8雌)血液常规样本测定了15项主要生理指标和6个(4雄2雌)血清生化标本对18项主要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在测定项目中WBC、RBC、MCH、MCV、RDW、HCT、MPV、PCT、ALT、TP、ALB、TBIL、GLU、Ca2+、Pi、Mg2+、K+、Na+测定值个体间差异不大,而HGB、MCHC、PLT、GGT、ALP、Cr、UA测定值个体间差异较大。在血液常规指标中只有HGB和Lymph(%)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WBC、HGB、PIJT的测定值与斑海豹报道的参考值比较接近,红细胞大小、MCV与人的参考值较接近。这些指标的测定对于海狮的健康状况监测和疾病诊断等工作都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公母雏生产性能差异的原因,选择2周龄AA+公母各75羽AA肉鸡进行饲养试验,观测生产性能指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周龄和6周龄肉鸡血液中生长激素等17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3~6周龄AA肉鸡公雏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极显著高于母雏(P<0.01)。4周龄肉鸡公雏血液EPI、NE、TSH、GH、IGF-Ⅰ、T4高于母雏,而LP、T3、INS低于母雏,T3、INS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6周龄肉鸡公雏ACTH和NE高于母雏, NE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他指标无明显趋势和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100只欧拉羊的血清酯酶(ES)多态性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不同ES型欧拉羊的15项血液指标。结果发现:①欧拉羊的ES位点有ESA和ESa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②ES表型受一对等位基因ES^A和ES^a的控制,ES^A对ES^a呈显性,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5490和0.4510;③欧拉羊ES位点的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均质度指数分别为0.4935、1.9744和0.0129;④不同ES型欧拉羊15项血液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类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群落α多样性指数测度表明,Shannon-wi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生长年限人工草地之间Sh...  相似文献   

20.
冷、热应激对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头荷斯坦牛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冷应激(-30℃、-20℃、-5℃)与热应激(31℃)对奶牛的血液生理常值、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应激期:(1)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变化在温差15qC尤为突出(P〈0.05);(2)血清中Ca2+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3)血清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降至-30℃时血清P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热应激期:白细胞、红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尤为突出。(1)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均减少(P〈0.05);(2)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有显著的变化(P〈0.05)。通过本次试验,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奶牛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以达到预防冷、热应激的目的,同时研究我区奶牛在冷、热刺激下的生理变化,为进一步制定缓解奶牛冷、热应激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